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家行专利>正文

一种仿蒲公英播种式土壤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120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蒲公英播种式土壤修复装置,属于土壤修复领域,一种仿蒲公英播种式土壤修复装置,它通过直升机空投的方式,通过仿蒲公英播种的方式将带有修复种子以及化学抑制剂通过风向飘向待修复的土壤中,方便多方位一定范围内的土壤进行修复,通过设置的化学抑制剂含有土壤修复专用的生物酶配方能进一步抑制土壤产生异味,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的植物液活性,并通过投放种植修复种子的方式,来进行植物修复,进一步改善土壤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限制条件,修复种子以及化学抑制剂的均放置在密封膜的内部,能够有效的降低淋洗部分药液粘附在空气中的浮尘中,对生物的正常生活起到一定的影响。

A seeding soil remediation device imitating dandel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蒲公英播种式土壤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仿蒲公英播种式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造成了土壤污染严重。2006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工作视频会议中表示,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据不完全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严重的土壤污染造成巨大危害。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蒲公英播种式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安装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头(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下侧内部螺纹连接有安插杆(3),所述安插杆(3)的内部设置有释液管(4),所述释液管(4)的内部灌装有营养剂(5),所述释液管(4)的下侧外部设置有破碎轴(6),所述安插杆(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离板(8),所述分离板(8)的内侧设置有刺穿针(9),所述分离板(8)的内部设置有植被种子(10),所述安装头(1)的左右侧内部开设有释放孔(11),所述释放孔(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块(12),所述定位块(12)的内侧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蒲公英播种式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安装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头(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下侧内部螺纹连接有安插杆(3),所述安插杆(3)的内部设置有释液管(4),所述释液管(4)的内部灌装有营养剂(5),所述释液管(4)的下侧外部设置有破碎轴(6),所述安插杆(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离板(8),所述分离板(8)的内侧设置有刺穿针(9),所述分离板(8)的内部设置有植被种子(10),所述安装头(1)的左右侧内部开设有释放孔(11),所述释放孔(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块(12),所述定位块(12)的内侧铰接有刺破杆(13),所述刺破杆(13)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旋进杆(14),所述旋进杆(14)的底部设置有螺旋转叶(15),所述刺破杆(13)的外侧末端设置有储水管(16),所述储水管(16)的上侧开设有导水通道(17),所述导水通道(17)的外侧设置有收缩层(18),所述收缩层(18)的外侧设置有外释层(21),所述收缩层(18)的内部开设有脱离槽(19),所述脱离槽(19)的内部设置有纸绳(20),所述纸绳(20)的外端栓接有存储腔(22),所述存储腔(22)上侧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筒(24),所述存储腔(22)的内部设置有抑制剂(23),所述限位筒(24)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杆(25),所述定位杆(2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刺穿针(26),所述定位杆(25)上侧外侧均匀分布有绒线漂浮丝(27),所述定位杆(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筒(28),所述转筒(28)的内部连接有固定轴(29),所述固定轴(29)的左右外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向杆(30),所述固向杆(30)的外侧设置有外伸杆(31),所述外伸杆(31)的外部连接有控向面板(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蒲公英播种式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液管(4)在安插杆(3)的内部构成相对滑动结构,且安插杆(3)的底部呈橡胶状结构,并且安插杆(3)通过落地撞击刺穿针(9)释放营养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蒲公英播种式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行
申请(专利权)人:李家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