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路护栏,一种公路护栏,包括护栏本体,护栏本体之间通过连接体连接,护栏本体下部设有拆卸孔,连接体包括至少一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销子与护栏本体连接,连接件位于拆卸孔上方且安装在护栏本体内。护栏本体包括斜端节、固定节、移动节,斜端节位于最外侧,斜端节与固定节连接,固定节另一端与移动节连接,斜端节、固定节、移动节之间通过连接件和销子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斜端节、固定节、移动节之间通过连接体连接,可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护栏本体的底部设有拆卸孔,拆卸时将销子拔出,然后手或其他工具伸入拆卸孔中将下连接件推至一侧,用工具伸入两个护栏之间缝隙将上连接件推至一侧,即可实现移动节的快速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护栏
本技术涉及隔离护栏
,尤其是一种公路护栏。
技术介绍
公路护栏是现在公路双向车道之间隔离以及公路施工区经常用到的安全交通防护设施。现有的公路护栏安装到公路上后,临时需要拆卸时,比较麻烦且耗时较长;现有的护栏每个组装单元的侧面均着地,一个人进行安装拆卸时,拖拉移动护栏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护栏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路护栏,包括护栏本体,所述护栏本体之间通过连接体连接,护栏本体下部设有拆卸孔,所述连接体包括至少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销子与护栏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拆卸孔上方且安装在护栏本体内,拆卸孔与连接件配合,实现对连接的护栏本体快速拆卸。进一步地,所述护栏本体包括斜端节、固定节、移动节,斜端节位于最外侧,斜端节与固定节连接,所述固定节另一端与移动节连接,斜端节、固定节、移动节之间通过连接件和销子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护栏本体包括斜端节、固定节、移动节,斜端节位于最外侧,斜端节与移动节连接,所述移动节另一端与固定节连接,斜端节、固定节、移动节之间通过连接件和销子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护栏本体内,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两端通过两个销子与护栏本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节、移动节上部设有固定管,固定节、移动节的两端内侧设置有端头筋板。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件伸入到所述固定管中;所述下连接件伸入到所述端头筋板中;所述销子依次穿过所述固定管、上连接件、护栏本体、下连接件、端头筋板,使用时先将上连接件、下连接件放入到一侧的护栏本体内,插入销子固定好一侧护栏本体,然后再将上连接件、下连接件的另一侧伸入到另一节护栏本体中,然后再插入销子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为方管、圆管、钢板、钢筋制成的链条口字型结构中的一种,所述方管、圆管、钢板的两端设置有所述销子插入的销孔。进一步地,所述斜端节、移动节和固定节的中部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大筋板,斜端节、固定节底部设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节两端的底部设置有滑动筋板,所述滑动筋板与地面接触,所述移动节的底部高于地面至少4-10mm,其目的通过滑动筋板与地面接触,让移动节两侧主板不与地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管上设置有防眩板安装孔,所述防眩板安装孔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防眩板安装孔连成的直线与所述固定管的角度为8°,两组相邻的所述防眩板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为30-6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斜端节、固定节、移动节之间通过连接体连接,可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移动节和固定节两端的底部以及斜端节与移动节或固定节连接的一端的底部均设置有拆卸孔,需要拆卸时,将销子拔出,然后手或其他工具伸入拆卸孔中将下连接件推至一侧,用工具伸入两个护栏之间缝隙将上连接件推至一侧,即可实现移动节的快速拆卸、平移,拆卸便捷、耗时短。2、移动节上滑动筋板的底部矮于移动节的底部,滑动筋板着地,移动节不着地,接触地面的面积较小,可实现移动节的快速拖拉移动,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移动节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斜端节的透视图;图5是本技术固定节与连接体的透视图;图6是本技术移动节与连接体的透视图;图7是本技术斜端节与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固定节与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移动节与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固定管的俯视图;图11是本技术连接体安装状态下的剖视图。图中:1-斜端节,2-固定节,3-移动节,4-固定管,5-固定底板,6-滑动底板,7-大筋板,8-上连接件,9-下连接件,10-销子,11-端头筋板,12-防眩板安装孔,13-拆卸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请参阅图1、3-11,一种公路护栏,包括护栏本体,护栏本体之间通过连接体连接,护栏本体下部设有拆卸孔(13),连接体包括至少一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销子(10)与护栏本体连接,连接件位于拆卸孔(13)上方且安装在护栏本体内。护栏本体包括斜端节(1)、固定节(2)、移动节(3),斜端节(1)位于最外侧,斜端节(1)与固定节(2)连接,固定节(2)另一端与移动节(3)连接,斜端节(1)、固定节(2)、移动节(3)之间通过连接件和销子(10)固定连接。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8)、下连接件(9),上连接件(8)、下连接件(9)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护栏本体内,上连接件(8)、下连接件(9)两端通过两个销子(10)与护栏本体连接。固定节(2)、移动节(3)上部设有固定管(4),固定节(2)、移动节(3)的两端内侧设置有端头筋板(11)。上连接件(8)伸入到固定管(4)中;下连接件(9)伸入到端头筋板(11)中;销子(10)依次穿过固定管(4)、上连接件(8)、护栏本体、下连接件(9)、端头筋板(11)。上连接件(8)为方管,下连接件(9)为圆管,方管和圆管的两端设置有销子(10)插入的销孔。斜端节(1)、移动节(3)和固定节(2)的中部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大筋板(7),斜端节(1)、固定节(2)底部设有固定底板(5),固定底板(5)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移动节(3)两端的底部设置有滑动筋板(6),滑动筋板(6)与地面接触,移动节(3)的底部高于地面5mm。固定管(4)上设置有防眩板安装孔(12),防眩板安装孔(12)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防眩板安装孔(12)连成的直线与固定管(4)的角度为8°,两组相邻的防眩板安装孔(12)之间的距离为30cm。移动节(3)和固定节(2)设置为1.5m长,固定节(2)、移动节(3)顶部的固定管(4)也设置为1.5m长。大筋板(7)和端头筋板(1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移动节(3)、固定节(2)和斜端节(1)上。固定底板(5)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节(2)和斜端节(1)的底部,固定底板(5)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固定管(4)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移动节(3)和固定节(2)的上部,滑动筋板(6)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移动节(3)两端的底部。防眩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管(4)上,两组相邻的防眩板安装孔(12)之间的距离为30cm,固定管(4)设置为1.5m长,该固定管(4)预制件可实现现场防眩板的快速安装。斜端节(1)、固定节(2)、移动节(3)之间通过连接体连接。参阅图11,安装时将上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护栏,包括护栏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之间通过连接体连接,护栏本体下部设有拆卸孔,所述连接体包括至少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销子与护栏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拆卸孔上方且安装在护栏本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护栏,包括护栏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之间通过连接体连接,护栏本体下部设有拆卸孔,所述连接体包括至少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销子与护栏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拆卸孔上方且安装在护栏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包括斜端节、固定节、移动节,斜端节位于最外侧,斜端节与固定节连接,所述固定节另一端与移动节连接,斜端节、固定节、移动节之间通过连接件和销子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包括斜端节、固定节、移动节,斜端节位于最外侧,斜端节与移动节连接,所述移动节另一端与固定节连接,斜端节、固定节、移动节之间通过连接件和销子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公路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护栏本体内,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两端通过两个销子与护栏本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路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节、移动节上部设有固定管,固定节、移动节的两端内侧设置有端头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子臣,王琳,魏明,刘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奥邦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