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塞封型转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570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泛塞封型转体,包括铝合金阳端接头和铝合金阴端接头。铝合金阳端接头通过转动部件与铝合金阴端接头转动连接。转动部件包括外转体、双排滚珠、二个防尘密封圈、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轻便、能有效减轻操作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的设计,密封可靠,能提高转体的适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外转体与铝合金阴端接头上的第一法兰可拆卸连接,维修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观察孔的设计,便于观察检修;本发明专利技术双排滚珠的设计,使转体在转动时受力更合理,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双排滚珠被隔离在二个防尘密封圈之间,防止管道内的液体及内外灰土进入,使得滚珠的正常运行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泛塞封型转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泛塞封型转体。
技术介绍
鹤管转体是应用于石化行业流体装卸或其它流体输送过程中的专用设备,可以在流体输送过程不中断的情况下实现转体连接的前后管道相互转动,从而达到快速更改管道位置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现国内使用的鹤管转体普遍存在以下情况:1)转体本体采用碳钢材质,重量过大造成操作困难,另外前后管道需要采用壁更厚更大的管材来支持该转体,这将进一步增加整体管道的重量。2)转体内部橡胶密封件材质参差不齐,密封效果不好,极易引起密封失效产生泄漏事故。3)内部活动部件设计不合理,受力不均磨损大,且碳钢材质本体容易与内部转动部件产生锈蚀,引起活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减轻重量、操作轻便、密封元件可靠、内部活动部件设计合理、受力均匀、便于观察检修、维修简单的泛塞封型转体。一种泛塞封型转体,包括铝合金阳端接头和铝合金阴端接头。所述铝合金阳端接头通过转动部件与铝合金阴端接头转动连接。铝合金阴端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一法兰,另一端设有第二法兰。铝合金阳端接头远离铝合金阴端接头的那端设有第三法兰。转动部件包括外转体、双排滚珠、二个防尘密封圈、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铝合金阳端接头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滚珠和防尘密封圈相匹配的内安装槽。外转体内设有与滚珠和防尘密封圈相匹配的外安装槽。双排滚珠和二个防尘密封圈设置在外转体内的外安装槽上,且双排滚珠处于二个防尘密封圈之间。外转体的一端套设在铝合金阳端接头上,另一端与第一法兰可拆卸连接,双排滚珠和二个防尘密封圈与内安装槽相接触。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设置在由外转体、铝合金阳端接头和铝合金阴端接头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且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的一端与铝合金阳端接头的端面紧紧相接触形成第一密封面,另一端与铝合金阴端接头的端面紧紧相接触形成第二密封面。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与与其靠近的那个防尘密封圈之间的外转体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转体侧壁上设有二个堵头孔,一个堵头孔对应一排滚珠,且每个堵头孔内都设有一个堵头,用于堵住滚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转体靠近铝合金阴端接头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一组螺栓孔,外转体通过一组螺栓孔和一组内六角螺栓与第一法兰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铝合金阳端接头为弯管或直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铝合金阴端接头上设有手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的设计,密封效果好,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性,可以与多种化工介质相兼容,使其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化工产品,且由于泛塞封的内部设有不锈钢弹簧骨架,当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被磨损后在弹簧骨架的弹力作用下能继续保持贴合状态,有效延长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观察孔的设计,当泛塞封油品密封圈失效后,内部流体介质会从观察孔中溢出,从而便于观察检修。3、本专利技术外转体与铝合金阴端接头上的第一法兰通过一组螺栓孔和一组内六角螺栓可拆卸连接,更换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时,只需将内六角螺栓拧出即可,不需要再拆卸内部的滚珠,因此维修简单。4、本专利技术双排滚珠的设计,双排滚珠可同时承担转动时的径向力和轴向力,使转体在转动时受力更合理,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双排滚珠的设计可以实现外转体与铝合金阳端接头之间360°的旋转;本专利技术双排滚珠处于二个防尘密封圈之间,双排滚珠被隔离在二个防尘密封圈之间,防止管道内的液体及内外灰土进入,使得滚珠的正常运行得到保障。5、本专利技术铝合金阴端接头和铝合金阳端接头的设计,能减少重量、操作轻便;避免了现有技术的碳钢转体本体重量过大造成操作困难的缺陷。