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33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涉及连墙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下方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焊接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板,所述凸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孔,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螺孔相匹配的第二螺孔,通过将凸板插入至凹槽内部,进而将支撑板固定与固定板内部,能够有效的在没有墙体的状态下对连墙件进行固定,通过将螺丝插入至第二螺孔内部,并穿过第三螺孔,能够将支撑板固定与固定板的底部,保证连墙件安装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连墙件
,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
技术介绍
外墙脚手架的连墙件系统是保证架体整体稳定性的重要构件,研究表明国内外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坍塌事故大部分与连墙杆系统的布置质量与布置数量密切相关。但是现有的连墙件结构,在进行安装时只能够采用单一的安装方式,在使用其余的方式安装时,需要对连接件进行更换,造成在安装时浪费大量的时间,且连接件本身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连墙件结构,在进行安装时只能够采用单一的安装方式,在使用其余的方式安装时,需要对连接件进行更换,造成在安装时浪费大量的时间,且连接件本身实用性较低。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下方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焊接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凸板插入至凹槽内部,进而将支撑板固定与固定板内部,能够有效的在没有墙体的状态下对连墙件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凸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孔,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螺孔相匹配的第二螺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螺丝插入至第二螺孔内部,并穿过第三螺孔,能够将支撑板固定与固定板的底部,保证连墙件安装工作的进行。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四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板与地面进行接触,进而通过第一固定孔来对连接板进行固定,进而对支撑板进行固定,保证支撑工作的进行。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四周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固定板的前端焊接有连接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螺孔能够将固定板固定与墙体外部,保证支撑工作的进行。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套接有扣件,所述扣件的后端焊接有辅助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扣件能够对连接杆进行固定,进而增加辅助杆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套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外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板能够套接与连接杆外部,进而对连接杆进行固定。综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采用三种连墙件固定方式,能够有效的使安装人员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在安装上所使用的时间,保证固定工作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的固定板结构示意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板;11、连接杆;13、第一螺孔;14、第二螺孔;12、凹槽;2、辅助杆;21、扣件;3、支撑板;31、连接板;32、第一固定孔;33、凸板;34、第三螺孔;4、套板;41、第二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上下方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顶部焊接有与凹槽12相匹配的凸板33,凸板33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孔34,固定板1的前端开设有与第三螺孔34相匹配的第二螺孔14,支撑板3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板31,连接板31的内部四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32,固定板1的前端四周开设有第一螺孔13,固定板1的前端焊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外部套接有扣件21,扣件21的后端焊接有辅助杆2,连接杆11的外部套接有套板4,套板4的外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41。在本实施例中,在对连墙件进行安装时,将固定板1与墙面进行接触,同时使连接杆11与辅助杆2进行接触,进而通过扣件21来将连接杆11固定于辅助杆2的外部,同时取出螺丝并与第一螺孔13进行接触,进而将螺丝穿入至墙面内部进而对固定板1进行固定,能够有效的增加辅助杆2本身的稳定性。在进行墙面穿透安装时,将连接杆11于墙面预留孔进行接触,进而进行穿插,同时使固定板1与后端的墙面进行接触,进一步的,取出套板4并套接与连接杆11的外部,并使套板4与前端墙面进行接触,进一步的,通过将螺丝放置于第一螺丝和第二固定孔41内部,进而对连接杆11进行固定,接着用同样的方法来将连接杆11与辅助杆2进行固定,进而增加辅助杆2本身的稳定性和受力度。在没有墙面的状态下进行安装时,取出支撑板3并将凸板33插入至固定板1内部的凹槽12处,并通过第二螺孔14和第三螺孔34来对支撑板3进行固定,同时将连接板31与地面接触,并通过第一固定孔32来将连接板31固定与地面的顶部,进而对支撑板3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2设置有两个,能够有效的对固定板1使用的方向进行切换,同时保证固定工作的进行。在本实施例中,螺丝为固定常用螺丝。综上所述,在对连墙件进行安装时,将固定板1与墙面进行接触,同时使连接杆11与辅助杆2进行接触,进而通过扣件21来将连接杆11固定于辅助杆2的外部,同时取出螺丝并与第一螺孔13进行接触,进而将螺丝穿入至墙面内部进而对固定板1进行固定,能够有效的增加辅助杆2本身的稳定性,在进行墙面穿透安装时,将连接杆11于墙面预留孔进行接触,进而进行穿插,同时使固定板1与后端的墙面进行接触,进一步的,取出套板4并套接与连接杆11的外部,并使套板4与前端墙面进行接触,进一步的,通过将螺丝放置于第一螺丝和第二固定孔41内部,进而对连接杆11进行固定,接着用同样的方法来将连接杆11与辅助杆2进行固定,进而增加辅助杆2本身的稳定性和受力度,在没有墙面的状态下进行安装时,取出支撑板3并将凸板33插入至固定板1内部的凹槽12处,并通过第二螺孔14和第三螺孔34来对支撑板3进行固定,同时将连接板31与地面接触,并通过第一固定孔32来将连接板31固定与地面的顶部,进而对支撑板3进行固定。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上下方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焊接有与所述凹槽(12)相匹配的凸板(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上下方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焊接有与所述凹槽(12)相匹配的凸板(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板(33)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孔(34),所述固定板(1)的前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螺孔(34)相匹配的第二螺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板(31),所述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丽黄丽华蒋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