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稻茬地洁区作业的智能化复式播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稻茬地洁区作业的智能化复式播种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传统的稻秸还田播种机具需要多次下田作业,耗工费时,并且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收获期不断推迟,多次下田作业将无法在播种期按时完成播种,且近几年国内收割机械应用非常广,收割之后的废弃秸秆基本都是丢弃在田里,会很大的降低播种机的作业质量。因此针对机收作业后的全秸稻茬地,设计一种一次下田即可实现稻茬地洁区作业的复式播种机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稻茬地洁区作业的智能化复式播种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稻茬地洁区作业的智能化复式播种机:包括机架及连接于机架的种肥箱、秸秆清理装置、碎秸导流板、旋耕装置、后置开沟装置、前排种器、后排种器,秸秆清理装置包括甩刀轴、连接于甩刀轴的多个Y形甩刀,旋耕装置包括旋耕轴、连接于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稻茬地洁区作业的智能化复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连接于机架(1)的种肥箱(2)、秸秆清理装置、碎秸导流板(3)、旋耕装置、后置开沟装置、前排种器(21)、后排种器(13),所述秸秆清理装置包括甩刀轴(4)、连接于甩刀轴(4)的多个Y形甩刀(41),所述旋耕装置包括旋耕轴(5)、连接于旋耕轴(5)的若干旋耕刀(51),所述旋耕轴(5)、甩刀轴(4)均连接动力装置;/n所述种肥箱(2)设有前排种器(21)、排肥器(22);/n所述甩刀(41)、碎秸导流板(3)、种肥箱(2)、旋耕刀(51)、双圆盘开沟器(6)从前到后依次排列,且前排种器(21)设置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稻茬地洁区作业的智能化复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连接于机架(1)的种肥箱(2)、秸秆清理装置、碎秸导流板(3)、旋耕装置、后置开沟装置、前排种器(21)、后排种器(13),所述秸秆清理装置包括甩刀轴(4)、连接于甩刀轴(4)的多个Y形甩刀(41),所述旋耕装置包括旋耕轴(5)、连接于旋耕轴(5)的若干旋耕刀(51),所述旋耕轴(5)、甩刀轴(4)均连接动力装置;
所述种肥箱(2)设有前排种器(21)、排肥器(22);
所述甩刀(41)、碎秸导流板(3)、种肥箱(2)、旋耕刀(51)、双圆盘开沟器(6)从前到后依次排列,且前排种器(21)设置于种肥箱(2)下方,后排种器(13)设置于双圆盘开沟器(6)的后上方;
所述双圆盘开沟器(6)通过开沟连杆(61)连接于机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稻茬地洁区作业的智能化复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是连接于机架(1)的传动箱(9),所述传动箱(9)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于农业机械的动力输出端,所述传动箱(9)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中间传动箱(91)连接于旋耕轴(5),所述旋耕轴(5)通过皮带(92)连接于甩刀轴(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稻茬地洁区作业的智能化复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机架(1)的后置开沟器(8),所述后置开沟器(8)上设有若干后置开沟刀片(81),所述后置开沟器(8)连接于动力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稻茬地洁区作业的智能化复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甩刀(41)包括直型刀(411)、对称设置于直型刀(411)两侧的L型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瑞银,段庆飞,陈信信,窦祥林,刘正辉,张卫建,张一帆,宋明翰,方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