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764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包括冷却槽、玻璃套管第一温控仪、和第二温控仪,所述冷却槽的上端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玻璃套管的一侧,所述玻璃套管的另一侧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设于冷却槽内部的潜水泵,所述第一温控仪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连接至潜水泵,所述第一温控仪的另一输出端连接至玻璃套管内部,所述第二温控仪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至玻璃套管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测试装置,通过温控仪、自制集成式冷热肼玻璃套管和循环泵等设备自动地对相变材料进行加热熔化和冷却凝固,从而节省人力物力。经过多次循环后可以观察样品是否发生了相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相变储能材料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相变材料是指利用自身在发生物态变化时能够吸收或放出大量热能的材料,可以解决能量供给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一种相变储能材料往往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熔化-凝固相变循环,在这样的循环中,相变材料是否会发生相分离、是否会出现过冷现象、焓变量是否会发生衰减、如何快速方便地考察相变材料性能稳定性的好坏成为了一个课题,为此,需要设计一套能够快速简单地检验相变材料使用寿命的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自动地对相变材料进行加热熔化和冷却凝固,从而节省人力物力,经过多次循环后可以观察样品是否发生了相分离。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包括冷却槽、玻璃套管第一温控仪、和第二温控仪,所述冷却槽的上端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玻璃套管的一侧,所述玻璃套管的另一侧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设于冷却槽内部的潜水泵,所述第一温控仪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连接至潜水泵,所述第一温控仪的另一输出端连接至玻璃套管内部,所述第二温控仪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至玻璃套管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控仪和第二温控仪均连接至电源板。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套管的外部底端设加热套,所述第二温控仪的另一输出端电连接加热套。>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槽为水冷槽,所述玻璃套管内盛放加热介质甘油为加热介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控仪通过第一热电偶探头连接至玻璃套管内的甘油中,所述第二温控仪通过第二热电偶探头连接至玻璃套管内的甘油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电偶探头和第二热电偶探头通过接线端子捆绑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控仪和第二温控仪均采用具有测温的热电偶、继电器的普通数显控温仪,所述第一温控仪和第二温控仪的控温精度在±1℃,所述第一温控仪和第二温控仪的热电偶型号为K型。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套管为自制集成式冷热肼,由高硼硅玻璃在高温状态下拉制而成的双层套筒。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套是由耐高温无碱玻璃纤维绝缘材料作内胆的普通加热器,所述加热套的功率为1000W,所述加热套的电源为220V50HZ,所述加热套的最高使用温度为380℃。进一步的,所述潜水泵为流量可调节的普通小潜水泵,电源压力12V,额定功率5W,扬程2m,最大流量为500L/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装置主要由温控仪、玻璃套管、加热器、循环泵、冷却介质、加热介质构成,通过设定加热和冷却的温度,自动地对相变材料进行加热熔化和冷却凝固,从而节省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中冷却槽和玻璃套管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中第一热电偶探头和第二热电偶探头连接示意图。图中:1、冷却槽;2、潜水泵;3、玻璃套管;4、加热套;5、第二温控仪;51、第二热电偶探头;6、第一温控仪;61、第一热电偶探头;7、电源板;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接线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结合图1-3,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包括冷却槽1、玻璃套管3、第一温控仪6和第二温控仪5,所述冷却槽1为水冷槽,所述冷却槽1内部液体的上端通过第一管道8连接玻璃套管3的右侧,所述玻璃套管3内设甘油加热介质,所述玻璃套管3的左侧通过第二管道9连接设于冷却槽1内部的潜水泵2,所述第二管道9设于玻璃套管3的套管内部,所述玻璃套管3的外部底端设加热套4,所述第一温控仪6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连接至潜水泵2,所述第一温控仪6的另一输出端连接至玻璃套管3内部,所述第二温控仪5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至玻璃套管3内部,所述第二温控仪5的另一输出端电连接加热套4。所述第一温控仪6通过第一热电偶探头61连接至玻璃套管3内的甘油中,所述第二温控仪5通过第二热电偶探头51连接至玻璃套管3内的甘油中,所述第一热电偶探头61和第二热电偶探头51通过接线端子10捆绑连接。所述第一温控仪6和第二温控仪5均采用具有测温的热电偶、继电器的普通数显控温仪,所述第一温控仪6和第二温控仪5的控温精度在±1℃,所述第一温控仪6和第二温控仪5的热电偶型号为K型。所述潜水泵2为流量可调节的普通小潜水泵,电源压力12V,额定功率5W,扬程2m,最大流量500L/h。所述玻璃套管3由高硼硅玻璃(又名硬质玻璃)在高温状态下拉制而成的双层套筒,具有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的特点,能反复被加热和冷却。所述加热器4由耐高温无碱玻璃纤维绝缘材料作内胆的普通加热器,其功率为1000W,电源为220V50HZ,最高使用温度为380℃。实施例2结合图1,将市售的35°相变蜡样品装入试管中,橡胶塞密封后置于装有加热介质甘油的玻璃冷热肼套管3中,通过5号温控仪来控制4号加热套的开启与关闭,通过6号温控仪来控制1号水冷却槽中2号小潜水泵的开启与关闭,将6号和5号温控仪的热电偶感温探头捆绑在一起,置于3号的加热介质甘油中,实验时将控制4号加热套的5号温控仪的启动温度设置为T1(15℃),停止温度设置为T2(55℃),将控制2号潜水泵的6号温控仪的启动温度设置为T2(55℃),停止温度设置为T1(15℃),其中,T1应低于样品熔点20℃,T2应高于样品熔点20℃,然后开启7号电源开关,就可以对样品进行自动的加热熔化和冷却凝固循环实验,每个融化凝固循环耗时约20min,一天24h能做72次循环,省去了人为地反复加热与冷却。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槽(1)、玻璃套管(3)、第一温控仪(6)、和第二温控仪(5),所述冷却槽(1)的上端通过第一管道(8)连接玻璃套管(3)的一侧,所述玻璃套管(3)的另一侧通过第二管道(9)连接设于冷却槽(1)内部的潜水泵(2),所述第一温控仪(6)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连接至潜水泵(2),所述第一温控仪(6)的另一输出端连接至玻璃套管(3)内部,所述第二温控仪(5)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至玻璃套管(3)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槽(1)、玻璃套管(3)、第一温控仪(6)、和第二温控仪(5),所述冷却槽(1)的上端通过第一管道(8)连接玻璃套管(3)的一侧,所述玻璃套管(3)的另一侧通过第二管道(9)连接设于冷却槽(1)内部的潜水泵(2),所述第一温控仪(6)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连接至潜水泵(2),所述第一温控仪(6)的另一输出端连接至玻璃套管(3)内部,所述第二温控仪(5)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至玻璃套管(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仪(6)和第二温控仪(5)均连接至电源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试相变材料循环使用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套管(3)的外部底端设加热套(4),所述第二温控仪(5)的另一输出端电连接加热套(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威威刘国库张高波牛帅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四维特种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