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内模脱模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23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内模脱模模板,包括桥梁,左内模架,第一调节孔,横连槽钢,连接孔,右内模架,第二调节孔,顶板木模,第一下内模架,第二内模架,第一内导梁,第二内导梁,PLC,驱动开关,对拉杆架结构,可活动支撑架结构和可调节支撑柱架结构,所述的左内模架插入在桥梁内部的左上侧;所述的第一调节孔分别开设在左内模架的上部右侧和下部右侧;所述的横连槽钢插接在左内模架和右内模架之间的上下两部;所述的连接孔分别开设在横连槽钢内部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拉杆架结构的设置,能够配合螺纹钢杆、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的活动,从而使左内模架向右活动和右内模架向左活动,更加方便的与桥梁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内模脱模模板
本技术属于桥梁内模脱模
,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内模脱模模板。
技术介绍
桥梁内模是桥梁施工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现有的桥梁内模有采用钢结构的,有采用充气橡胶的,目前挂篮内模使用钢模板时,脱模时主要依靠手拉葫芦拉拽内模架,内模架带动内模旋转脱模。但是,现有的桥梁内模脱模模板还存在着脱模时作复杂且费力且作业时间长、不便于辅助收纳并进行支撑固定和不具备起到调节支撑功能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桥梁内模脱模模板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内模脱模模板,以解决现有的桥梁内模脱模模板脱模时作复杂且费力且作业时间长、不便于辅助收纳并进行支撑固定和不具备起到调节支撑功能的问题。一种桥梁内模脱模模板,包括桥梁,左内模架,第一调节孔,横连槽钢,连接孔,右内模架,第二调节孔,顶板木模,第一下内模架,第二内模架,第一内导梁,第二内导梁,PLC,驱动开关,对拉杆架结构,可活动支撑架结构和可调节支撑柱架结构,所述的左内模架插入在桥梁内部的左上侧;所述的第一调节孔分别开设在左内模架的上部右侧和下部右侧;所述的横连槽钢插接在左内模架和右内模架之间的上下两部;所述的连接孔分别开设在横连槽钢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右内模架插入在桥梁内部的右上部;所述的第二调节孔分别开设在桥梁的上部左侧和下部左侧;所述的顶板木模插入在左内模架和右内模架的顶部;所述的第一下内模架轴接在左内模架的左下部;所述的第二内模架轴接在右内模架的右下部;所述的第一内导梁螺栓安装在右内模架下部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内导梁螺栓安装在左内模架下部的左侧;所述的PLC螺栓安装在左内模架的前部左下侧;所述的驱动开关镶嵌在PLC的前表面;所述的对拉杆架结构安装在左内模架与右内模架的下部;所述的可活动支撑架结构分别安装在左内模架与第一下内模架之间和右内模架与第二内模架之间;所述的可调节支撑柱架结构安装在左内模架和右内模架的下部;所述的对拉杆架结构包括第一对拉件,第二对拉件,螺纹钢杆,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的第一对拉件焊接在左内模架下部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对拉件焊接在右内模架下部的左侧;所述的螺纹钢杆插入在第一对拉件和第二对拉件内;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钢杆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可活动支撑架结构包括收纳气缸,上连接座,下连接座,下固定座,上固定座和加固杆架结构,所述的下固定座焊接在第一下内模架的右下部;所述的上固定座焊接在左内模架下部的左侧;所述的加固杆架结构安装在收纳气缸上。优选的,所述的加固杆架结构包括套接管,伸缩杆,长孔,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所述的套接管一端与第一组装板螺栓连接,另一端插接有伸缩杆;所述的长孔开设在伸缩杆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支撑柱架结构包括支撑盘,第一活动座,套管,升降杆,旋转轴承,连接盘,第二活动座,第三活动座和转杆,所述的第一活动座焊接在支撑盘上部的中间部位;所述的旋转轴承嵌入在连接盘的下部;所述的第二活动座焊接在连接盘的上端;所述的第三活动座分别焊接在左内模架下部的左侧和右内模架下部的右侧;所述的转杆分别焊接在升降杆左右两侧的上部。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对拉件和第二对拉件分别采用钢板对对拉件,且第一对拉件和第二对拉件内部设置有通孔,并与螺纹钢杆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母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母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分别与第一对拉件和第二对拉件接触。