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50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包括主机架、跑道机构,所述主机架中设置一个操作空间,校直单元安装在操作空间上方;所述跑道机构包括两根滑道,安装在两根滑道底面的若干支撑架,安装在滑道上的两个架料滑车;两根滑道穿过操作空间,且滑道底面安装在操作空间的底部平台上;在操作空间内设置千分表,千分表的表头与待测活柱筒体外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架料滑车将物料送入操作空间,并自动使待测物料中间处于操作空间内,以千分表和液压缸配合,结构简单,架料滑车上转料轴承让操作人员轻松旋转物料,这种调校方式工作效率高,调节精度能满足后续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属于单体液压支柱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是用于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的支护设备中的一种,其结构主要由顶盖、三用阀、活塞、活柱体、手把体、油缸、底座组成。活柱体是筒状中空柱体,活柱体由几部分焊装而成,顶部为实体的柱头、中部为活柱筒,下部为活塞。在生产活柱体的过程中,需要对活柱筒进行校直,由于活柱筒体表面的光滑度要求,不能依赖锤击等方式,而弯折等设备又无法保证其同心度,手工没有能力进行调整,因此,需要一种专用设备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调节精度满足要求,操作方便的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包括主机架、跑道机构,所述主机架中设置一个操作空间,校直单元安装在操作空间上方;所述跑道机构包括两根滑道,安装在两根滑道底面的若干支撑架,安装在滑道上的两个架料滑车;两根滑道穿过操作空间,且滑道底面安装在操作空间的底部平台上;在操作空间内设置千分表,千分表的表头与待测活柱筒体外表面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千分表包括一个与操作空间内主机架连接的固定块,支撑臂一端枢纽连接在固定块上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另一端枢纽连接支撑前臂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支撑前臂连接表头。进一步的,所述校直单元为固定端安装在主机架上部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向待测活柱筒体,在活塞杆端部安装弧形按压头,液压缸的管路连接液压泵站,脚踏控制阀连接液压泵站并安装在主机架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架料滑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下与滑道配合的若干滑轮,安装在车架上的一对转料轴承,安装在车架上并位于转料轴承一侧的输送筒架,安装在输送筒架上的输送筒;两个架料滑车上的转料轴承和输送筒以主机架对称设置,且输送筒位于转料轴承外侧。更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筒为中间低,两边高的对称鼓型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滑道侧面设置限位组件,架料滑车的滑轮连接驱动电机,在输送筒架上设置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驱动电机电连接控制单元。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为限位指示标或限位开关,控制单元连接限位开关。工作原理:送管装置将待测活柱筒体送至架料滑车上,此时两个架料滑车依次位于接料端的滑道上,当待测活柱筒体挡住两个架料滑车上的光电传感器后,驱动电机驱动滑轮转动,滑轮带动架料滑车移动,控制单元控制两个架料滑车的运行速度,使得两个架料滑车之间的距离逐步拉开,并最终使待测活柱筒体脱离输送筒,落到两个架料滑车的转料轴承上,此时两个架料滑车的运行速度相同,直至碰触限位开关后停止,待测活柱筒体的中部被输送至主机架操作空间内,操作人员转动待测活柱筒体,根据千分表检测数据,对超出数值部分的待测活柱筒体,操作人员用脚踩踏脚踏控制阀,使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按压待测活柱筒体,而后继续旋转检测,直至符合同心度要求。