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56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旋转接头,包括转子、定子和轴承,转子、定子通过轴承支承转动,所述转子和定子之间采用间隙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密封采用间隙密封结构,结构简单,摩擦力小,减少密封组件磨损,在不影响流量的情况下,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旋转接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体传输装置设计领域,具体设计一种非接触式旋转接头。
技术介绍
在某些特定行业中,由于条件限制,需要将发射分系统随天馈分系统一起进行方位、俯仰转动,以满足系统设备的使用需要。但是如何对发射系统设备进行有效的冷却,保证它能够长期正常工作,却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在连续回转运动中:电气信号的传输用汇流环可以实现;电磁信号的传输用旋转关节可以实现;而冷却介质则只有通过旋转接头,依靠管路将地面固定液冷站和发射分系统连接起来,起到冷却液的旋转连接作用,确保冷却介质的输送畅通。旋转接头的关键部件为密封圈,该部件决定了旋转接头的使用寿命。通常旋转接头的密封件采用橡胶材料,寿命为3~5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旋转接头,解决了旋转接头寿命问题。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非接触式旋转接头,包括转子、定子和轴承,转子、定子通过轴承支承转动,所述转子和定子之间采用间隙密封。进一步的,所述定子包括旋转芯轴,转子包括壳体、浮动套,其中壳体上设置进口,浮动套上设置通孔,旋转芯轴上设置流道,传输介质从壳体进口流入,进入壳体与浮动套间的腔体,再通过浮动套上的通孔流入浮动套与旋转芯轴间的腔体,然后流入旋转芯轴内的流道,最后从旋转芯轴出口通过管道流出到外部使用设备,可满足一路通道需求。更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套上设置径向泄流槽,壳体上设置溢流通道和溢流口,壳体两端装有旋转轴唇形密封圈,间隙密封所泄露出的液体通过泄流槽流入轴承所在腔体,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的限制下,通过溢流通道,从溢流口流回储液箱,以防液体从轴承外侧直接流出,产生外泄。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和浮动套间设置格莱圈,用于实现壳体和浮动套的密封。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芯轴的出口为SAE法兰,方便管道安装时可以旋转,减少管道所受扭力。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堵头,用于密封加工溢流通道时所产生工艺孔。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外侧装有挡圈,用以固定定子零部件。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唇形密封圈与轴承之间设置垫圈,一方面增加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轴向受力面积,避免密封圈被压坏,另一方面可以在装配时使用不同厚度的垫圈调整加工及装配误差。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芯轴内设置通孔,末端设置外安装法兰,外部设备安装于该法兰上后,线缆通过通孔穿过,从而实现外部设备扩展。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安装法兰与旋转芯轴之间设置隔环和O型圈,对外安装法兰通过隔环压轴承,同时隔环也用来补偿唇形密封圈与旋转芯轴间的间隙,O型圈用于隔环和旋转芯轴间的密封。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芯轴通过安装法兰安装于设备上,这种解耦设计优点在于,当旋转接头用于其他设备上时,仅更换安装法兰便可安装。进一步的,所述轴承根据不同传输介质,选择对应结构形式和材料,以保证腔体内液体对轴承起润滑和保护作用。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吊装孔,方便旋转接头转运、安装。还设有止动孔,用于旋转接头在工作中固定定子。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密封采用间隙密封结构,结构简单,摩擦力小,减少密封组件磨损,在不影响流量的情况下,延长使用寿命。(2)浮动套上开有径向泄流槽,保证旋转接头在工作中,泄漏液体不会堵塞,从而影响密封效果。(3)设有两通道和对外安装法兰,便于外部设备扩展。