6、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轻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第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第二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5为实施例1的仰视图。图6为实施例1的右侧视图。图7为实施例1的左侧视图。图8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9为实施例2的第一种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2的第二种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2的仰视图。图13为实施例2的左侧视图。图14为实施例2的右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7,一种泛塞封型转体,包括铝合金阳端接头2和铝合金阴端接头1。铝合金阳端接头2通过转动部件与铝合金阴端接头1转动连接。其中,如图2和图3,铝合金阴端接头1的一端设有第一法兰9,另一端设有第二法兰10。铝合金阳端接头2远离铝合金阴端接头1的那端设有第三法兰11。其中,如图2和图3,转动部件包括外转体3、双排滚珠7、二个防尘密封圈6、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5。具体的,铝合金阳端接头2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滚珠7和防尘密封圈6相匹配的内安装槽12。外转体3内设有与滚珠7和防尘密封圈6相匹配的外安装槽13。双排滚珠7和二个防尘密封圈6设置在外转体3内的外安装槽13上,且双排滚珠7处于二个防尘密封圈6之间。外转体3的一端套设在铝合金阳端接头2上,另一端与第一法兰9可拆卸连接,双排滚珠7和二个防尘密封圈6与内安装槽12相接触。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5设置在由外转体3、铝合金阳端接头2和铝合金阴端接头1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且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5的一端与铝合金阳端接头2的端面紧紧相接触形成第一密封面,另一端与铝合金阴端接头1的端面紧紧相接触形成第二密封面。其中,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5与与其靠近的那个防尘密封圈6之间的外转体3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14。具体的,外转体3侧壁上设有二个堵头孔15,一个堵头孔15对应一排滚珠7,且每个堵头孔15内都设有一个堵头4,用于堵住滚珠7。具体的,外转体3靠近铝合金阴端接头1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一组螺栓孔16,外转体3通过一组螺栓孔16和一组内六角螺栓8与第一法兰9可拆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铝合金阳端接头2为弯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泛塞封型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阳端接头和铝合金阴端接头,所述铝合/n金阳端接头通过转动部件与铝合金阴端接头转动连接,铝合金阴端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一法兰,另一端设有第二法兰,铝合金阳端接头远离铝合金阴端接头的那端设有第三法兰;/n转动部件包括外转体、双排滚珠、二个防尘密封圈、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铝合金阳端接头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滚珠和防尘密封圈相匹配的内安装槽,外转体内设有与滚珠和防尘密封圈相匹配的外安装槽,双排滚珠和二个防尘密封圈设置在外转体内的外安装槽上,且双排滚珠处于二个防尘密封圈之间,外转体的一端套设在铝合金阳端接头上,另一端与第一法兰可拆卸连接,双排滚珠和二个防尘密封圈与内安装槽相接触,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设置在由外转体、铝合金阳端接头和铝合金阴端接头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且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的一端与铝合金阳端接头的端面紧紧相接触形成第一密封面,另一端与铝合金阴端接头的端面紧紧相接触形成第二密封面;/n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与与其靠近的那个防尘密封圈之间的外转体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泛塞封型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阳端接头和铝合金阴端接头,所述铝合
金阳端接头通过转动部件与铝合金阴端接头转动连接,铝合金阴端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一法兰,另一端设有第二法兰,铝合金阳端接头远离铝合金阴端接头的那端设有第三法兰;
转动部件包括外转体、双排滚珠、二个防尘密封圈、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铝合金阳端接头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滚珠和防尘密封圈相匹配的内安装槽,外转体内设有与滚珠和防尘密封圈相匹配的外安装槽,双排滚珠和二个防尘密封圈设置在外转体内的外安装槽上,且双排滚珠处于二个防尘密封圈之间,外转体的一端套设在铝合金阳端接头上,另一端与第一法兰可拆卸连接,双排滚珠和二个防尘密封圈与内安装槽相接触,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设置在由外转体、铝合金阳端接头和铝合金阴端接头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且聚四氟乙烯泛塞封油品密封圈的一端与铝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图凯尔·布莱恩特徐斌芮晶磊
申请(专利权)人:达基捷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