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及装置以及钢管的制造方法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87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12
一种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是利用传送机构(21)间歇地传送钢板(S),并同时利用一对模具(23、24)进行多次钢板(S)的宽度方向端部(Sc、Sd)的弯曲成形,从而对钢板(S)的宽度方向端部(Sc、Sd)在整个长度上实施弯曲成形的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一对模具(23、24)中的与被弯曲成形的钢板(S)的宽度方向端部(Sc、Sd)的成为弯曲的外侧的面接触的一侧的模具(24)具有与成为弯曲的外侧的面抵接的平坦部(24a)和与该平坦部(24a)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相邻设置的由曲面构成的避让部(24b),并且使用平坦部(24a)与避让部(24b)以具有共同的切线的方式连接的一对模具(23、24)进行端部弯曲成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及装置以及钢管的制造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弯曲成形沿钢板的长度方向分多次进行的端部弯曲的方法及装置。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实施了端部弯曲的钢板成形为圆筒形而将其宽度方向端部彼此对接,将对接后的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彼此通过焊接进行接合来制造钢管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在管线管等使用的大径钢管的制造中,使用将具有规定的长度、宽度、板厚的钢板通过冲压加工成形为以钢板的长度方向为管轴方向的圆筒状之后,将其宽度方向端部彼此进行对接接合的方法。为了使向圆筒状的成形容易并得到适当的管形状,在向圆筒状的成形之前,进行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赋予规定曲率的端部弯曲成形(C冲压、卷边)。该端部弯曲成形通过在下模具和具有与管径对应的曲率的上模具之间配置钢板,利用液压缸将下模具推起而将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向上模具推压的方法来进行,但是钢板比模具的有效长度长,因此一次的冲压的话,无法将钢板在整个长度上加工。因此,采用的是一边将钢板沿长度方向间歇传送一边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进行多次(例如3~4次)弯曲成形,从而在整个长度上进行端部弯曲成形的方法。专利文献1~3公开了用于通过对接部得到良好的形状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根据钢板的厚度、强度来规定传送长度b。在专利文献2中,根据钢板的厚度、强度来规定弯曲区域的长度Lc。在专利文献3中,根据钢板的厚度、强度来规定上模的曲率半径R1或从上模的曲率中心至钢板端部的水平方向的距离u、推压力w。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基于钢板的强度信息而对接部形状的变动少的钢管的制造方法。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连续地进行端部弯曲的方法。另外,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在制造钢管之际将钢板的长度方向同时弯曲的U冲压工序中,为了防止在长度方向端部产生的开口变形的部分的局部性的接触,在与钢板的外表面侧接触的滑块的下部滑动柱脚中的管轴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与钢板的抵接面越向端面行进则越窄的避让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9472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1152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1971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6358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7-32049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2452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1~4都以钢板的某横截面的形状的适当化为目的,未研讨钢板的以传送的交界部为界而相邻的部分之间的端部弯曲角度的变动。而且,在专利文献5记载的方法中,在前方没有钢板的前端部或在后方没有钢板的尾端部,成为与长度方向中央部同样的形状的情况并不明确。而且,需要导入新的设备。而且,专利文献6记载的技术是与开口变形的对策有关的技术,未考虑将钢板一边沿长度方向间歇传送一边实施多次对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弯曲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减少钢板的以传送的交界部为界而相邻的部分之间的端部弯曲角度的变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专利技术者们研究钢板的以传送的交界部为界而相邻的部分之间的端部弯曲角度的变动并弄清楚其原因,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其第一方案涉及一种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使用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所述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具备:一对模具,与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对应地配置;促动器,将所述一对模具以规定的冲压力合模;及传送机构,将钢板以沿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为传送方向进行传送,所述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利用所述传送机构间歇地传送钢板,并同时利用所述一对模具进行多次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弯曲成形,从而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在整个长度上实施弯曲成形,所述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模具中的与被弯曲成形的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成为弯曲的外侧的面接触的一侧的模具具有与成为所述弯曲的外侧的面抵接的平坦部和与该平坦部的所述传送方向的至少下游侧相邻设置的由曲面构成的避让部,并且使用所述平坦部与所述避让部以具有共同的切线的方式连接的一对模具,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进行弯曲成形。第二方案的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以上述第一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平坦部的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中心相对于所述促动器产生的所述冲压力的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中心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向下游侧错开的状态下,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进行弯曲成形。第三方案的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以上述第一或第二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弯曲成形的最初的通道中,使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钢板的前端部成为与所述平坦部的前方端一致的位置。第四方案的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以上述第一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弯曲成形的最后的通道中,使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钢板的尾端部成为与所述平坦部的后方端一致的位置。