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巨型稻生态立体种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巨型稻生态立体种养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农田产出低下,不足以唤起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更无以支撑起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农民自已种的与自已养的自已不敢吃,农药残留、抗生素类药物残留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造成社会食品安全的恐慌。现有的技术依赖化肥农药对水稻进行保健;依赖饲料促进水产动物的生产。再有就是缺乏创新技术体系支撑,仅依靠传统经验,将种植和养殖两者简单结合,无技术突破,种养技术人才匮乏。一方面,目前种植的水稻,个子太小,高度不够,不足以给动物遮荫避凉。种植密度太大,挤占动物活动空间。水稻要防病冶虫,药物毒害动物;另一方面:养殖动物生病吃药,抗生素类药物大量使用,破坏水质与土壤中菌群平衡,污染水质环境,药物残留,毒害社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巨型稻生态立体种养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巨型稻生态立体种养方法包括如下内容:3月前完成项目区防逃防鸟设施的安装;3月15日前完成翻田、稻田消毒,蓄水;3月底至4月上旬,投放蝌蚪苗;4月初,完成秧田准备工作;4月中旬至5月中旬,巨型稻播种;5月中旬开始,蝌蚪开始变态,注意田间日常管理;5月下旬至6月中旬,插秧;5月下旬至6月中旬,插秧后投放泥鳅苗;6至8月,田间日常管理;8至10月,青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巨型稻生态立体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n3月前完成项目区防逃防鸟设施的安装;/n3月15日前完成翻田、稻田消毒、蓄水;/n3月底至4月上旬,投放蝌蚪苗;/n4月初,完成秧田准备工作;/n4月中旬至5月中旬,巨型稻播种;/n5月中旬开始,蝌蚪开始变态,注意田间日常管理;/n5月下旬至6月中旬,插秧;/n5月下旬至6月中旬,插秧后投放泥鳅苗;/n6至8月,田间日常管理;/n8至10月,青蛙、泥鳅开始捕捞、销售;水稻收割;/n11月,泥鳅完成捕捞、销售;青蛙持续销售,并做好越冬准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巨型稻生态立体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3月前完成项目区防逃防鸟设施的安装;
3月15日前完成翻田、稻田消毒、蓄水;
3月底至4月上旬,投放蝌蚪苗;
4月初,完成秧田准备工作;
4月中旬至5月中旬,巨型稻播种;
5月中旬开始,蝌蚪开始变态,注意田间日常管理;
5月下旬至6月中旬,插秧;
5月下旬至6月中旬,插秧后投放泥鳅苗;
6至8月,田间日常管理;
8至10月,青蛙、泥鳅开始捕捞、销售;水稻收割;
11月,泥鳅完成捕捞、销售;青蛙持续销售,并做好越冬准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一、青蛙养殖:
(1)做好青蛙蝌蚪苗放养前的稻田准备工作:3月1日至15日完成包括消毒、灭杀天敌、培水在内的所有稻田基本建设与准备工作;
(2)下放蛙苗蝌蚪:3月30日至4月中旬放青蛙蝌蚪苗,每亩稻田下放蝌蚪10-12万尾;
(3)进行蝌蚪的早期饲养并做好蝌蚪的日常管理;
(4)进行青蛙的日常管理;
(5)进行青蛙的捕捉与销售;
(6)进行青蛙的冬眠管理;
二、水稻种养:
(1)4月中旬,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2)做好稻田准备工作;
(3)秧苗移栽;
(4)进行田间管理;
(5)收割;
三、泥鳅养殖
(1)确定泥鳅下苗种的时间为5月1日至6月中旬;
(2)做好泥鳅下苗种前的准备工作;
(3)进行泥鳅养殖的日常管理;
