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硒活化的方法,是在赤红壤或红壤上种植玉米,在采玉米前15‑60天根施无机因子肥和有机因子肥,所述无机因子肥,包括磷盐、硫盐、硅盐和钙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因子肥,包括黄腐酸和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待可采摘玉米后,检测玉米鲜样各部位硒含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玉米土壤硒活化,显著提高了玉米鲜样各部位硒含量,有效解决了玉米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较低,硒的转换率低的技术问题。
Methods of selenium activation in Ma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硒活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硒活化
,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硒活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是构成哺乳动物体内多种含硒蛋白质与含硒酶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硫氧还原蛋白酶以及碘化甲腺原氨酸脱碘酶等的重要组成成分。一般而言,硒的摄入通过食物效果最佳。富硒功能农产品则是食补硒的重要来源,富硒农产品则是富硒农业生产出的农产品。如果按照富硒农产品中硒的来源区分,富硒农业可分为天然富硒农业与外源生物强化富硒农业。天然富硒农业是利用富硒地区丰富的硒资源自然生长的农产品的硒含量达到富硒农产品相关标准的农业生产方式。通常把硒含量在0.4mg/kg-3.0mg/kg的土壤称为富硒土壤。广西是富硒大省区,富硒土壤面积达212.1万hm2,为目前全国圈定出的特大面积连片富硒土壤区域,而广西主要土壤—占土壤总面积34.95%的红壤和30.05%赤红壤硒含量较高,赤红壤硒含量最高,平均含量0.964mg/kg,红壤硒含量0.645mg/kg。土壤总硒含量不是控制植物硒含量最主要因素,土壤有效硒含量决定植物硒含量。经调查286个广西主要土壤耕层土样发现,土壤有效硒含量较低,平均含量只有76μg/kg,约占总硒的12.8%,而广西主要土壤--红壤、赤红壤有效硒含量分别仅有12.05%和1.73%。广西区域性红壤赤红壤酸度大,果园平均pH4.83,pH<5.5的酸性强酸性土壤占85%,粘粒含量高,平均30.8%-46.5%,固硒能力较强,有效硒含量较低,土壤富硒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严重制约了广西富硒产业发展。虽然南方红壤中的硒含量较高,但是真正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即有效硒)却非常少,在土壤总硒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5%,个别达6%-10%。这涉及到硒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土壤中硒以多种形态存在,按价态可划分为四类:硒酸盐(SeO42-)、亚硒酸盐(SeO32-)、元素硒(Se)和硒化物(Se2-)。在南方地区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壤性土壤中六价硒(硒酸盐态硒)较少,土壤中硒主要以四价硒(亚硒酸盐态)存在,容易被红壤中铁铝氧化物、粘土矿物吸附形成铁铝复合体,稳定存在于红壤中,导致红壤中硒生物有效性较低。磷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三大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几乎参与了作物光合作用各个阶段的物质转化、光合产物运转和能量传递,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养分,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等具有重要的影响。硫是继氮、磷、钾之后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第四大主要营养元素,是构成含硫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基本营养元素,又能合成其他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参与酶的活化等生理活动。因此,磷、硫能调节植物代谢,提高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农产品中的硒含量,成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研究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米硒活化的方法,以解决玉米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较低,硒的转换率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硒活化的方法,在赤红壤或红壤上种植玉米,在采玉米前15-60天根施无机因子肥和有机因子肥,所述无机因子肥,包括磷盐、硫盐、硅盐和钙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因子肥,包括黄腐酸和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待可采摘玉米后,检测玉米鲜样各部位硒含量。优选地,所述磷盐包括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硫盐为硫酸钠。优选地,所述硅盐为硅酸钠。优选地,所述钙盐为碳酸钙。优选地,在赤红壤上种植玉米时,根施的无机因子肥,包括磷酸二氢钠、硫酸钠、硅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硫酸钠的浓度为150-250mg/kg,磷酸二氢钠的浓度为75-150mg/kg,碳酸钙的浓度为25-150mg/kg,硅酸钠的浓度为250mg/kg;根施的有机因子肥,包括黄腐酸和氨基酸,黄腐酸的浓度为50-100mg/kg,氨基酸的浓度为50-100mg/kg。