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AR技术地下管线识别和警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开挖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AR技术地下管线识别和警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地下管线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构成状况越来越复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管网分布不清,给城镇建设与改造以及管线的使用与维护带来很多的困难,引发了许多管线损坏、人员伤亡、停水停电等重大事故。传统的城市建设在空间规划上大体都停留在二维平面,远达不到智慧化要求,三维空间的有效感知与实景可视化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发展新型智慧城市的关键内容,随着新型测绘、模拟仿真、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成熟运用,在数字空间构建一一映射的数字孪生城市。除了三维视觉表现,还承载了城市要素的属性信息,将城市三维模型从可视化阶段真正引入城市计算领域,实现挖掘、统计、分析、决策,物理城市的数字表达经历了从最初的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到全要素结构化的发展历程。而现有技术尚未实施,急需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AR技术地下管线识别和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应用BIM技术参照地下管线图纸建立市政管线三维模型;/n步骤二,将市政管线三维模型导入到基于GIS数据的地理信息云平台中,并在平台中对模型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正确;/n步骤三,利用设备自带的GPS定位系统上传位置给地理信息云平台,调取该位置对应的三维模型与现实环境相结合;/n步骤四,利用AR识别施工区域内地下预埋的管线情况,并进行亮显警示,进行地下开挖时有效避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AR技术地下管线识别和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应用BIM技术参照地下管线图纸建立市政管线三维模型;
步骤二,将市政管线三维模型导入到基于GIS数据的地理信息云平台中,并在平台中对模型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正确;
步骤三,利用设备自带的GPS定位系统上传位置给地理信息云平台,调取该位置对应的三维模型与现实环境相结合;
步骤四,利用AR识别施工区域内地下预埋的管线情况,并进行亮显警示,进行地下开挖时有效避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AR技术地下管线识别和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GIS数据的地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孝华,鲁照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