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面排屑机床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62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面排屑机床底座,涉及机床技术领域,支撑底座内部开有内槽,且内槽底面开有与其为一体的滑道,电机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外壁套接有转板,转板底面均匀嵌接有刷子,且转板底面并位于刷子末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底端嵌入设置有嵌棉,转轴进行往复的顺时针以及逆时针切换转动,转板以转轴为中心,在内槽中进行弧形的摆动,同时刷子对内槽底面进行清理,风机从排风口中排出气流,且气流会从防尘网中吹出,排风口的气流可将内槽表面的灰屑吹至后端,刷子刷出的灰尘主要从内槽的左右侧排出,便于使用者清扫灰尘,通过风机让灰屑从后端排出,实现三面排屑工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面排屑机床底座
本技术涉及机床
,尤其是涉及一种三面排屑机床底座。
技术介绍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的床身底座用于支撑并连接各工作部件,且传统机床底座内部会开有空间,但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底座内部的空间会残留大量的加工灰屑,因为空间较狭窄,又不便于使用者清理,影响到机床的清洁度,并对加工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底座内部的空间会残留大量的加工灰屑,因为空间较狭窄,又不便于使用者清理,影响到机床的清洁度,并对加工环境造成影响,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三面排屑机床底座。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面排屑机床底座,包括支撑底座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底座底端:所述支撑底座内部开有内槽,且内槽底面开有与其为一体的滑道,所述电机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外壁套接有转板,所述转板底面均匀嵌接有刷子,且转板底面并位于刷子末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底端嵌入设置有嵌棉。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底座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部件。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且转轴贯穿过支撑底座底端,并转轴头端延伸至内槽内部。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板通过转轴与内槽活动连接,并转板呈弧形摆动,且刷子末端与内槽内壁相接触。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块位于滑道内部并与滑道滑动连接,且嵌棉底面与滑道内壁滑动连接,并滑道呈弧形。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内槽内部前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机盒,且机盒背面嵌接有防尘网,所述机盒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机盒位于转轴正前方,且防尘网朝向于转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转板以转轴为中心,在内槽中进行弧形的摆动,刷子刷出的灰尘主要从内槽的左右侧排出,便于使用者清扫灰尘,在转板摆动的同时,滑块也呈弧形摆动,滑块会在呈弧形的滑道内进行滑动,滑块与滑道均呈“T”形状,通过滑块与滑道可稳定转板的转动,且掉落在滑道内的灰屑可被嵌棉清理掉,避免狭窄的滑道内残留灰屑。气流会从防尘网中吹出,排风口的气流可将内槽表面的灰屑吹至后端,且灰屑从内槽的后端排出,通过刷子让灰屑从左右侧排出,通过风机让灰屑从后端排出,实现三面排屑工作,提高清理效果,并通过防尘网防止风机闲置时,防止灰屑从风机的排风口中进入到风机内,损坏风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槽结构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滑块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机盒结构背面示意图。图中标记:支撑底座1、连接部件101、内槽102、滑道103、电机2、转轴201、转板3、刷子301、滑块4、嵌棉401、机盒5、防尘网501、风机50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5所示,一种三面排屑机床底座,包括支撑底座1和电机2,所述电机2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底座1底端:所述支撑底座1内部开有内槽102,且内槽102底面开有与其为一体的滑道103,所述电机2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201,且转轴201外壁套接有转板3,所述转板3底面均匀嵌接有刷子301,且转板3底面并位于刷子301末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且滑块4底端嵌入设置有嵌棉401,使用者在使用时,所述支撑底座1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部件101,可先将机床用各零部件对应安装到连接部件101上;所述内槽102内部前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机盒5,且机盒5背面嵌接有防尘网501,所述机盒5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机502,安装好后,将外部的电源接入到风机502和电机2中,机床进行正常的加工工作,在长时间的切削工作下,灰屑残留到内槽102当中,使用者需要对内槽102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启动风机502和电机2即可;所述电机2带动转轴201转动,且转轴201贯穿过支撑底座1底端,并转轴201头端延伸至内槽102内部,电机2为三相异步电机,电机2启动后带动转轴201进行往复的顺时针以及逆时针切换转动,与汽车的雨刮器马达原理一致,所述转板3通过转轴201与内槽102活动连接,并转板3呈弧形摆动,且刷子301末端与内槽102内壁相接触,转板3以转轴201为中心,在内槽102中进行弧形的摆动,同时刷子301对内槽102底面进行清理,且刷子301刷出的灰尘主要从内槽102的左右侧排出,便于使用者清扫灰尘;所述滑块4位于滑道103内部并与滑道103滑动连接,且嵌棉401底面与滑道103内壁滑动连接,并滑道103呈弧形,在转板3摆动的同时,滑块4也呈弧形摆动,滑块4会在呈弧形的滑道103内进行滑动,滑块4与滑道103均呈“T”形状,通过滑块4与滑道103可稳定转板3的转动,且掉落在滑道103内的灰屑可被嵌棉401清理掉,避免狭窄的滑道103内残留灰屑;所述机盒5位于转轴201正前方,且防尘网501朝向于转轴201,机盒5包围在风机502外侧,风机502启动后,风机502后端设有排风口,风机502从排风口中排出气流,且气流会从防尘网501中吹出,排风口的气流可将内槽102表面的灰屑吹至后端,且灰屑从内槽102的后端排出,通过刷子301让灰屑从左右侧排出,通过风机502让灰屑从后端排出,实现三面排屑工作,提高清理效果,并通过防尘网501防止风机502闲置时,防止灰屑从风机502的排风口中进入到风机502内,损坏风机502。工作原理:使用者在使用时,并将外部的电源接入到风机502和电机2中,电机2为三相异步电机,电机2启动后带动转轴201进行往复的顺时针以及逆时针切换转动,同时刷子301对内槽102底面进行清理,且刷子301刷出的灰尘主要从内槽102的左右侧排出,滑块4也呈弧形摆动,滑块4会在呈弧形的滑道103内进行滑动,通过滑块4与滑道103可稳定转板3的转动,且嵌棉401可将滑道103内的灰屑清理掉,风机502后端设有排风口,风机502从排风口中排出气流,排风口的气流可将内槽102表面的灰屑吹至后端,实现三面排屑工作,提高清理效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面排屑机床底座,包括支撑底座(1)和电机(2),所述电机(2)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底座(1)底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撑底座(1)内部开有内槽(102),且内槽(102)底面开有与其为一体的滑道(103),所述电机(2)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201),且转轴(201)外壁套接有转板(3),所述转板(3)底面均匀嵌接有刷子(301),且转板(3)底面并位于刷子(301)末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且滑块(4)底端嵌入设置有嵌棉(4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面排屑机床底座,包括支撑底座(1)和电机(2),所述电机(2)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底座(1)底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底座(1)内部开有内槽(102),且内槽(102)底面开有与其为一体的滑道(103),所述电机(2)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201),且转轴(201)外壁套接有转板(3),所述转板(3)底面均匀嵌接有刷子(301),且转板(3)底面并位于刷子(301)末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且滑块(4)底端嵌入设置有嵌棉(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面排屑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部件(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面排屑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带动转轴(201)转动,且转轴(201)贯穿过支撑底座(1)底端,并转轴(201)头端延伸至内槽(102)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家鳌张洁陆才荣王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嘉蕴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