优选地,在红壤上种植玉米时,根施的无机因子肥,包括磷酸二氢钠、硫酸钠、硅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硫酸钠的浓度为50-200mg/kg,磷酸二氢钠的浓度为75-150mg/kg,碳酸钙的浓度为25-50mg/kg,硅酸钠的浓度为150-250mg/kg;根施的有机因子肥,包括黄腐酸和氨基酸,黄腐酸的浓度为50-100mg/kg,氨基酸的浓度为50-100mg/kg。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玉米土壤硒活化,显著提高了玉米鲜样各部位硒含量,有效解决了玉米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较低,硒的转换率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不同硫含量对富硒赤红壤有效硒的影响图;图2是不同磷含量对富硒赤红壤有效硒的影响图;图3是不同钙含量对富硒赤红壤有效硒的影响图;图4是不同硅含量对富硒赤红壤有效硒的影响图;图5是不同硫含量对富硒红壤有效硒的影响图;图6是不同磷含量对富硒红壤有效硒的影响图;图7是不同钙含量对富硒红壤有效硒的影响图;图8是不同硅含量对富硒红壤有效硒的影响图。【具体实施方式】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本试验采用广西贵港富硒赤红壤和广西百色富硒红壤各1个。土壤取自当地20cm耕层,土壤取回后,风干破碎,去除杂质,过2mm筛储存备用。2种土壤硒含量及基本农化性质见表1。表1供试2种富硒土壤基本农化性质1.2试验设计选用无机试剂磷酸二氢钠、硫酸钠、硅酸钠和碳酸钙四种无机试剂作为磷、硫、硅和钙四种无机因子的材料,试剂均为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试剂。各种材料硒含量见表2。表2不同化学添加剂种类及添加量注:S代表硫酸钠、P代表磷酸二氢钠、Ca-代表碳酸钙、Si代表硅酸钠本试验为室内恒温培养试验,每种材料设计5个水平,3个重复。采用150ml广口瓶,每瓶装过2mm筛的土壤150g。将化学添加剂按表2设计重量与土壤充分混匀,各添加剂用量浓度梯度根据试验室前期预实验及相关文献进行设计。包括对照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浓度梯度。用去离子水调节土壤含水量为最大土壤持水量的40%左右(相当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0%),充分混合均匀,用透明胶布封闭瓶口,中央留1个小孔并插一吸管供通气,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连续培养90d。培养期间,通过称重法,以去离子水来补充因蒸发而损失的水分。于处理后15d、30d、60d和90d取样,每次取土样10g。土壤置于45℃下通风干燥,磨细过60目筛后储存备用。1.3分析方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测定参照《土壤农化分析》的方法:有机质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土壤全氮的测定采用半微量开式法;有效氮的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的测定采用0.5molL-1NaHCO3(pH8.5)提取,钼蓝比色法;有效钾的测定采用冷的2molL-1HNO3溶液浸提-火焰光度法。土壤样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硒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赤红壤或红壤上种植玉米,在采玉米前15-60天根施无机因子肥和有机因子肥,所述无机因子肥,包括磷盐、硫盐、硅盐和钙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因子肥,包括黄腐酸和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待可采摘玉米后,检测玉米鲜样各部位硒含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硒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赤红壤或红壤上种植玉米,在采玉米前15-60天根施无机因子肥和有机因子肥,所述无机因子肥,包括磷盐、硫盐、硅盐和钙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因子肥,包括黄腐酸和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待可采摘玉米后,检测玉米鲜样各部位硒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硒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盐包括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硒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盐为硫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硒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盐为硅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硒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钙盐为碳酸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硒活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赤红壤上种植玉米时,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颖,梁潘霞,廖青,潘丽萍,黄世欢,陈锦平,黄太庆,江泽普,刘永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