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结构部位爬架支座加高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349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悬挑结构部位爬架支座加高件,包括第一加高件和第二加高件,所述第二加高件叠放于第一加高件上,且第二加高件的下底面和第一加高件的上顶面为楔面配合;第二加高件的上顶面和第一加高件的下底面均为水平面;所述第二加高件与第一加高件通过紧固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加高件和第二加高件叠放组成加高件,通过将第二加高件的下底面和第一加高件的上顶面均设为楔面配合,使得第二加高件相对于第一加高件的左右位置改变时,第一加高件和第二加高件组成的加高件的整体高度也跟着改变,从而用于调节加高件的高度,便于根据悬挑部位距离楼板面的高度而改变爬架支座的支撑高度,同时该种调节高度的方式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结构部位爬架支座加高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悬挑结构部位爬架支座加高件。
技术介绍
爬架即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应用广泛,其常规设置方式是附着设置于建筑物的楼板上。当爬架附着位置处有障碍物,如悬挑阳台、外挂凸窗时,这些悬挑结构部位不能承受附着爬架的载荷,而爬架又不便于直接附着于楼板,因此,在悬挑结构部位设置爬架存在一些难度,并且设置的爬架支座不能调节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悬挑结构部位爬架支座加高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物悬挑部位设置的爬架支座不能调节高度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悬挑结构部位爬架支座加高件,包括第一加高件和第二加高件,所述第二加高件叠放于第一加高件上,且第二加高件的下底面和第一加高件的上顶面为楔面配合;第二加高件的上顶面和第一加高件的下底面均为水平面;所述第二加高件与第一加高件通过紧固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高件上设有若干供螺栓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一加高件上设有若干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高件与第一加高件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高件与第一加高件之间设有相配合的滑轨与滑道。进一步地,所述滑轨设置在第二加高件的下端,所述滑道设置在第一加高件的上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加高件和第二加高件叠放组成加高件,通过将第二加高件的下底面和第一加高件的上顶面设为楔面配合,使得第二加高件相对于第一加高件的左右位置改变时,第一加高件和第二加高件组成的加高件的整体高度也跟着改变,从而用于调节加高件的高度,便于根据悬挑部位距离楼板面的高度而改变爬架支座的支撑高度,同时该种调节高度的方式稳定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1,所述一种悬挑结构部位爬架支座加高件,包括第一加高件1和第二加高件2,所述第二加高件2叠放于第一加高件1上,且第二加高件2的下底面和第一加高件1的上顶面设为楔面配合;第二加高件2的上顶面和第一加高件1的下底面均为水平面;所述第二加高件2与第一加高件1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一加高件1和第二加高件2叠放组成加高件,该加高件设于悬挑结构部位下方的楼板上用于支撑爬架支座6,通过将第二加高件2的下底面和第一加高件1的上顶面设为楔面配合,使得第二加高件2相对于第一加高件1的左右位置改变时,第一加高件1和第二加高件2组成的加高件的整体高度也跟着改变,从而用于调节加高件的高度,便于根据悬挑部位距离楼板面的高度而改变爬架支座的支撑高度,同时该种调节高度的方式稳定性高。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紧固件为螺栓5。相应地,楼板和爬架支座上均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5依次穿过爬架支座、第二加高件2、第一加高件1和楼板并套上螺母拧紧便于固定和支撑爬架支座6。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加高件2上设有若干供螺栓5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一加高件1上设有若干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通过设置若干第二通孔和若干第一通孔,便于第二加高件2相对于第一加高件1的左右位置改变时,仍然能使用螺栓5将第二加高件2与第一加高件1连接固定,并与爬架支座6和楼板固定。此外,爬架支座也可设置若干螺栓孔,便于第二加高件2的左右位置改变时,爬架支座的高度改变而左右位置不变。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加高件2与第一加高件1滑动连接。通过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加高件2与第一加高件1移动调节更方便。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加高件2与第一加高件1之间设有相配合的滑轨3与滑道4,具体地,所述滑轨3设置在第二加高件2的下端,所述滑道4设置在第一加高件1的上端,使得第二加高件2与第一加高件1紧密配合,第二加高件2与第一加高件1的连接更紧密,滑动过程更稳定。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加高件2的下底面和第一加高件1的上顶面设为锯齿面配合。具体地,第二加高件2的下底面和第一加高件1的上顶面设有若干相契合的锯齿。该种配合方式既方便通过改变第二加高件2相对于第一加高件1的左右位置来调节加高件的总高度又能更好的防滑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挑结构部位爬架支座加高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高件(1)和第二加高件(2),所述第二加高件(2)叠放于第一加高件(1)上,且第二加高件(2)的下底面和第一加高件(1)的上顶面为楔面配合;第二加高件(2)的上顶面和第一加高件(1)的下底面均为水平面;所述第二加高件(2)与第一加高件(1)通过紧固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结构部位爬架支座加高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高件(1)和第二加高件(2),所述第二加高件(2)叠放于第一加高件(1)上,且第二加高件(2)的下底面和第一加高件(1)的上顶面为楔面配合;第二加高件(2)的上顶面和第一加高件(1)的下底面均为水平面;所述第二加高件(2)与第一加高件(1)通过紧固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结构部位爬架支座加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挑结构部位爬架支座加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高件(2)上设有若干供螺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杰刘坤曹明明刘世平沈克歌王聪张震黄莉媛李少博白亚杰范冰冰孟玉飞何亚猛黄书法肖赢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