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30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其包括若干个竖直设置的墙板单元,若干墙板单元并排设置,墙板单元与墙板单元长度方向平行的一侧开有靠近墙板单元上端面设置的凹槽,凹槽两端沿墙板单元长度方向延伸,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螺柱,螺柱沿墙板单元高度方向螺纹贯穿凹槽侧壁并凸出墙板单元上端面,若干螺柱沿凹槽长度方向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墙板单元稳固程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
本技术涉及预制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预制厂(场)或建筑工地加工制成供建筑装配用的加筋混凝土板型构件,相对于传统砌筑墙体,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约现场用工,克服季节影响,缩短建筑施工周期。现有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包括隔断板,隔断板为非承重墙,一般采用单一材料(普通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或轻集料混凝土)制成。对预制墙板进行安装时,先用清水刷洗预制墙板两侧,然后对相邻墙板相互抵接的一侧进行批浆,接着将墙板搬到装拼位置立起,使专用工具使板与板之间相互靠紧,让水泥沙桨从接缝处自然挤出,并通过木楔插进预制墙板下端面与地面的缝隙中,从而将预制墙板抵紧固定在装拼位置上,以保证水泥砂浆的成型,从而提高预制墙板的稳固性,等待七天后再进行退木楔补缝的操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木楔插入预制墙板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后大部分还暴露在外,由于木楔须在在墙板安装完成后的第七天才能取出,这段期间的人员走动容易使木楔在受到碰撞而发生偏移伸至脱落,从而不利于预制墙板的稳固,因此仍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提高墙板单元稳固程度的混凝土预制墙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包括若干个竖直设置的墙板单元,若干所述墙板单元并排设置,所述墙板单元与墙板单元长度方向平行的一侧开有靠近墙板单元上端面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两端沿墙板单元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螺柱,所述螺柱沿墙板单元高度方向螺纹贯穿凹槽侧壁并凸出墙板单元上端面,若干螺柱沿凹槽长度方向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墙板单元与墙板单元长度方向平行的一侧开设凹槽,并通过将若干螺柱分别螺纹贯穿凹槽靠近墙板单元上端面的一侧,从而通过转动螺柱使螺柱凸出墙体单元上端面的一端抵住安装位置处的墙顶,同时在螺柱与墙板单元产生相对移动的情况下时墙板单元下端面紧紧抵住安装位置处的地面,而转动螺柱可调节墙板单元在安装位置处的抵紧程度,同时,将螺柱设置在凹槽内部,减少了螺柱暴露在墙板单元外部的情况,降低了人员走动误碰螺柱而使墙板单元在水泥砂浆为成型前发生偏移的概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墙板单元的稳固程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板单元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墙板单元背离所述定位凸起的一侧开有定位槽,相邻所述墙板单元之间的定位凸出和所述定位槽插接,当相邻墙单元之间的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槽插接时,所述墙板单元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相邻墙板单元厚度方向的两侧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邻墙板单元之间的定位凸起糊定位槽插接,便于安装人员将相邻墙板单元进行对齐以提高该混凝土预制墙板在安装后的平整度,进而便于对混凝土预制墙板进行定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凸起背离墙板单元的一侧开有若干个底部延伸至墙板单元内部的滑槽,若干所述滑槽沿墙板单元高度方向分布,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滑槽倾斜设置,所述滑槽开口位于滑槽的倾斜下端,所述定位槽底壁沿平行与滑槽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个供相邻墙板单元的连接管插入的连接槽,若干所述连接槽沿墙板单元高度方向分布,当所述墙板单元的定位凸起与相邻墙板单元的定位槽插接时,所述墙板单元的若干所述滑槽开口分别与相邻墙板单元的若干连接槽正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滑槽内的连接管在自身重力下滑向连接槽,从而使连接管斜插在连接槽内,连接槽为连接管提供水平方向的预紧力,从而降低相邻墙板单元在其他外力作用下方式相互远离的概率,有利于提高相邻墙板单元之间的稳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槽内周面开有与墙板单元厚度方向的一侧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沿滑槽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管外周面设置有伸入通槽内的推杆,当所述推杆滑至通槽远离定位凸起的一端时,所述连接管滑入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通过推动从通槽伸出的推杆对连接管进行滑移操作,同时通槽与墙板单元厚度方向的一侧连通,使得安装人员可从墙板单元外部对连接管进行操作,便于安装人员将连接管插接在连接槽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板单元与通槽连通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与若干滑槽连通的注浆