(4)进行泥鳅的捕捉与销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青蛙养殖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放养前的稻田准备工作
3月1日至15日,完成包括消毒、灭杀天敌、培水在内的所有稻田基本建设与准备工作:
1.消毒
1)稻田改造并翻田完成后安装好进水管和出水管,或者修建好进水渠和出水渠;
2)选择晴天,在放干水后,全面洒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3)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者,每亩用质量百分比含量40%的漂白粉25公斤,加200斤水,搅拌均匀喷洒;
4)消毒区域包含进水沟、排水沟、蓄水池、食台以及水稻种植面;
5)消毒程序完成一周后,水沟灌满水后,再放干水,进行清洗;
6)生石灰消毒后20天以上才可放养蝌蚪;
7)如果不以甲氰菊酯消杀天敌,生石灰或漂白粉用量需加倍;
2.灭杀天敌
1)下蝌蚪苗之前消杀稻田中有黄鳝、龙虾、蚂蝗等、成为蝌蚪等天敌;
2)用生石灰消毒3-5天后,再放满水杀天敌;
3)加水至淹没水稻种植面15公分;
4)施用甲氰菊酯消杀:一般使用质量百分比含量20%的乳油、乳剂或可湿性粉剂,每亩100-150毫升,1500-2000倍液均匀喷雾;
5)消杀范围:全面;
3.培水
1)蝌蚪开口时摄食浮游生物,下蝌蚪前需培肥水;
2)蝌蚪下苗前至少10天在沟底放入稻草,做为蝌蚪的营养来源及栖息地;
3)水沟灌水20-30公分后,使用无抗健康养殖分子配方+饲料均匀洒在沟内水面上;
4)用量:每亩生态种养面积加100克无抗健康养殖分子配方+1斤饲料;
5)用法:按以上比例,将无抗健康养殖分子配方和饲料放入一大桶内,加适量水拌匀,放置8小时后,均匀洒在沟内水面上;
6)每天一次,连续七天;
(二)下放蛙苗蝌蚪
3月30日至4月中放青蛙蝌蚪苗,每亩稻田下放蝌蚪10-12万尾,放养时的注意事项:
1.避免在天气突变时放苗;
2.上午9-11点、下午4-5点放苗;
3.氧气袋放入池中30分钟以上再将蝌蚪放入池中;
4.每个池中投放相同日期孵化的蝌蚪,避免大小差异;
5.每亩种养稻田投放足量尾数蝌蚪;
(三)蝌蚪的早期饲养
1.投放蝌蚪苗后开始投食,每天每亩投喂2-3公斤颗粒直径1.0毫米的青蛙饲料,所述青蛙饲料中蛋白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40%;
2.称取10公斤颗粒直径1.0毫米的青蛙饲料,放入一水桶内,加入50克无抗健康养殖分子配方,再加入适量水,拌匀后投洒;每天一次,下午4点左右开始投喂,天黑前半小时投食完成为好;
(四)蝌蚪的日常管理
1.投食管理
1)根据温度控制投食量,晴天正常投量,阴天适当减少投量,雨天停止投食,每天投食一次;
2)蝌蚪期每一万尾用40斤饲料;
3)要注意根据蝌蚪的成活率、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饲料营养高,避免过度投喂坏水;
2.水质控制
1)蝌蚪宜肥水饲养,水质保持在水色为浅绿为最好,当水色为深绿色,可以进行全池换水;
2)可用桑普试剂检测水质,逐步量化水质监测标准;
3)蝌蚪池中的水无需刻意肥水,只要是饲喂蝌蚪的饲料和分子配方适量时,水自然变绿;
4)在天气非常闷热时,水中含氧量低,蝌蚪在水中上下串动频繁,应适度补水,并降低食量;
3.变态期的管理
1)保持安静的环境,逐步降低水面,将池中水降到食台区边缘;
2)蝌蚪进入变态期后,要将池中的水位调浅、可以在养殖地点放上水草之类;
3)蝌蚪伸出前肢的时候,无需再投喂饵料;
(五)青蛙的日常管理
1.幼、成蛙的管理
1)提前铺好食台;
2)80%蝌蚪变态成幼蛙上岸后2-3天开始投喂,尽可能将饲料撒开些,提高幼蛙驯食;
2.食台的清洁和管理
1)保持食物台的清洁
a)经常清扫食台上的残饵,保持食台卫生;
b)每次暴雨后,用漂白粉消毒液喷洒食台;
2)除草
a)必须控制杂草的生长,特别是在食台区;
b)可以人工除草;
c)可在食台下覆盖黑色可降解地膜,抑制杂草生长;
3.水质的管理
尽量避免肥水养蛙,可长期保持微流水,水质过肥则全池换水;
4.食料选购与准备
1)经过长期人工繁殖的幼蛙可直接食用人工膨化饲料;
2)驯化期使用动物蛋白质量百分比含量40%的颗粒直径1.0毫米青蛙饲料,必须保证食台上24小时有饲料;
