一种油茶林下大百合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137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林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林下大百合的种植方法。一种油茶林下大百合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油茶林作为大百合的种植地;对油茶林下土层进行翻耕,施入专用基肥,所述专用基肥包括厩肥、椰糠、八角粉、氯化铵、磷酸二氢钙、硫酸钾、壳聚糖;挖穴,种植大百合种球,覆盖土壤;进行田间管理;采收油茶或大百合。油茶林下种植大百合,充分利用林间闲置的地块,以短养长,创造经济效益。降低土地成本。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进行种植,使种植所得的大百合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在耕作中,松动土壤利于改善土层结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土地覆盖率,涵养水源,防止严重水土流失,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A planting method of Lilium under Camellia oleifera fo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林下大百合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林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林下大百合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大百合(Cardiocrinumgiganteum(Wall.)Makino),又名百合莲、百洼等,茎卵形,叶纸质网状脉,花白色狭喇叭形,蒴果近球形。原产中国,因其植株粗壮、高大,显著区别于百合属植物而得名。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植物,此外,其鳞茎富含淀粉和10多种营养成分,可供食用。同时,大百合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味淡、清热止咳,宽胸利气,可用于肺结核咯血、咳嗽痰喘、小儿高烧、胃痛及反胃、呕吐等病症,而且近代医学研究发现大百合还具有抗癌作用。是一种兼具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现在市场上的大百合属于天然资源,对市场的供给量有限,因此应当积极去开发一种良好大百合人工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油茶林下大百合的种植方法,该方法既能提高油茶及大百合营养物质的积累,还能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油茶林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林下大百合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选择地势海拔大于600米,坡度15~25度的油茶林作为大百合的种植地;/n2)对油茶林下土层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5~40cm,每亩施入100~300千克专用基肥,所述专用基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组分:厩肥25~35份、椰糠12~20份、八角粉7~11份、氯化铵8~16份、磷酸二氢钙5~15份、硫酸钾2~6份、壳聚糖0.5~1.5份;/n3)按照每平方米种植2-6株挖穴,种植大百合种球;/n4)进行田间管理;/n5)采收油茶或大百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林下大百合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地势海拔大于600米,坡度15~25度的油茶林作为大百合的种植地;
2)对油茶林下土层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5~40cm,每亩施入100~300千克专用基肥,所述专用基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组分:厩肥25~35份、椰糠12~20份、八角粉7~11份、氯化铵8~16份、磷酸二氢钙5~15份、硫酸钾2~6份、壳聚糖0.5~1.5份;
3)按照每平方米种植2-6株挖穴,种植大百合种球;
4)进行田间管理;
5)采收油茶或大百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林下大百合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厩肥是由家畜粪便在50~60℃温度发酵5~7天,粉碎干燥所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茶林下大百合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专用基肥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锦林赵志珩陈国臣梁文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