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通过往注浆孔注浆使注浆依次穿过滑槽以及连接管而通入连接槽内,通过水泥砂浆成型使得连接管与连接槽固定在一起,降低连接管从连接槽内脱离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相邻墙板单元之间的稳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板单元开有注浆孔的一侧开有若干个容纳槽,若干所述容纳槽底壁分别与若干通槽连通,所述容纳槽沿通槽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封闭通槽设置的封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槽与墙板单元的侧壁相通,从而在注浆过程中存在漏浆的问题,通过在墙板单元开有注浆孔的一侧开设容纳槽,并使容纳槽与通槽连通,并通过在容纳槽内设置封闭通槽的封板,从而减少水泥砂浆在注浆过程从通槽开口处漏出的情况,有利于注浆操作的完成。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封板朝向容纳槽底壁的一侧内嵌有第一磁铁,所述容纳槽底壁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通过封板上的第一磁铁以及容纳槽内的第二磁铁相互吸引,有利于封板与容纳槽之间的连接稳固,有利于实现封板的封闭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杆背离连接管的一端凸出通槽设置,所述封板朝向容纳槽底壁的一侧开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当所述推杆滑至通槽远离定位凸起的一端且封板封闭通槽时,所述推杆背离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孔插接,当所述推杆滑至通槽靠近定位凸起的一端且封板封闭通槽时,所述推杆背离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孔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的设置,使得安装人员可通过将推杆端部分别与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进行插接来实现回缩连接管以及伸出连接管的状态保持,从而通过将连接管缩回,使得相邻墙板单元在拼装过程可将定位凸起水平插入定位槽内,有利于降低连接管对定位凸起与定位槽之间插接操作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墙板单元与墙板单元长度方向平行的一侧开设凹槽,并使凹槽靠近墙板单元上端面设置,同时将凹槽内的螺柱贯穿凹槽侧壁并凸出墙板单元上端面,使得安装人员将手部伸入凹槽内对螺柱进行转动操作,进而通过螺柱凸出墙板单元上端面的一端将墙顶抵紧来实现墙板单元的稳固,由于螺柱在墙板单元的凹槽内,替代嵌入木楔的固定方式,减少了固定件暴露在墙板单元外部的情况,有利于减少了固定件因人员走动而被触碰的情况;2.通过相邻墙板单元之间的连接管与连接槽的插接固定,并使连接管斜插于连接槽内,有利于减少相邻墙板单元在其他外力作用下方式相互远离的情况,进一步提高相邻墙板单元之间的稳固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包括若干个竖直设置的墙板单元(1),若干所述墙板单元(1)并排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单元(1)与墙板单元(1)长度方向平行的一侧开有靠近墙板单元(1)上端面设置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两端沿墙板单元(1)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凹槽(11)内设置有若干个螺柱(2),所述螺柱(2)沿墙板单元(1)高度方向螺纹贯穿凹槽(11)侧壁并凸出墙板单元(1)上端面,若干螺柱(2)沿凹槽(11)长度方向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包括若干个竖直设置的墙板单元(1),若干所述墙板单元(1)并排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单元(1)与墙板单元(1)长度方向平行的一侧开有靠近墙板单元(1)上端面设置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两端沿墙板单元(1)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凹槽(11)内设置有若干个螺柱(2),所述螺柱(2)沿墙板单元(1)高度方向螺纹贯穿凹槽(11)侧壁并凸出墙板单元(1)上端面,若干螺柱(2)沿凹槽(11)长度方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单元(1)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凸起(13),所述墙板单元(1)背离所述定位凸起(13)的一侧开有定位槽(12),相邻所述墙板单元(1)之间的定位凸出和所述定位槽(12)插接,当相邻墙单元之间的所述定位凸起(13)与定位槽(12)插接时,所述墙板单元(1)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相邻墙板单元(1)厚度方向的两侧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13)背离墙板单元(1)的一侧开有若干个底部延伸至墙板单元(1)内部的滑槽(17),若干所述滑槽(17)沿墙板单元(1)高度方向分布,所述滑槽(17)滑动连接有连接管(4),所述滑槽(17)倾斜设置,所述滑槽(17)开口位于滑槽(17)的倾斜下端,所述定位槽(12)底壁沿平行于滑槽(17)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个供相邻墙板单元(1)的连接管(4)插入的连接槽(18),若干所述连接槽(18)沿墙板单元(1)高度方向分布,当所述墙板单元(1)的定位凸起(13)与相邻墙板单元(1)的定位槽(12)插接时,所述墙板单元(1)的若干所述滑槽(17)开口分别与相邻墙板单元(1)的若干连接槽(18)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灿航林吉利蔡奕青林泽滨姚遂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盈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