优选的,所述的收纳气缸设置有多个,所述的收纳气缸分别设置在左内模架与第一下内模架之间和右内模架与第二内模架之间。优选的,所述的下连接座与下固定座轴接,所述的上连接座与上固定座轴接。优选的,所述的所述的上连接座螺栓安装在收纳气缸的右上部;所述的下连接座螺栓安装在收纳气缸的输出轴上。优选的,所述的长孔内部设置有螺栓与螺母,且与套接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套接管与伸缩杆相适配,所述的套接管采用钢管,所述的伸缩杆采用钢杆。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组装板穿过上连接座,并螺栓安装在套接管的右上部;所述的第二组装板穿过下连接座,并与套接管的左下部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套管外壁上设置有螺栓与螺母,且与升降杆配合。优选的,所述的旋转轴承内部镶嵌有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外壁上的转杆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的套管一端与第一活动座螺栓螺母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升降杆。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活动座与第三活动座相互螺栓螺母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对拉件和第二对拉件分别采用钢板对对拉件,且第一对拉件和第二对拉件内部设置有通孔,并与螺纹钢杆连接,能够配合螺纹钢杆、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的活动,从而使左内模架向右活动和右内模架向左活动,更加方便的与桥梁分离。2.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母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母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分别与第一对拉件和第二对拉件接触,使用时,便于单个工作人员对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进行操作,从而进行脱模的工作,同时也起到了简单省力,缩短脱模时间的功能。3.本技术中,所述的收纳气缸设置有多个,所述的收纳气缸分别设置在左内模架与第一下内模架之间和右内模架与第二内模架之间,便于分别带动第一下内模架和第二内模架进行折叠并收纳,从而便于进行拆卸并脱模。4.本技术中,所述的下连接座与下固定座轴接,所述的上连接座与上固定座轴接,便于配合收纳气缸进行活动并进行使用,同时也能够随之根据活动并倾斜到不同的角度。5.本技术中,所述的所述的上连接座螺栓安装在收纳气缸的右上部;所述的下连接座螺栓安装在收纳气缸的输出轴上,便于配合收纳气缸进行连接并进行使用。6.本技术中,所述的长孔内部设置有螺栓与螺母,且与套接管连接,从而便于固定住套接管和伸缩杆,进而配合可活动支撑架结构起到了支撑加固的功能,且在使用时,避免了第一下内模架和第二内模架轻易倾斜影响使用。7.本技术中,所述的套接管与伸缩杆相适配,所述的套接管采用钢管,所述的伸缩杆采用钢杆,便于活动,从而配合该收纳气缸进行收纳活动。8.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组装板穿过上连接座,并螺栓安装在套接管的右上部;所述的第二组装板穿过下连接座,并与套接管的左下部螺栓连接,便于配合套接管与伸缩杆相互连接,并随之进行使用。9.本技术中,所述的套管外壁上设置有螺栓与螺母,且与升降杆配合,便于调节其高度,并辅助该左内模架和右内模架进行支撑并使用,且增加了功能性。10.本技术中,所述的旋转轴承内部镶嵌有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外壁上的转杆设置有两个,使用时,工作人员便于抓握住转杆,并带动升降杆旋转,从而配合套管进行升降并使用。11.本技术中,所述的套管一端与第一活动座螺栓螺母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升降杆,便于配合套管倾斜到不同的角度进行使用。12.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内模脱模模板,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桥梁内模脱模模板,包括桥梁(1),左内模架(2),第一调节孔(3),横连槽钢(4),连接孔(5),右内模架(6),第二调节孔(7),顶板木模(8),第一下内模架(9),第二内模架(10),第一内导梁(11),第二内导梁(12),PLC(13),驱动开关(14),对拉杆架结构(15),可活动支撑架结构(16)和可调节支撑柱架结构(17),所述的左内模架(2)插入在桥梁(1)内部的左上侧;所述的第一调节孔(3)分别开设在左内模架(2)的上部右侧和下部右侧;所述的横连槽钢(4)插接在左内模架(2)和右内模架(6)之间的上下两部;所述的连接孔(5)分别开设在横连槽钢(4)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右内模架(6)插入在桥梁(1)内部的右上部;所述的第二调节孔(7)分别开设在桥梁(1)的上部左侧和下部左侧;所述的顶板木模(8)插入在左内模架(2)和右内模架(6)的顶部;所述的第一下内模架(9)轴接在左内