第五方案涉及一种钢管的制造方法,包括:钢板的端部弯曲工序,使用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利用所述传送机构间歇地传送钢板,并同时利用所述一对模具进行多次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弯曲成形,从而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在整个长度上实施弯曲成形,所述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具备与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对应地配置的一对模具、将所述一对模具以规定的冲压力合模的促动器、及将钢板以沿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为传送方向进行传送的传送机构;圆筒成形工序,将对两宽度方向端部实施了弯曲成形的钢板成形为圆筒形,将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彼此对接;及接合工序,将对接了的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彼此焊接,所述钢管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第一至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的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作为所述端部弯曲工序。第六方案涉及一种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具备:一对模具,与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对应地配置;促动器,将所述一对模具以规定的冲压力合模;及传送机构,将钢板以沿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为传送方向进行传送,利用所述传送机构间歇地传送钢板,并同时利用所述一对模具进行多次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弯曲成形,从而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在整个长度上实施弯曲成形,所述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模具中的与被弯曲成形的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成为弯曲的外侧的面接触的一侧的模具具有与成为所述弯曲的外侧的面抵接的平坦部和与该平坦部的所述传送方向的至少下游侧相邻设置的由曲面构成的避让部,并且所述平坦部与所述避让部以具有共同的切线的方式连接。第七方案的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模具中的与成为所述弯曲的外侧的面接触的一侧的模具中,所述平坦部的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中心相对于所述促动器产生的所述冲压力的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中心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向下游侧错开。第八方案涉及一种钢管的制造设备,具备: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具有与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对应地配置的一对模具、将所述一对模具以规定的冲压力合模的促动器、将钢板以沿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为传送方向进行传送的传送机构,利用所述传送机构间歇地传送钢板,并同时利用所述一对模具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进行多次弯曲成形,从而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在整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使用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n所述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具备:/n一对模具,与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对应地配置;/n促动器,将所述一对模具以规定的冲压力合模;及/n传送机构,将钢板以沿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为传送方向进行传送,/n所述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利用所述传送机构间歇地传送钢板,并同时利用所述一对模具进行多次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弯曲成形,从而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在整个长度上实施弯曲成形,/n所述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的特征在于,/n所述一对模具中的与被弯曲成形的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成为弯曲的外侧的面接触的一侧的模具具有与成为所述弯曲的外侧的面抵接的平坦部和与该平坦部的所述传送方向的至少下游侧相邻设置的由曲面构成的避让部,并且使用所述平坦部与所述避让部以具有共同的切线的方式连接的一对模具,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进行弯曲成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682041.一种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使用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
所述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具备:
一对模具,与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对应地配置;
促动器,将所述一对模具以规定的冲压力合模;及
传送机构,将钢板以沿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为传送方向进行传送,
所述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利用所述传送机构间歇地传送钢板,并同时利用所述一对模具进行多次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弯曲成形,从而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在整个长度上实施弯曲成形,
所述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模具中的与被弯曲成形的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成为弯曲的外侧的面接触的一侧的模具具有与成为所述弯曲的外侧的面抵接的平坦部和与该平坦部的所述传送方向的至少下游侧相邻设置的由曲面构成的避让部,并且使用所述平坦部与所述避让部以具有共同的切线的方式连接的一对模具,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进行弯曲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平坦部的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中心相对于所述促动器产生的所述冲压力的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中心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向下游侧错开的状态下,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进行弯曲成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弯曲成形的最初的通道中,使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钢板的前端部成为与所述平坦部的前方端一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的端部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弯曲成形的最后的通道中,使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钢板的尾端部成为与所述平坦部的后方端一致的位置。


5.一种钢管的制造方法,包括:
钢板的端部弯曲工序,使用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利用所述传送机构间歇地传送钢板,并同时利用所述一对模具进行多次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弯曲成形,从而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在整个长度上实施弯曲成形,所述钢板的端部弯曲装置具备与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对应地配置的一对模具、将所述一对模具以规定的冲压力合模的促动器、及将钢板以沿所述钢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江正之三轮俊博德原铁也开秀德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