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油气排放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5962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油气排放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包括设置在铁路卸车栈台上的若干卸车鹤管;卸车鹤管的顶端收油口设置快速接头;卸车鹤管的重油出口连通至沿铁路卸车线敷设且两端封堵的汇油管,汇油管位于铁路罐车卸油阀的下方;汇油管的最低点通过导油管与转油泵组的入口相连,转油泵组的出口通过输油管与目的油罐相连;汇油管具有一定坡向导油管方向的坡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卸车流程为:铁路罐车—卸车鹤管—汇油管—导油管—转油泵组—目的油罐,是一种无零位罐的卸车流程,没有零位罐卸车时的零位罐罐顶油气逃逸,因此,减少了卸车过程中的油气挥发性气体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油气排放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重油铁路卸车
,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油气排放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原油、渣油、燃料油和油浆等重油铁路卸车时,普遍采用零位罐方案,先通过卸车鹤管将重油自罐车卸车至卸油管,然后重油依靠重力在卸油管中自流至铁路附近的零位罐,再用泵将零位罐中的重油转输至目的油罐。其中,零位罐的设置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而很多铁路卸车栈台的空间不足。同时,零位罐上呼吸阀普遍直通大气,卸车时因零位罐液位上升导致气相空间的油气空气混合物向环境逸出,产生油气挥发性气体排放问题。然而,零位罐一般为水泥盖板密封的地下油池,因此难以设置油气收集系统,更难以设置氮封等需配套设施,因此针对零位罐的油气挥发性气体的排放问题难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油气排放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该系统中不再使用零位罐,节约了零位罐投资,解决了铁路卸车栈台附近空间不足以设置零位罐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设置零位罐引发的油气挥发性气体排放难以治理问题。为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油气排放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包括设置在铁路卸车栈台上的若干卸车鹤管;所述卸车鹤管的顶端收油口设置快速接头;其特征是,/n所述卸车鹤管的重油出口连通至沿铁路卸车线敷设且两端封堵的汇油管,所述汇油管位于铁路罐车卸油阀的下方;/n所述汇油管的最低点通过导油管与转油泵组的入口相连,所述转油泵组的出口通过输油管与目的油罐相连;/n所述汇油管具有一定坡向导油管方向的坡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油气排放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包括设置在铁路卸车栈台上的若干卸车鹤管;所述卸车鹤管的顶端收油口设置快速接头;其特征是,
所述卸车鹤管的重油出口连通至沿铁路卸车线敷设且两端封堵的汇油管,所述汇油管位于铁路罐车卸油阀的下方;
所述汇油管的最低点通过导油管与转油泵组的入口相连,所述转油泵组的出口通过输油管与目的油罐相连;
所述汇油管具有一定坡向导油管方向的坡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油气排放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卸车鹤管的重油出口高于汇油管相应位置的顶部,所述卸车鹤管的重油出口通过隔断阀与汇油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油气排放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导油管与汇油管相连的部分为竖直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油气排放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转油泵组设置在导油管的最低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油气排放的重油铁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峰赵培录曹东学杜博华孙浩周建华赵明星孙明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