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预判卸车完成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596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预判卸车完成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包括卸车鹤管;卸车鹤管的重油出口连通至汇油管;汇油管的最低点通过导油管与转油泵组的入口相连,转油泵组的出口通过输油管与目的油罐相连;汇油管具有一定坡向导油管方向的坡度,导油管与汇油管相连的部分为竖直管;汇油管与竖直管的连接处设置双法兰液位计;所述双法兰液位计的低压侧与汇油管最低点的内壁顶部相连,所述双法兰液位计的高压侧与竖直管内的取压点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汇油管内重油完成卸车进行预判,不再以机泵抽空判断是否完成卸车,而是通过卸车即将完成时的重油的液位判断卸车是否即将完成,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机泵抽空,保障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预判卸车完成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重油铁路卸车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预判卸车完成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原油、渣油、燃料油和油浆等重油铁路卸车时,采用卸车泵将铁路罐车的重油抽出实现卸车。其中,铁路罐车可为普通槽车或罐式集装箱。由于装载重油的罐车属于标准化设备,无法安装指示重油卸车进度的液位计,况且即使允许安装,重油也难以通过玻璃板等液位计直观地观察液位。因此,在重油铁路卸车时,只能靠卸车泵抽空时形成的轰鸣声判断重油卸车是否已完成。但是,长期频繁靠泵抽空时形成的机泵声音或泵出口压力表回零来判断重油卸车是否已完成,不利于泵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缺少操作预判性,存在机泵无效耗电浪费能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预判卸车完成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预判卸车完成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包括设置在铁路卸车栈台上的若干卸车鹤管;所述卸车鹤管的顶端收油口设置快速接头;所述卸车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预判卸车完成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包括设置在铁路卸车栈台上的若干卸车鹤管;所述卸车鹤管的顶端收油口设置快速接头;其特征是,/n所述卸车鹤管的重油出口连通至沿铁路卸车线敷设且两端封堵的汇油管,所述汇油管位于铁路罐车卸油阀的下方;/n所述汇油管的最低点通过导油管与转油泵组的入口相连,所述转油泵组的出口通过输油管与目的油罐相连;/n所述汇油管具有一定坡向导油管方向的坡度;/n所述导油管与汇油管相连的部分为竖直管;/n所述汇油管与竖直管的连接处设置双法兰液位计;所述双法兰液位计的低压侧与汇油管最低点的内壁顶部相连,所述双法兰液位计的高压侧与竖直管内的取压点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预判卸车完成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包括设置在铁路卸车栈台上的若干卸车鹤管;所述卸车鹤管的顶端收油口设置快速接头;其特征是,
所述卸车鹤管的重油出口连通至沿铁路卸车线敷设且两端封堵的汇油管,所述汇油管位于铁路罐车卸油阀的下方;
所述汇油管的最低点通过导油管与转油泵组的入口相连,所述转油泵组的出口通过输油管与目的油罐相连;
所述汇油管具有一定坡向导油管方向的坡度;
所述导油管与汇油管相连的部分为竖直管;
所述汇油管与竖直管的连接处设置双法兰液位计;所述双法兰液位计的低压侧与汇油管最低点的内壁顶部相连,所述双法兰液位计的高压侧与竖直管内的取压点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预判卸车完成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卸车鹤管的重油出口高于汇油管相应位置的顶部,所述卸车鹤管的重油出口通过隔断阀与汇油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预判卸车完成的重油铁路卸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转油泵组设置在导油管的最低点。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峰赵培录曹东学杜博华孙浩周建华赵明星孙明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