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097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油回收装置,收集箱的顶部设置有带刮油槽的刮油装置,刮油装置外壳为长方体形,且一端设置有开口,刮油装置外壳内分别设置有多组通过变频减速电机驱动转动的齿轮转轮,圆筒体外侧固定的框架两端分别套在滑竿支架上,闭合的皮带两端分别经过多条齿轮转轮之间,齿轮转轮处上方的刮油装置外壳内设置有紧贴皮带的刮板,刮板下方的刮油装置外壳与收集箱连通,皮带至少有一面为具有吸附油污效果的纤维质材料制成,皮带的中间部位处于松弛状态,使皮带的中间部位下表面紧贴池体内液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从事重复时间运转作业,配合整体液体储构工作时序,完成工作时间分配,达最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油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浮油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石油、化工、采矿、机械加工等行业都会产生含有油污的废水,且油污大部分均为悬浮油污,悬浮油污过多会影响其他废水的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转,因此悬浮油污的处理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油污分离处理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电解处理法,隔油池处理法、钢带吸附法等,一系列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其均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及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油回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浮油回收装置,包括收集箱和池体,收集箱的顶部设置有带刮油槽的刮油装置,刮油装置外壳为长方体形,且一端设置有开口,刮油装置外壳内分别设置有多组通过变频减速电机驱动转动的齿轮转轮,池体内底部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前后对称的C字形滑竿支架,圆筒体外侧固定的框架两端分别套在滑竿支架上,且可在滑竿支架上上下滑动,圆筒体为中空结构,闭合的皮带两端分别经过多条齿轮转轮之间,以及经过圆筒体,齿轮转轮处上方的刮油装置外壳内设置有紧贴皮带的刮板,刮板下方的刮油装置外壳与收集箱连通,皮带至少有一面为具有吸附油污效果的纤维质材料制成,皮带的中间部位处于松弛状态,使皮带的中间部位下表面紧贴池体内液面。进一步地,圆筒体周缘为一光滑面,圆筒体中空结构使圆筒体整体置入于池体中可浮于液体表面。进一步地,用于控制变频减速电机转动的电控柜位于收集箱的顶部。进一步地,收集箱的一侧连通有竖直的磁力翻版液位计。进一步地,收集箱底部朝向池体的部位设置有带电磁阀的排水管。进一步地,收集箱的底部一侧连通有排油管,排油管的另一端与排油泵连通。本技术具有下列的优点:(一)本技术浮油回收装置,是利用一具有较佳吸附油污效果的皮带,以循环方式分离油污,其构造简易,制造及使用成本低廉,特具有产业价值。(二)本技术浮油回收装置,其体积小、重量轻、装设方便且不占空间,特别适合隔油池或其他有浮油产生的构筑物上。(三)本技术浮油回收装置,可依该定时装置的时间设定,可从事重复时间运转作业,配合整体液体储构工作时序,完成工作时间分配,达最佳效果。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收集箱部位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浮油回收装置,包括收集箱1和池体,收集箱1的顶部设置有带刮油槽6的刮油装置,刮油装置外壳为长方体形,且一端设置有开口,刮油装置外壳内分别设置有多组通过变频减速电机8驱动转动的齿轮转轮9,池体内底部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前后对称的C字形滑竿支架12,圆筒体11外侧固定的框架两端分别套在滑竿支架12上,且可在滑竿支架12上上下滑动,圆筒体11为中空结构,闭合的皮带10两端分别经过多条齿轮转轮9之间,以及经过圆筒体11,齿轮转轮9处上方的刮油装置外壳内设置有紧贴皮带10的刮板7,刮板7下方的刮油装置外壳与收集箱1连通,皮带10至少有一面为具有吸附油污效果的纤维质材料制成,皮带10的中间部位处于松弛状态,使皮带10的中间部位下表面紧贴池体内液面,圆筒体11周缘为一光滑面,圆筒体11中空结构使圆筒体11整体置入于池体中可浮于液体表面,用于控制变频减速电机8转动的电控柜13位于收集箱1的顶部,收集箱1的一侧连通有竖直的磁力翻版液位计14,收集箱1底部朝向池体的部位设置有带电磁阀2的排水管3,收集箱1的底部一侧连通有排油管4,排油管4的另一端与排油泵5连通。本技术工作原理:收集箱1具有收集容纳浮油的作用,其外端连结有一安装有电磁阀2的排水管3,具有排出底部残留水的作用,另外端连结有一排油管4,通过排油泵5排出收集的浮油;刮板7将皮带上油污挂下,经过输油管将刮下的浮油排入收集箱;收集箱上端设置驱动及传动装置,驱动装置为变频减速电机8,可根据使用情况调整转速,调整刮油速度,驱动装置由一系列的齿轮转轮9组成,连接皮带10的转轮表面有一定数量的齿槽,以增加摩擦力带动皮带;驱动装置转轮连接一循环皮带,该皮带为至少有一面为具有吸附油污效果的特殊纤维质所制,该皮带呈一封闭带体,其一端套设于驱动转轮周缘的齿槽上而可随转轮连动;皮带另一端套在设置于池的圆筒体11上,圆筒体周缘为一光滑面,可供皮带自由滑动,圆筒体为中空结构,整体置入于液体池中可浮于液体表面,筒体两端至于连接于池壁上的滑竿支架12上,可随液面升降而一同升降;该皮带中央外以带体双边跨设于该刮油槽上方,使该皮带外层压设于该刮板上,当皮带体于液体储构中吸附油污随该转轮连动至该刮板上方,经该刮板将油污刮取而于该各刮油槽中收集,整个浮油回收装置由固定在收集箱顶部的电控柜13控制,磁力翻版液位计14能根据收集箱内收集液位高低提示及控制排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1)和池体,收集箱(1)的顶部设置有带刮油槽(6)的刮油装置,刮油装置外壳为长方体形,且一端设置有开口,刮油装置外壳内分别设置有多组通过变频减速电机(8)驱动转动的齿轮转轮(9),池体内底部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前后对称的C字形滑竿支架(12),圆筒体(11)外侧固定的框架两端分别套在滑竿支架(12)上,且可在滑竿支架(12)上上下滑动,圆筒体(11)为中空结构,闭合的皮带(10)两端分别经过多条齿轮转轮(9)之间,以及经过圆筒体(11),齿轮转轮(9)处上方的刮油装置外壳内设置有紧贴皮带(10)的刮板(7),刮板(7)下方的刮油装置外壳与收集箱(1)连通,皮带(10)至少有一面为具有吸附油污效果的纤维质材料制成,皮带(10)的中间部位处于松弛状态,使皮带(10)的中间部位下表面紧贴池体内液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1)和池体,收集箱(1)的顶部设置有带刮油槽(6)的刮油装置,刮油装置外壳为长方体形,且一端设置有开口,刮油装置外壳内分别设置有多组通过变频减速电机(8)驱动转动的齿轮转轮(9),池体内底部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前后对称的C字形滑竿支架(12),圆筒体(11)外侧固定的框架两端分别套在滑竿支架(12)上,且可在滑竿支架(12)上上下滑动,圆筒体(11)为中空结构,闭合的皮带(10)两端分别经过多条齿轮转轮(9)之间,以及经过圆筒体(11),齿轮转轮(9)处上方的刮油装置外壳内设置有紧贴皮带(10)的刮板(7),刮板(7)下方的刮油装置外壳与收集箱(1)连通,皮带(10)至少有一面为具有吸附油污效果的纤维质材料制成,皮带(10)的中间部位处于松弛状态,使皮带(10)的中间部位下表面紧贴池体内液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宝联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