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沥青脱QI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143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沥青脱QI的装置,包括静置分离器所述静置分离器的外部围设加热套和保温层,所述静置分离器顶端依次设物料进口、电机、连接有压力表的氮气进口、连接有调节阀的尾气出口和安全阀,所述静置分离器的内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器,所述静置分离器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设三个测温仪,所述静置分离器的另一侧设合格料出口,所述静置分离器的底部设渣料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采用脂肪烃和芳香烃按照一定的配比制备成混合溶剂,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溶解、萃取、沉降焦油沥青中的QI,解决了煤焦油沥青灰分高、难精制、应用受限等问题,通过溶剂分离法,设备最简单,成本最低,可操作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沥青脱QI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高性能碳材料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煤沥青脱QI的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基碳材料是以富含稠环芳烃的沥青为原料,经过精制、调制、热处理等工艺制备而成的。沥青基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和低密度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其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质复合而成的材料已经成为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增强材料。若要得到高性能的沥青基碳材料,原料的前处理阶段(精制与调制)起到关键作用。沥青精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除掉以QI(喹啉不容物)为代表的杂质,提取最适宜形成中间相沥青的成分。QI可分为无机QI和有机QI,无机QI为原料中的无机杂质以及煤焦化过程中引入的微粉,有机QI为炼焦过程中芳烃大分子裂解以及低分子量芳烃高温缩聚形成的稠环芳烃。在以煤沥青为原料生产针状焦过程中,沥青中的喹啉不溶物影响针状焦的形成,虽然目前已有闪蒸、聚合法和溶剂沉降法两种方法去除沥青中喹啉不溶物,但闪蒸、聚合工艺收率低,溶剂沉降法收率也只有65—70%,煤焦油沥青灰分高、难精制、应用受限。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沥青脱QI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置分离器(1),所述静置分离器(1)的外部围设加热套(13)和保温层(14),所述静置分离器(1)顶端依次设物料进口(2)、电机(3)、连接有压力表(7)的氮气进口(4)、连接有调节阀(8)的尾气出口(5)和安全阀(6),所述静置分离器(1)的内部、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器(10),所述静置分离器(1)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设三个测温仪(12),所述静置分离器(1)的另一侧设合格料出口(9),所述静置分离器(1)的底部设渣料出口(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沥青脱QI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置分离器(1),所述静置分离器(1)的外部围设加热套(13)和保温层(14),所述静置分离器(1)顶端依次设物料进口(2)、电机(3)、连接有压力表(7)的氮气进口(4)、连接有调节阀(8)的尾气出口(5)和安全阀(6),所述静置分离器(1)的内部、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器(10),所述静置分离器(1)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设三个测温仪(12),所述静置分离器(1)的另一侧设合格料出口(9),所述静置分离器(1)的底部设渣料出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沥青脱QI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分离器(1)的上部为圆筒形,所述静置分离器(1)的下部为圆锥形,所述圆锥形的锥角为30-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沥青脱QI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4)设于加热套(13)的外部,所述保温层(14)内填充岩棉,所述保温层(14)的厚度为18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威威刘国库张敏鑫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四维特种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