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301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包括底座、筒体、进水管、排水管、微砂沉淀组件和循环管路系统,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筒体,在筒体左上角外侧安装有进水管,在筒体内部安装有微砂沉淀组件,在筒体右下角安装有排水管,所述循环管路系统安装在筒体右端面和顶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污水进行循环处理,减少资源的浪费,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新型活动卡箍,既能将输送管有效固定,而且操作简单,便于拆卸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具体说是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微砂高密度沉淀器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沉淀器虽然处理效果好,但是体积小,处理量低;2.现有的沉淀器只能进行一次性处理,无法循环使用,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污水处理的次数单一,容易造成处理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包括底座、筒体、进水管、排水管、微砂沉淀组件和循环管路系统,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筒体,在筒体左上角外侧安装有进水管,在筒体内部安装有微砂沉淀组件,在筒体右下角安装有排水管,所述循环管路系统安装在筒体右端面和顶部。作为优选,所述微砂沉淀组件包括由上往下安装在筒体内部的低密度微砂沉淀填料、中密度微砂沉淀填料和高密度微砂沉淀填料。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底部为倒圆台型,所述排水管有两组,分别安装在筒体底部的左右两端。作为优选,所述循环管路系统包括抽水管、水泵、输送管和回水管,在筒体右端面靠下位置设有安装有抽水管,在抽水管上方位于筒体右端面上通过水泵支架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抽水管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安装,在进水管顶部某一位置设有回水口,在回水口顶部安装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水泵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安装,位于回水管与水泵之间的输送管通过安装在筒体上的多组活动卡箍固定安装;所述活动卡箍包括本体、直臂、曲臂和活动螺栓,所述本体的底部焊接在筒体上,在本体顶部靠近中央位置设有两组限位槽,所述直臂和曲臂各有两组,且互为轴对称关系,位于同一侧的一组直臂和曲臂焊接在一起,且两者的焊接处内侧各通过活动螺栓安装在本体上。作为优选,所述直臂的底部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刚好可以卡在限位槽内。作为优选,所述两组曲臂刚好可以将输送管卡住。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能够对污水进行循环处理,减少资源的浪费,另外本技术采用新型活动卡箍,既能将输送管有效固定,而且操作简单,便于拆卸和维修。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活动卡箍闭合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活动卡箍打开状态示意图。图中:1、底座,2、筒体,3、进水管,4、排水管,5、微砂沉淀组件,51、低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2、中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3、高密度微砂沉淀填料,6、循环管路系统,61、抽水管,62、水泵,63、输送管,64、回水管,65、水泵支架,66、回水口,67、活动卡箍,671、本体,672、直臂,673、曲臂,674、活动螺栓,675、限位槽,676、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包括底座1、筒体2、进水管3、排水管4、微砂沉淀组件5和循环管路系统6,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筒体2,在筒体2左上角外侧安装有进水管3,在筒体2内部安装有微砂沉淀组件5,在筒体2右下角安装有排水管4,所述循环管路系统6安装在筒体2右端面和顶部。所述微砂沉淀组件5包括由上往下安装在筒体2内部的低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1、中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2和高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3。所述筒体2底部为倒圆台型,所述排水管4有两组,分别安装在筒体2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循环管路系统6包括抽水管61、水泵62、输送管63和回水管64,在筒体2右端面靠下位置设有安装有抽水管61,在抽水管61上方位于筒体2右端面上通过水泵支架65安装有水泵62,所述水泵62与抽水管61之间通过输送管63连接安装,在进水管3顶部某一位置设有回水口66,在回水口66顶部安装有回水管64,所述回水管64与水泵62之间通过输送管63连接安装,位于回水管64与水泵62之间的输送管63通过安装在筒体2上的多组活动卡箍67固定安装。所述活动卡箍67包括本体671、直臂672、曲臂673和活动螺栓674,所述本体671的底部焊接在筒体2上,在本体671顶部靠近中央位置设有两组限位槽675,所述直臂672和曲臂673各有两组,且互为轴对称关系,位于同一侧的一组直臂672和曲臂673焊接在一起,且两者的焊接处内侧各通过活动螺栓674安装在本体671上。所述直臂672的底部焊接有限位块676,所述限位块676刚好可以卡在限位槽675内。所述两组曲臂673刚好可以将输送管63卡住。工作原理:将需要沉淀的污水通过进水管3注入筒体2内,依次经过低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1、中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2和高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3,进行首次沉淀,待污水经过高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3后,在筒体2底部聚集,通过抽水管61将首次处理后的污水利用水泵62将其沿输送管63运送至回水管64处,通过回水口66回注至进水管3内,再进入筒体2中进行二次处理,通过上述方法将污水进行循环处理,处理完成后由排水管4排出即可。上述过程中,低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1、中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2和高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3均为可拆卸结构,可定期进行清理或者更换。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筒体(2)、进水管(3)、排水管(4)、微砂沉淀组件(5)和循环管路系统(6),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筒体(2),在筒体(2)左上角外侧安装有进水管(3),在筒体(2)内部安装有微砂沉淀组件(5),在筒体(2)右下角安装有排水管(4),所述循环管路系统(6)安装在筒体(2)右端面和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筒体(2)、进水管(3)、排水管(4)、微砂沉淀组件(5)和循环管路系统(6),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筒体(2),在筒体(2)左上角外侧安装有进水管(3),在筒体(2)内部安装有微砂沉淀组件(5),在筒体(2)右下角安装有排水管(4),所述循环管路系统(6)安装在筒体(2)右端面和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砂沉淀组件(5)包括由上往下安装在筒体(2)内部的低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1)、中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2)和高密度微砂沉淀填料(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底部为倒圆台型,所述排水管(4)有两组,分别安装在筒体(2)底部的左右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系统(6)包括抽水管(61)、水泵(62)、输送管(63)和回水管(64),在筒体(2)右端面靠下位置设有安装有抽水管(61),在抽水管(61)上方位于筒体(2)右端面上通过水泵支架(65)安装有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宝联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