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有机热载体炉受热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57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热载体炉技术领域,尤其为链条有机热载体炉受热面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分隔板,所述主体内部位于分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排气仓,且主体内部位于分隔板的上方设置有加热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分隔板、转盘、主齿和辅齿,由分隔板将主体内部的空间分隔开,进而在使用时,流体由进水口进入加热仓内部,而高温的废气则由进气口通入换热管内部,并经由换热管与空腔内部的流体进行换热后由排气口排除,在此期间,根据主齿与辅齿相互啮合的关系,使得旋转电机能够带动固定座与转盘进行转动,促使换热管能够搅动加热仓内部的流体,最终形成的蒸汽由蒸汽口对外排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条有机热载体炉受热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有机热载体炉
,具体为链条有机热载体炉受热面结构。
技术介绍
余热锅炉是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显热或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的锅炉,或在燃油(或燃气)的联合循环机组中,利用从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热量的锅炉。现有的链条有机热载体炉在采用高温废气对流体进行加热时,因气体流通快,且加热效果大多为由区域向全部进行扩散的方式进行,导致与流体的热交换不够充分,同时,装置内流体其装置内部流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加温不够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链条有机热载体炉受热面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链条有机热载体炉在采用高温废气对流体进行加热时,因气体流通快,且加热效果大多为由区域向全部进行扩散的方式进行,导致与流体的热交换不够充分,同时,装置内流体其装置内部流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加温不够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链条有机热载体炉受热面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分隔板,所述主体内部位于分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排气仓,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链条有机热载体炉受热面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分隔板(2),所述主体(1)内部位于分隔板(2)的下方设置有排气仓(3),且主体(1)内部位于分隔板(2)的上方设置有加热仓(4),所述主体(1)顶端的内部设置有空腔(5),所述分隔板(2)的内部设置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7),所述换热管(7)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的内部设置有气管(9),且固定座(8)的顶端设置有进气口(10),所述进气口(10)延伸至主体(1)的外侧,所述进气口(10)外侧设置有主齿(11),且主齿(11)位于空腔(5)内,所述主体(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链条有机热载体炉受热面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分隔板(2),所述主体(1)内部位于分隔板(2)的下方设置有排气仓(3),且主体(1)内部位于分隔板(2)的上方设置有加热仓(4),所述主体(1)顶端的内部设置有空腔(5),所述分隔板(2)的内部设置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7),所述换热管(7)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的内部设置有气管(9),且固定座(8)的顶端设置有进气口(10),所述进气口(10)延伸至主体(1)的外侧,所述进气口(10)外侧设置有主齿(11),且主齿(11)位于空腔(5)内,所述主体(1)的顶端安装有旋转电机(12),所述旋转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辅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有机热载体炉受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呈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主体(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进水口(14),所述主体(1)一侧底端设置有排气口(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景锡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