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灵活布置的环保冲击钻孔泥浆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2411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灵活布置的环保冲击钻孔泥浆循环系统,包括蓄浆箱、筛网、储渣箱、泥浆泵Ⅰ、泥浆泵Ⅱ,蓄浆箱及储渣箱为上部敞口的容纳箱,筛网前高后低的倾斜设于蓄浆箱上方,筛网后端向蓄浆箱外延伸至储渣箱上方,泥浆泵Ⅰ伸入冲击钻孔作业桩孔内且连接输浆管,输浆管出口端设于筛网前端上方,泥浆泵Ⅱ设于蓄浆箱内且连接回浆管,回浆管出口端设于桩孔内钻头上部或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独立的蓄浆箱、储渣箱,配合筛网及泥浆泵Ⅰ、泥浆泵Ⅱ,既能循环回收利用钻孔的泥浆,避免泥浆排放污染环境,还能有效减低泥浆的使用成本,又能根据地形灵活设置蓄浆箱、储渣箱及筛网,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布置灵活、环保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灵活布置的环保冲击钻孔泥浆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布置灵活、环保可靠的可灵活布置的环保冲击钻孔泥浆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高速公路、铁路及其它市政工程的建设中,虽然桩基的成孔方法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有多种选择,但对于岩层坚硬等地质复杂的桩基,冲击钻成孔是最经济最高效的常用方法。虽然常规的冲击钻成孔有很多优势,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冲击钻孔作业产生的泥浆及泥浆渣的清理处置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泥浆渣直接堆放于工作面,不仅清理处置费工费时、成本较高,而且环境污染严重。此外,传统的冲击钻成孔需要配套掘地设置泥浆池等泥浆循环系统以回收利用泥浆,但常规的泥浆循环系统占用工作面大,而且泥浆池的泥浆面标高必须高于桩孔标高以便回流利用,从而造成泥浆池的设置位置对地面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导致下列情况不适用常规冲击钻孔的泥浆循环系统:1、施工对工作面环境有洁净要求时,池泥浆与桩孔间的地面泥浆池循环不能适用;2、工作面位置为项目临建设施混凝土硬化用地时,掘地设置泥浆池等泥浆循环系统对临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灵活布置的环保冲击钻孔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浆箱(1)、筛网(2)、储渣箱(3)、泥浆泵Ⅰ(4)、泥浆泵Ⅱ(5),所述蓄浆箱(1)及储渣箱(3)分别为上部敞口的容纳箱,所述筛网(2)前端高后端低的倾斜设置于蓄浆箱(1)上方,所述筛网(2)的后端向蓄浆箱(1)外延伸至储渣箱(3)的上方,所述泥浆泵Ⅰ(4)伸入冲击钻孔作业形成的桩孔(6)内且连接输浆管(7),所述输浆管(7)的出口端设置于筛网(2)的前端上方,所述泥浆泵Ⅱ(5)设置于蓄浆箱(1)内且连接回浆管(8),所述回浆管(8)的出口端设置于桩孔(6)内冲击钻的钻头(9)的上部或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灵活布置的环保冲击钻孔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浆箱(1)、筛网(2)、储渣箱(3)、泥浆泵Ⅰ(4)、泥浆泵Ⅱ(5),所述蓄浆箱(1)及储渣箱(3)分别为上部敞口的容纳箱,所述筛网(2)前端高后端低的倾斜设置于蓄浆箱(1)上方,所述筛网(2)的后端向蓄浆箱(1)外延伸至储渣箱(3)的上方,所述泥浆泵Ⅰ(4)伸入冲击钻孔作业形成的桩孔(6)内且连接输浆管(7),所述输浆管(7)的出口端设置于筛网(2)的前端上方,所述泥浆泵Ⅱ(5)设置于蓄浆箱(1)内且连接回浆管(8),所述回浆管(8)的出口端设置于桩孔(6)内冲击钻的钻头(9)的上部或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灵活布置的环保冲击钻孔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2)的前端上方或正前端设置有泥浆缓冲槽(10),所述泥浆缓冲槽(10)面向筛网(2)的一侧或低端设置有均流孔,所述输浆管(7)的出口端与泥浆缓冲槽(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灵活布置的环保冲击钻孔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缓冲槽(10)通过支撑杆固定设置于地面或通过支撑杆与储渣箱(3)固定连接,所述筛网(2)上固定设置有振动器(11)或连接有偏心振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灵活布置的环保冲击钻孔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2)的底部通过弹性元件与支撑杆连接,所述筛网(2)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邹国锁李科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