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95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固定支架,主要内容为:所述的后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架顶面上且后支撑架后侧面与底架后侧面平齐,后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后支撑架的顶面上,前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架顶面上且前支撑架前侧面与底架前侧面平齐,前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前支撑架的顶面上,底架左侧面上等间距安装有三根左支撑架,左托架固定安装在左支撑架上,左托架上设有左条形孔,底架右侧面上等间距安装有三根右支撑架,右托架固定安装在右支撑架上,右托架上设有右条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电池固定安全可靠且稳定,成本低且结构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固定支架
本技术属于一种电池固定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池支架多为直接焊接的方形钢,不便于反复拆卸使用,而且容错量较小,安装拆卸十分复杂,操作维护十分不方便,尤其是稳定性和和可靠性差,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固定支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电池固定安全可靠且稳定,成本低且结构稳定可靠。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固定支架,其中:包括底架、后固定支架、后支撑架、前固定支架、前支撑架、左条形孔、右条形孔、左托架、左支撑架、右托架和右支撑架,所述的后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架顶面上且后支撑架后侧面与底架后侧面平齐,所述的后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后支撑架的顶面上,所述的前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架顶面上且前支撑架前侧面与底架前侧面平齐,所述的前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前支撑架的顶面上,所述的底架左侧面上等间距安装有三根左支撑架,所述的左托架固定安装在左支撑架上,所述的左托架上设有左条形孔,所述的底架右侧面上等间距安装有三根右支撑架,所述的右托架固定安装在右支撑架上,所述的右托架上设有右条形孔。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箱体后侧面上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维护门。上述的箱体内腔上部分内壁上都安装有隔热层。上述的网兜内安装有活性炭。上述的制冷装置和电动真空泵都通过管路与箱体内腔上部分连通。本技术工作原理是将电池与车身连接成一个整体,保障行驶过程中电池不出现晃动,震动等现象,避免电池受损,保护电池壳体,分装过程中,先将电池固定在电池支架上,之后将电池组与支架举升至车底固定点平面处,将整体固定在车身底部。先将电池安装在后固定支架和前固定支架上的卡槽里,而左托架和右托架上都设置有相应的左条形孔和右条形孔,从而方便了电池的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可靠;同时底架上设有加强筋板,同时左支撑架和底架之间设有加强筋板,右支撑架和底架之间设有加强筋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电池固定安全可靠且稳定,成本低且结构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左视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底架1、后固定支架2、后支撑架3、前固定支架4、前支撑架5、左条形孔6、右条形孔7、左托架8、左支撑架9、右托架10、右支撑架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一种电池固定支架,其中:包括底架1、后固定支架2、后支撑架3、前固定支架4、前支撑架5、左条形孔6、右条形孔7、左托架8、左支撑架9、右托架10和右支撑架11,所述的后支撑架3固定安装在底架1顶面上且后支撑架3后侧面与底架1后侧面平齐,所述的后固定支架2固定安装在后支撑架3的顶面上,所述的前支撑架5固定安装在底架1顶面上且前支撑架5前侧面与底架1前侧面平齐,所述的前固定支架4固定安装在前支撑架5的顶面上,所述的底架1左侧面上等间距安装有三根左支撑架9,所述的左托架8固定安装在左支撑架9上,所述的左托架8上设有左条形孔6,所述的底架1右侧面上等间距安装有三根右支撑架11,所述的右托架10固定安装在右支撑架11上,所述的右托架10上设有右条形孔7。实施例中,箱体1后侧面上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维护门。实施例中,箱体1内腔上部分内壁上都安装有隔热层。实施例中,网兜11内安装有活性炭。实施例中,制冷装置8和电动真空泵9都通过管路与箱体1内腔上部分连通。本技术工作原理是将电池与车身连接成一个整体,保障行驶过程中电池不出现晃动,震动等现象,避免电池受损,保护电池壳体,分装过程中,先将电池固定在电池支架上,之后将电池组与支架举升至车底固定点平面处,将整体固定在车身底部。先将电池安装在后固定支架2和前固定支架4上的卡槽里,而左托架8和右托架10上都设置有相应的左条形孔6和右条形孔7,从而方便了电池的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可靠;同时底架1上设有加强筋板,同时左支撑架9和底架1之间设有加强筋板,右支撑架11和底架1之间设有加强筋板。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后固定支架(2)、后支撑架(3)、前固定支架(4)、前支撑架(5)、左条形孔(6)、右条形孔(7)、左托架(8)、左支撑架(9)、右托架(10)和右支撑架(11),所述的后支撑架(3)固定安装在底架(1)顶面上且后支撑架(3)后侧面与底架(1)后侧面平齐,所述的后固定支架(2)固定安装在后支撑架(3)的顶面上,所述的前支撑架(5)固定安装在底架(1)顶面上且前支撑架(5)前侧面与底架(1)前侧面平齐,所述的前固定支架(4)固定安装在前支撑架(5)的顶面上,所述的底架(1)左侧面上等间距安装有三根左支撑架(9),所述的左托架(8)固定安装在左支撑架(9)上,所述的左托架(8)上设有左条形孔(6),所述的底架(1)右侧面上等间距安装有三根右支撑架(11),所述的右托架(10)固定安装在右支撑架(11)上,所述的右托架(10)上设有右条形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后固定支架(2)、后支撑架(3)、前固定支架(4)、前支撑架(5)、左条形孔(6)、右条形孔(7)、左托架(8)、左支撑架(9)、右托架(10)和右支撑架(11),所述的后支撑架(3)固定安装在底架(1)顶面上且后支撑架(3)后侧面与底架(1)后侧面平齐,所述的后固定支架(2)固定安装在后支撑架(3)的顶面上,所述的前支撑架(5)固定安装在底架(1)顶面上且前支撑架(5)前侧面与底架(1)前侧面平齐,所述的前固定支架(4)固定安装在前支撑架(5)的顶面上,所述的底架(1)左侧面上等间距安装有三根左支撑架(9),所述的左托架(8)固定安装在左支撑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文琦王子亮马国森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常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