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包括两个防撞筒和拦杆;所述拦杆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防撞筒的朝内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防撞筒的顶端均设置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顶端内壁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两个所述安装座的朝内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受光器和发光器;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护罩,两个所述护罩均由玻璃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发光器和受光器,便于实时检测拦杆使用时的状态,比如是否有行人跨越拦杆,或拦杆老化变形或拦杆受撞击变形,此时受光器均不再接收到发光器的光线,从而可以经微处理器启动警示灯,警示行人,和提示检修人员,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交通安全设施是指为保障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充分发挥道路的作用,在道路沿线所设置的人行地道、人行天桥、照明设备、护栏、标柱、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总称,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轮廓标、诱导标、防眩设施等,而护栏作为一种防护设施,对道路的安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技术中,护栏长期使用后,可能存在老化变形等情况,导致护栏的防护作用降低,而且经常有行人横穿马路,对道路安全起到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包括两个防撞筒和拦杆;所述拦杆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防撞筒的朝内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防撞筒的顶端均设置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顶端内壁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两个所述安装座的朝内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受光器和发光器;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护罩,两个所述护罩均由玻璃制成,两个所述护罩内部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警示灯;所述受光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拦杆左侧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警示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防撞筒的顶端中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护罩的顶端均贯穿连接有螺栓,两个所述螺栓的底端均与对应的螺纹孔螺旋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光器和受光器的设置可为两组且另一组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座的朝外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均设置有蓄电池,两个所述安装座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充电口和开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开关均经对应的蓄电池与对应的发光器、受光器和警示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的发光器和受光器,便于实时检测拦杆使用时的状态,比如是否有行人跨越拦杆,或拦杆老化变形或拦杆受撞击变形,此时受光器均不再接收到发光器的光线,从而可以经微处理器启动警示灯,警示行人,和提示检修人员,较为方便。2.本技术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由于两个螺栓的底端均与对应的螺纹孔螺旋连接,便于通过螺栓将安装座固定在防撞筒上,以便于对防撞筒完成拆装操作。3.本技术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由于发光器和受光器的设置可为两组且另一组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座的朝外一侧,便于配合其他本装置进行使用,从而便于根据道路的长度进行设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的安装座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的电路图。图中:防撞筒1,充电口2,发光器3,警示灯4,螺栓5,护罩6,开关7,受光器8,拦杆9,微处理器10,安装座11,蓄电池12,螺纹孔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包括两个防撞筒1和拦杆9;所述拦杆9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防撞筒1的朝内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防撞筒1的顶端均设置有安装座11,两个所述安装座11顶端内壁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10,两个所述安装座11的朝内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受光器8和发光器3;两个所述安装座11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护罩6,两个所述护罩6均由玻璃制成,两个所述护罩6内部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警示灯4;所述受光器8的数据输出端与拦杆9左侧微处理器1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警示灯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的发光器3和受光器8,便于实时检测拦杆9使用时的状态,比如是否有行人跨越拦杆9,或拦杆9老化变形或拦杆9受撞击变形,此时受光器8均不再接收到发光器3的光线,从而可以经微处理器10启动警示灯4,警示行人,和提示检修人员,较为方便。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两个所述防撞筒1的顶端中侧均开设有螺纹孔13,两个所述护罩6的顶端均贯穿连接有螺栓5,两个所述螺栓5的底端均与对应的螺纹孔13螺旋连接,便于通过螺栓5将安装座11固定在防撞筒1上,以便于对防撞筒1完成拆装操作。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发光器3和受光器8的设置可为两组且另一组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座11的朝外一侧,便于配合其他本装置进行使用,从而便于根据道路的长度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两个所述安装座11的内部均设置有蓄电池12,两个所述安装座11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充电口2和开关7,便于给装置供电。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两个所述开关7均经对应的蓄电池12与对应的发光器3、受光器8和警示灯4电性连接,便于开启电源。本技术中,发光器3与受光器8的配套型号为E3JK-5L,品牌为谷易,微处理器10的型号可为STM32F103C8T6,品牌为ST。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包括防撞筒1、充电口2、发光器3、警示灯4、螺栓5、护罩6、开关7、受光器8、拦杆9、微处理器10、安装座11、蓄电池12、螺纹孔1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发光器3和受光器8实时检测拦杆9使用时的状态,比如是否有行人跨越拦杆9,或拦杆9老化变形或拦杆9受撞击变形,此时受光器8均不再接收到发光器3的光线,从而可以经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防撞筒(1)和拦杆(9);/n所述拦杆(9)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防撞筒(1)的朝内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防撞筒(1)的顶端均设置有安装座(11),两个所述安装座(11)顶端内壁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10),两个所述安装座(11)的朝内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受光器(8)和发光器(3);/n两个所述安装座(11)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护罩(6),两个所述护罩(6)均由玻璃制成,两个所述护罩(6)内部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警示灯(4);/n所述受光器(8)的数据输出端与拦杆(9)左侧微处理器(1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警示灯(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防撞筒(1)和拦杆(9);
所述拦杆(9)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防撞筒(1)的朝内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防撞筒(1)的顶端均设置有安装座(11),两个所述安装座(11)顶端内壁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10),两个所述安装座(11)的朝内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受光器(8)和发光器(3);
两个所述安装座(11)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护罩(6),两个所述护罩(6)均由玻璃制成,两个所述护罩(6)内部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警示灯(4);
所述受光器(8)的数据输出端与拦杆(9)左侧微处理器(1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警示灯(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圣山,高熙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圣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