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钢筋下料匹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30436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下料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图纸:取得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包括结构设计说明、结构施工图;结构设计说明和结构施工图包含钢筋参数和钢筋环境信息;建立BIM模型:通过结构快速化建模插件直接读取设计图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获取图纸、建立BIM模型、总结钢筋信息、分析并输出数据和出库的工艺流程,解决了目前的钢筋下料匹配方法没有系统的统计计算,而且匹配方式与钢筋库存数据脱节,同时钢筋调直、钢筋切割、钢筋弯曲等没有事先设计,导致浪费严重的问题,该基于BIM技术的钢筋下料匹配方法,具备既能系统分析计算钢筋匹配方式,也能及时对接库存,还能生成钢筋加工规划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技术的钢筋下料匹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下料匹配方法。
技术介绍
BIM技术能够应用于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实现建筑全生命期各参与方在同一多维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共享,为产业链贯通、工业化建造和繁荣建筑创作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对工程环境、经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分析、检查,为项目全过程的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支持各专业协同工作、项目的虚拟建造和精细化管理,为建筑业的提质增效、节能环保创造条件。每个分施工阶段所需钢筋数量和种类是固定的,但是目前的钢筋下料匹配方法还处于人工阶段,没有系统的统计计算,依靠个人经验,而且匹配方式与钢筋库存数据脱节,有时候会出现匹配好了但是出库时才发现没有库存,需要临时采购,同时钢筋调直、钢筋切割、钢筋弯曲等没有事先设计,导致浪费严重,匹配出库的钢筋不是按照钢筋入库的时间顺序来的,容易导致部分钢筋长久不用生锈,为此提出一种既能系统分析计算钢筋匹配方式,也能及时对接库存,还可以生成钢筋加工规划的钢筋下料匹配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下料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获取图纸:取得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包括结构设计说明、结构施工图;结构设计说明和结构施工图包含钢筋参数和钢筋环境信息;/n(2)建立BIM模型:通过结构快速化建模插件直接读取设计图纸,形成BIM模型,将库存钢筋类型、钢筋数量、相应的钢筋存放点以及相应钢筋的存放时间信息录入BIM模型中;/n(3)总结钢筋信息:通过分析软件对BIM模型进行分析计算,根据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钢筋统计数据,并把钢筋统计数据存储于相应构件的属性栏,与模型相关联;/n(4)分析并输出数据:选择建筑需要施工的部位,BIM模型根据相应部位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下料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图纸:取得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包括结构设计说明、结构施工图;结构设计说明和结构施工图包含钢筋参数和钢筋环境信息;
(2)建立BIM模型:通过结构快速化建模插件直接读取设计图纸,形成BIM模型,将库存钢筋类型、钢筋数量、相应的钢筋存放点以及相应钢筋的存放时间信息录入BIM模型中;
(3)总结钢筋信息:通过分析软件对BIM模型进行分析计算,根据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钢筋统计数据,并把钢筋统计数据存储于相应构件的属性栏,与模型相关联;
(4)分析并输出数据:选择建筑需要施工的部位,BIM模型根据相应部位所需钢筋统计数据以及库存信息,计算或筛选最优钢筋下料匹配方案,并形成需要去哪处仓库获取多少数量的何种型号的钢筋数据,并特别形成需要加工的钢筋信息,出库匹配时按照钢筋存放的时间顺序,优先选择最早入库的钢筋,完成后然后生成相应的出库表格和加工表格,同时打印出来,BIM模型生成剩余库存信息,并按照BIM模型中下一步需要的钢筋清单安排采购;
(5)出库:施工人员取得打印出的表格,按照表格去相应的仓库搬运钢筋,按照加工表格,对钢筋进行加工处理,并将相应施工部位的钢筋分门别类摆好,搬运到相应的施工场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钢筋下料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钢筋参数包括钢筋等级、钢筋直径、钢筋长度、钢筋数量、钢筋排布层;所述钢筋环境信息包括建筑环境等级、抗震等级、构件类型、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钢筋操作空间、钢筋使用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韬韩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