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操作方便,架料滑车将物料送入操作空间,并自动使待测物料中间处于操作空间内,以千分表和液压缸配合,结构简单,架料滑车上转料轴承让操作人员轻松旋转物料,这种调校方式工作效率高,调节精度能满足后续生产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机架,11、操作空间,12、千分表,2、跑道机构,21、滑道,22、支撑架,23、架料滑车,231、车架,232、转料轴承,233、输送筒架,234、输送筒,3、校直单元,31、液压缸,32、活塞杆,33、按压头,4、待测活柱筒体,5、液压泵站,6、脚踏控制阀,7、限位组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包括主机架1、跑道机构2,所述主机架1中设置一个操作空间11,校直单元3安装在操作空间上方;所述跑道机构2包括两根滑道21,安装在两根滑道21底面的若干支撑架22,安装在滑道21上的两个架料滑车23;两根滑道21穿过操作空间11,且滑道底面21安装在操作空间11的底部平台上;在操作空间11内设置千分表12,千分表12的表头与待测活柱筒体4外表面接触。所述千分表12包括一个与操作空间内主机架连接的固定块,支撑臂一端枢纽连接在固定块上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另一端枢纽连接支撑前臂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支撑前臂连接表头。所述校直单元3为固定端安装在主机架1上部的液压缸31,液压缸31的活塞杆32朝向待测活柱筒体4,在活塞杆32端部安装弧形按压头33,液压缸31的管路连接液压泵站5,脚踏控制阀6连接液压泵站5并安装在主机架1底部。利用液压组件,通过弧形按压头给待测活柱筒体4中部在垂直方向一个按压力,该按压力针对的是待测活柱筒体4具有弧形的凸起处,通过按压使其向凹陷处运动实现纠正,使待测活柱筒体4满足轴线同心度要求。所述架料滑车23包括车架231,安装在车架231下与滑道配合的若干滑轮,安装在车架231上的一对转料轴承232,安装在车架231上并位于转料轴承232一侧的输送筒架233,安装在输送筒架233上的输送筒234;两个架料滑车23上的转料轴承232和输送筒234以主机架1对称设置,且输送筒234位于转料轴承232外侧。所述输送筒234为中间低,两边高的对称鼓型结构。所述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滑道21侧面设置限位组件7,架料滑车23的滑轮连接驱动电机,在输送筒架上设置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驱动电机电连接控制单元。所述限位组件7为限位指示标或限位开关,控制单元连接限位开关。从送料工序的送管装置输送来的待测活柱筒体,送至架料滑车上,此时两个架料滑车依次位于接料端的滑道上,当待测活柱筒体挡住两个架料滑车上的光电传感器后,驱动电机驱动滑轮转动,滑轮带动架料滑车移动,控制单元控制两个架料滑车的运行速度,使得两个架料滑车之间的距离逐步拉开,并最终使待测活柱筒体脱离输送筒,落到两个架料滑车的转料轴承上,此时两个架料滑车的运行速度相同,直至碰触限位开关后停止,待测活柱筒体的中部被输送至主机架操作空间内,操作人员转动待测活柱筒体,根据千分表检测数据,对超出数值部分的待测活柱筒体,操作人员用脚踩踏脚踏控制阀,使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按压待测活柱筒体,而后继续旋转检测,直至符合同心度要求。本技术操作方便,架料滑车将物料送入操作空间,并自动使待测物料中间处于操作空间内,以千分表和液压缸配合,结构简单,架料滑车上转料轴承让操作人员轻松旋转物料,这种调校方式工作效率高,调节精度能满足后续生产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跑道机构,所述主机架中设置一个操作空间,校直单元安装在操作空间上方;所述跑道机构包括两根滑道,安装在两根滑道底面的若干支撑架,安装在滑道上的两个架料滑车;两根滑道穿过操作空间,且滑道底面安装在操作空间的底部平台上;在操作空间内设置千分表,千分表的表头与待测活柱筒体外表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跑道机构,所述主机架中设置一个操作空间,校直单元安装在操作空间上方;所述跑道机构包括两根滑道,安装在两根滑道底面的若干支撑架,安装在滑道上的两个架料滑车;两根滑道穿过操作空间,且滑道底面安装在操作空间的底部平台上;在操作空间内设置千分表,千分表的表头与待测活柱筒体外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分表包括一个与操作空间内主机架连接的固定块,支撑臂一端枢纽连接在固定块上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另一端枢纽连接支撑前臂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支撑前臂连接表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柱活柱筒体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单元为固定端安装在主机架上部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向待测活柱筒体,在活塞杆端部安装弧形按压头,液压缸的管路连接液压泵站,脚踏控制阀连接液压泵站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灏泽贾应禄曹彦明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中矿机械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