3)幼蛙期使用动物蛋白质量百分比含量40%的颗粒直径1.0毫米青蛙饲料,食量以2小时吃完为宜;
4)成蛙期动物蛋白质量百分比含量38%的颗粒直径1.5毫米青蛙饲料,食量以2小时吃完为宜;
5)饵料中添加无抗健康养殖分子配方,所述饵料中无抗健康养殖分子配方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4-5‰;
a)称起100斤饲料;
b)再称取0.4斤无抗健康养殖分子配方,添加到饲料中;
c)搅拌数次后,再一边洒水,一边搅拌,直至全部无抗健康养殖分子配方粉剂完全粘附在饲料颗粒表面上;
d)装入蛇皮袋中,保持1-2个小时后,投喂;
e)一斤饲料需水0.10-0.12斤水;
5.食料投喂
1)每天一次,下午4点左右开始投喂,天黑前半小时投食完成为好;
2)投食方法:均匀地撒在石台上。
6.避免人为惊扰
1)避免白天人为的惊扰;
2)夜晚增加巡池和观察力度,关注青蛙进食情况,天敌进入的漏洞;
3)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休闲垂钓等项目的基地,划出特定区域安排游客进入;
(六)青蛙的捕捉与销售
1.捕捉前停喂饲料一天;
2.在水稻收割前在食台上沿沟摆放地笼,水稻收割后在水稻种植面或食台拜访地笼,地笼里适当撒一点饲料;
3.笼安放完毕后,从有青蛙的地笼开始收集;如需要,在收集青蛙后重新摆放;
(七)青蛙的冬眠管理
1.在冬眠前半个月,要逐步适当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以便养殖蛙贮存充足的能量安全越冬;
2.在种植面铺10公分一层稻草,供其冬眠;或埋管,为青蛙集中冬眠提供场所,便于冬春季随时捕捉以供销售;
3.注意巡池,关注防护漏洞,防止天敌入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种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播种时间:在长沙地区,4月中旬;培育适龄多蘖壮秧,力争早发是巨型稻获得高产的基础。壮秧的标准:秧龄40天左右;根多、根白、苗高控制在40公分左右;根茎粗壮,分蘖数为3-4个;叶龄6片左右,叶片清秀无病斑;
1.种子处理和催芽
1)晒种:为提高发芽率,浸种前2~3天,选晴天,将种子晒1~2天;不要暴晒,大太阳5个小时。
2)浸种消毒
a)清水精选种子:用清水淘洗去掉空壳及杂质;
b)浸种时选用可盛200斤水的大塑料桶或同等大小的其他容器,加入100斤水,加30克强氯精,所述强氯精中有效氯的质量百分比含量≥90%,搅匀,加入50斤稻种,搅拌,浸泡8小时,消毒期间不换水,每隔4小时左右要搅拌一次;
c)冲洗:浸种消毒完成后,将种子转入箩筐滤干水,用干净水反复冲洗种子,直至闻不到药味;
d)浸泡种子:冲洗后,将种子转入干净塑料桶或其他容器,再加入清水,达至水面高出稻种20-30公分;浸泡8-10个小时,浸泡过程中,每两小时搅拌一次;
3)催芽
a)浸种完成后,将种子转入箩筐滤干水,冲洗2-3次,沥干水;
b)预热装袋:将种子转入塑料桶或其他容器,加入70斤40度的温水,搅匀。浸泡30分钟后,将种子转入箩筐滤干水,趁温热迅速将种子转入蛇皮袋,每袋25斤;
c)做窝:先在塑料桶内底部铺上20厘米厚干净优质稻草,稻草上面铺3-4块砖头沥水用,在桶内侧的放一圈3-5厘米厚的稻草,再将装有种子的蛇皮袋放入桶内;
d)捂紧保温:然后在袋子上面覆盖15-20厘米厚的稻草并捂紧,在蛇皮袋正中间插入温度计;捂紧后10小时先观察温度,温度低于38度,迅速将袋子上下调换一次,再覆盖保温;温度超过38℃,将袋子上下翻动几次降温,再覆盖保温;捂紧后25-30小时破胸,破胸率达到85%以上;之后每3-4个小时检查一次温度,防止温度高于38度,温度超过38℃,将袋子上下翻动几次降温,再覆盖保温;
e)晾种降温:将种子拿出摊开,种子温度降至常温;再装入蛇皮袋,再将蛇皮袋浸入不高于25度的温水中,浸泡时间20-30分钟;
f)摊芽:拿出袋子沥干水,再将种子倒出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新界,夏新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稻蛙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