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装鹤管平衡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087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装鹤管平衡臂,包括二个转动关节部分、气杆部分、上下限位装置、入口法兰、中间弯管接头、出口管臂、出口法兰。每个转动关节部分都包括外转体、滚珠支架以及设置在滚珠支架上的油品密封圈、至少一个防尘密封圈、至少一圈滚珠。本发明专利技术油品密封圈为内置弹簧的聚四氟乙烯泛塞封,密封性能好;采用气杆作为助力元件,整体更紧凑,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气杆内部无机械疲劳失效等问题,且就算气杆出现密封被割破失效而引起漏气,内部气体的泄漏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可以让操作人员有一定的应急处理时间,从而很大程度地提高安全性;上下限位装置限制平衡臂上下方向活动的位置,以避免现场操作过多或过低而与其他设备产生碰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装鹤管平衡臂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下装鹤管平衡臂。
技术介绍
下装鹤管是应用于石化行业流体装卸过程中的专用设备,而在鹤管操作中提供支撑作用的平衡臂是其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现国内外使用的下装鹤管平衡臂大多会出现下述问题:(1)旋转活动件密封处容易磨损产生泄漏,而维修平衡臂前需先将整套鹤管进行拆卸,这造成维修成本高;(2)所采用的弹簧缸普遍至少1米多长,操作时所需占据空间大,造成与鹤管相邻的其它设备无法进行整体紧凑的集成,油库场地利用率低;(3)弹簧缸部件内弹簧容易出现弹力老化失效或内部锈蚀突然断裂,这将造成鹤管倒塌,引起发安全事故,且成品油库属于危险场所,这必然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容易泄露、结构不够紧凑、占地空间大、不安全等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安全、结构紧凑、能节约现场空间的下装鹤管平衡臂。一种下装鹤管平衡臂,包括二个转动关节部分、气杆部分、上下限位装置、依次相连通的入口法兰、中间弯管接头、出口管臂;出口管臂远离中间弯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装鹤管平衡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转动关节部分、气杆部分、上下限位装置、依次相连通的入口法兰、中间弯管接头、出口管臂;出口管臂远离中间弯管接头的那端焊接有出口法兰,中间弯管接头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出口管臂依次通过其中一个转动关节部分、第一法兰与中间弯管接头相连,入口法兰通过另一个转动关节部分、第二法兰与中间弯管接头相连,出口管臂和入口法兰上都设有外滚珠滚道;/n每个转动关节部分都包括外转体、滚珠支架以及设置在滚珠支架上的油品密封圈、至少一个防尘密封圈、至少一圈滚珠,外转体内设有热处理后的内滚珠滚道,至少一圈滚珠处于外转体内并与内滚珠滚道和外滚珠滚道相接触,外转体上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装鹤管平衡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转动关节部分、气杆部分、上下限位装置、依次相连通的入口法兰、中间弯管接头、出口管臂;出口管臂远离中间弯管接头的那端焊接有出口法兰,中间弯管接头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出口管臂依次通过其中一个转动关节部分、第一法兰与中间弯管接头相连,入口法兰通过另一个转动关节部分、第二法兰与中间弯管接头相连,出口管臂和入口法兰上都设有外滚珠滚道;
每个转动关节部分都包括外转体、滚珠支架以及设置在滚珠支架上的油品密封圈、至少一个防尘密封圈、至少一圈滚珠,外转体内设有热处理后的内滚珠滚道,至少一圈滚珠处于外转体内并与内滚珠滚道和外滚珠滚道相接触,外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堵头孔,一个堵头孔对应一圈滚珠,每个堵头孔内都设有一个堵头;
靠近出口管臂的外转体与第一法兰固定,靠近入口法兰的外转体与第二法兰固定;
油品密封圈为内置弹簧的聚四氟乙烯泛塞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装鹤管平衡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杆部分包括气杆支架、调节支架、二个气杆、二个气杆顶部安装销、一个气杆底部安装销;
调节支架固定在出口管臂上,调节支架上设有移动槽,调节螺杆贯穿移动槽,调节螺杆的中部套设有移动块,移动块内设有与调节螺杆相匹配的螺纹,调节螺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调节螺母,调节螺母通过弹性柱销固定在调节螺杆上,移动块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气杆顶部安装销,一个气杆顶部安装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图凯尔·布莱恩特徐斌芮晶磊
申请(专利权)人:达基捷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