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俊杰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433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包括驱动气缸、输出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输出组件左右两侧与驱动气缸的连杆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驱动气缸或输出组件之间,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前表面设有环形内齿圈,环形内齿圈内侧设有与相互啮合的输出齿轮,通过环形内齿圈左右移动来带动输出齿轮转动,以此进行动力输出,本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通过驱动气缸带动环形内齿圈左右移动,通过环形内齿圈带动输出齿轮转动的方式进行输出,而且传动方式多种,使得输出效果更好,齿圈移动时带动齿轮转动的距离更短,力也就更大,加速度更大,速度也就更大,使得汽车动力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曲柄连杆发动机(传统机)虽然已成为高端主要动力设备运转百年。但能量转换效率低,不尽人意传统机混合气在缸内燃烧释放的能量(总能)经冷却(热损)、排气(残压残热,残气的排放即残损)及内部损耗(内损)损失约70%(能损),功等于力和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位移的乘积(W=F·s),相比于传统曲轴活塞发动机,设一个冲程下,活塞位移的距离为a,齿轮的半径为b,限位环内径宽为2b+c,则齿轮在一个冲程下转动的距离为2πx(2b+c)÷2÷4-2πb÷4=πc÷4,a-c+πc÷4x2≈a+0.57c而传统曲轴活塞发动机相同情况下推动连杆轴颈转动距离为πa/2≈1.57a由此可见,c越小越好,而现有的发动机连杆对发动机曲轴的连杆轴颈的力的方向,不是沿着连杆轴颈的运动方向,导致力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使得输出效果更好,齿圈移动时带动齿轮转动的距离更短,力也就更大,加速度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气缸(1)、输出组件(2)和限位组件(3),所述输出组件(2)左右两侧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连接,所述限位组件(3)设置在驱动气缸(1)或输出组件(2)之间,所述输出组件(2)包括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前表面设有环形内齿圈(21),环形内齿圈(21)内侧设有与其相互啮合的输出齿轮(22),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定位框一(31)和限位框一(32),所述定位框一(31)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一(31)的内部左右两侧设有与连接板(23)对应的滑接槽,所述连接板(23)与定位框一(31)滑动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气缸(1)、输出组件(2)和限位组件(3),所述输出组件(2)左右两侧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连接,所述限位组件(3)设置在驱动气缸(1)或输出组件(2)之间,所述输出组件(2)包括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前表面设有环形内齿圈(21),环形内齿圈(21)内侧设有与其相互啮合的输出齿轮(22),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定位框一(31)和限位框一(32),所述定位框一(31)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一(31)的内部左右两侧设有与连接板(23)对应的滑接槽,所述连接板(23)与定位框一(31)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框一(32)设置在限位框一(32)的前表面中心,所述限位框一(32)与环形内齿圈(21)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限位条一(33)、连接耳板一(34)和定位框二(35),定位框二(35)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驱动气缸(1)的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二(35)的内部左右两侧设有与连接板(23)对应的滑接槽,连接板(23)与定位框二(35)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耳板一(34)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黄俊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