模架(2)的左下部;所述的第二内模架(10)轴接在右内模架(6)的右下部;所述的第一内导梁(11)螺栓安装在右内模架(6)下部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内导梁(12)螺栓安装在左内模架(2)下部的左侧;所述的PLC(13)螺栓安装在左内模架(2)的前部左下侧;所述的驱动开关(14)镶嵌在PLC(13)的前表面;所述的对拉杆架结构(15)安装在左内模架(2)与右内模架(6)的下部;所述的可活动支撑架结构(16)分别安装在左内模架(2)与第一下内模架(9)之间和右内模架(6)与第二内模架(10)之间;所述的可调节支撑柱架结构(17)安装在左内模架(2)和右内模架(6)的下部;所述的对拉杆架结构(15)包括第一对拉件(151),第二对拉件(152),螺纹钢杆(153),第一固定螺母(154)和第二固定螺母(155),所述的第一对拉件(151)焊接在左内模架(2)下部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对拉件(152)焊接在右内模架(6)下部的左侧;所述的螺纹钢杆(153)插入在第一对拉件(151)和第二对拉件(152)内;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母(154)和第二固定螺母(155)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钢杆(15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活动支撑架结构(16)包括收纳气缸(161),上连接座(162),下连接座(163),下固定座(164),上固定座(165)和加固杆架结构(166),所述的下固定座(164)焊接在第一下内模架(9)的右下部;所述的上固定座(165)焊接在左内模架(2)下部的左侧;所述的加固杆架结构(166)安装在收纳气缸(16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内模脱模模板,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桥梁内模脱模模板,包括桥梁(1),左内模架(2),第一调节孔(3),横连槽钢(4),连接孔(5),右内模架(6),第二调节孔(7),顶板木模(8),第一下内模架(9),第二内模架(10),第一内导梁(11),第二内导梁(12),PLC(13),驱动开关(14),对拉杆架结构(15),可活动支撑架结构(16)和可调节支撑柱架结构(17),所述的左内模架(2)插入在桥梁(1)内部的左上侧;所述的第一调节孔(3)分别开设在左内模架(2)的上部右侧和下部右侧;所述的横连槽钢(4)插接在左内模架(2)和右内模架(6)之间的上下两部;所述的连接孔(5)分别开设在横连槽钢(4)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右内模架(6)插入在桥梁(1)内部的右上部;所述的第二调节孔(7)分别开设在桥梁(1)的上部左侧和下部左侧;所述的顶板木模(8)插入在左内模架(2)和右内模架(6)的顶部;所述的第一下内模架(9)轴接在左内模架(2)的左下部;所述的第二内模架(10)轴接在右内模架(6)的右下部;所述的第一内导梁(11)螺栓安装在右内模架(6)下部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内导梁(12)螺栓安装在左内模架(2)下部的左侧;所述的PLC(13)螺栓安装在左内模架(2)的前部左下侧;所述的驱动开关(14)镶嵌在PLC(13)的前表面;所述的对拉杆架结构(15)安装在左内模架(2)与右内模架(6)的下部;所述的可活动支撑架结构(16)分别安装在左内模架(2)与第一下内模架(9)之间和右内模架(6)与第二内模架(10)之间;所述的可调节支撑柱架结构(17)安装在左内模架(2)和右内模架(6)的下部;所述的对拉杆架结构(15)包括第一对拉件(151),第二对拉件(152),螺纹钢杆(153),第一固定螺母(154)和第二固定螺母(155),所述的第一对拉件(151)焊接在左内模架(2)下部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对拉件(152)焊接在右内模架(6)下部的左侧;所述的螺纹钢杆(153)插入在第一对拉件(151)和第二对拉件(152)内;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母(154)和第二固定螺母(155)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钢杆(15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活动支撑架结构(16)包括收纳气缸(161),上连接座(162),下连接座(163),下固定座(164),上固定座(165)和加固杆架结构(166),所述的下固定座(164)焊接在第一下内模架(9)的右下部;所述的上固定座(165)焊接在左内模架(2)下部的左侧;所述的加固杆架结构(166)安装在收纳气缸(16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内模脱模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杆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学征曹淑亮张娜娜褚兴坤褚兴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远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