(4)内部装有调整垫圈,减小了零件加工误差对装配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旋转接头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旋转接头的全剖视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旋转接头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转子;2、定子;3、安装法兰;4、旋转芯轴;5、对外安装法兰;6、隔环;7、壳体;8、浮动套;9、垫圈;10、轴承;11、旋转轴唇型密封圈;12、挡圈;13、格莱圈;14、堵头;15、O型圈;16、出口;17、进口;18、止动孔;19、吊装孔;20、溢流通道;21、通孔;22、溢流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旋转接头包含安装法兰3、旋转芯轴4、对外安装法兰5、隔环6、壳体7、浮动套8、垫圈9、轴承10、旋转轴唇型密封圈11、挡圈12、格莱圈13、堵头14、O型圈15。其中安装法兰3、旋转芯轴4、对外安装法兰5、隔环6、O型圈15为转子1,壳体7、浮动套8、垫圈9、旋转轴唇型密封圈11、挡圈12、格莱圈13、堵头14为定子2,转子和定子通过轴承10支承相互转动。如图2所示,装配方式为先将格莱圈13装入壳体7,再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浮动套8、轴承10、垫圈9、旋转轴唇形密封圈11,然后装入挡圈12固定,接着从右往左依次装入轴承10、垫圈9、旋转轴唇形密封圈11,最后使用挡圈12固定,完成定子2安装。将旋转芯轴4从左往右穿入定子2,再从右侧依次装入隔环6、对外安装法兰5固定,最后将安装法兰3装在旋转芯轴4左侧,完成装配。本专利技术采用间隙密封,即浮动套8与旋转芯轴4间为间隙密封结构。由于液体充满间隙,使得浮动套8悬浮于旋转芯轴4上,两者不直接接触,减少磨损。同时,由于两零件间存在的间隙微小,泄漏量很小,只有微少的液体泄漏至溢流通道20,不影响流量。因此本专利技术在保证进出口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零件间转动顺畅,减小了磨损,延长了寿命。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旋转接头设有一流道,传输介质从壳体7进口17流入,进入壳体7与浮动套8间的腔体,再通过浮动套8上四个孔流入浮动套8与旋转芯轴4间的腔体,然后流入旋转芯轴4内的流道,最后从旋转芯轴4出口16通过管道流出到外部使用设备。其间会有微量液体从浮动套8与旋转芯轴4间的间隙密封流出该液体保证旋转接头在转动过程中,浮动套8与旋转芯轴4不相互接触,避免产生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同时泄露出液体量很少,能够保证旋转接头几乎无流量损失。所述壳体7上开有溢流通道20,加工时所产生的工艺孔使用堵头14密封。浮动套8上开有径向泄流槽,间隙密封结构所泄露出的液体通过该泄流槽流入轴承10所在腔体,旋转轴唇形密封圈11保证泄露液体流入溢流通道20,以防从轴承10外侧直接流出,产生外泄。泄漏液体经过溢流通道20,从壳体7上溢流口22流出,再通过管道流回储液箱。整个过程无液体流到外界,保证密封效果。由于旋转轴唇形密封圈11一侧与大气相通,另一侧为泄液腔体,通过溢流通道20、溢流口22、管道与储液箱连通,储液箱一般也与大气连通,这样就保证密封圈11两侧压差很小,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隔环6和旋转芯轴4之间设置O型圈15,用于实现隔环和旋转芯轴间的密封。所述旋转芯轴4设有两个通孔21,扩展设备线缆可从中穿过,实现扩展设备与旋转接头的集成。所述壳体7外表面设有吊装孔19,方便旋转接头转运、安装。还设有止动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旋转接头,包括转子(1)、定子(2)和轴承(10),转子(1)、定子(2)通过轴承(10)支承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和定子(2)之间采用间隙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旋转接头,包括转子(1)、定子(2)和轴承(10),转子(1)、定子(2)通过轴承(10)支承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和定子(2)之间采用间隙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包括旋转芯轴(4),转子(2)包括壳体(7)、浮动套(8),其中壳体(7)上设置进口(17),浮动套(8)上设置通孔,旋转芯轴上设置流道,传输介质从壳体(7)进口(17)流入,进入壳体(7)与浮动套(8)间的腔体,再通过浮动套(8)上的通孔流入浮动套(8)与旋转芯轴(4)间的腔体,然后流入旋转芯轴(4)内的流道,最后从旋转芯轴(4)出口(16)通过管道流出到外部使用设备。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套(8)上设置径向泄流槽,壳体(7)上设置溢流通道(20)和溢流口(22),壳体(7)两端装有旋转轴唇形密封圈(11),间隙密封所泄露出的液体通过泄流槽流入轴承(10)所在腔体,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11)的限制下,通过溢流通道(20),从溢流口(22)流回储液箱,以防液体从轴承(10)外侧直接流出,产生外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和浮动套(8)间设置格莱圈(13),用于实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玉谋孙斌冯静沈彤申振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