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0263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试验台架包括:被试验的悬架系统;用于固定悬架系统的试验台架夹具;用于向悬架系统提供冲击力的冲击小车;和安装在悬架系统零部件总成上,用于检测各零部件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的检测器。试验方法包括:将被试验的悬架系统按照实车状态固定于试验台架夹具上,根据不同冲击试验方案需求,调整试验台架夹具和冲击小车的相应位置,使得悬架系统受到冲击小车的冲击方向和位置符合冲击试验方案要求,由检测器读取并记录相关试验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在悬架系统的主要检测部件和位置设置检测器,可以检测悬架系统在冲击试验过程中的力学变化和位移变化,可直接检测悬架系统受侧面冲击时形变或断裂的力学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悬架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和力矩的连接装置,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安全行驶。目前国内还没有悬架系统单边侧面冲击的试验方法,即模拟车辆在运动过程中侧面冲击马路边缘时,对悬架系统各零部件总成的冲击破坏及力学特征检测的试验方法。只有常规的零部件性能、疲劳耐久性试验方法和标准;或者通过实车碰撞进行检测,将悬架系统装入实车中,通过实车碰撞得到悬架系统各部件的受冲击发生形变或断裂的力学特征数据。虽然实车碰撞可直接模拟实际单边侧碰时的情况,但是由于不是直接对悬架系统进行测试,无法直接检测悬架系统受侧面冲击时形变或断裂的力学特征;一般通过采集加速度数据来推算相应位置的受力情况,因受诸多其它因素干扰,再通过加速度值推算得到的悬架系统各部件实际受力值,误差较大,不准确,影响试验结果的判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检测悬架系统在冲击试验过程中的力学变化和位移变化的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本专利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试验精度的悬架系统冲击试验方法。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包括:被试验的悬架系统;用于固定所述悬架系统的试验台架夹具;用于向所述悬架系统提供冲击力的冲击小车;和安装在所述悬架系统零部件总成上,用于检测各零部件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的检测器。可选地,所述检测器包括应变片、加速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特别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被试验的悬架系统按照实车状态固定于所述试验台架夹具上;根据不同冲击试验方案需求,调整试验台架夹具和冲击小车的相应位置,使得悬架系统受到冲击小车的冲击方向和位置符合冲击试验方案要求,基于调整后的试验台架夹具和冲击小车的相应位置进行冲击试验;采用所述检测器读取并记录相关试验数据。可选地,所述冲击试验方案适用于前悬架系统及后悬架系统。可选地,所述悬架系统的车轮处于回正状态并固定,所述冲击小车以与该车轮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冲击所述车轮的轮辋边缘。可选地,所述冲击试验方案仅适用于前悬架系统。可选地,所述悬架系统的车轮处于最大角度的转向状态并固定,所述冲击小车以与该车轮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冲击所述悬架系统的车轮轮辋边缘。可选地,所述悬架系统的车轮处于最大角度的转向状态并固定,所述冲击小车以与该车轮中心轴呈α°夹角的方向冲击所述悬架系统的车轮中心。可选地,所述后悬架系统的车轮处于回正状态并固定,所述冲击小车冲击车轮外侧或车里内侧。可选地,所述前悬架系统的车轮处于最大角度的转向状态并固定,所述冲击小车冲击车轮外侧或车里内侧。本专利技术的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由于在悬架系统的主要检测部件和位置设置检测器,可以检测悬架系统在冲击试验过程中的力学变化和位移变化,因此可直接检测悬架系统受侧面冲击时形变或断裂的力学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悬架系统冲击试验方法,能够利用相应技术手段准确检测记录悬架系统在冲击试验过程中的受冲击变形、断裂的力学特征,可应用于车型开发软模件阶段的零部件开发验证阶段;与实车碰撞相比,提高了试验精度,并且试验费用较低,不仅减低了车型开发正本,还缩短了车型开发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a为实施例1的冲击试验方案的设计状态图;图2b为实施例2的冲击试验方案的设计状态图;图3a为实施例3的冲击试验方案的设计状态图;图3b为实施例4的冲击试验方案的设计状态图;图4a为实施例5的冲击试验方案的设计状态图;图4b为实施例6的冲击试验方案的设计状态图;图5a为实施例7的冲击试验方案的设计状态图;图5b为实施例8的冲击试验方案的设计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悬架系统3冲击试验台架的示意性透视图。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3冲击试验台架,包括:被试验的悬架系统3;用于固定所述悬架系统3的试验台架夹具2;用于向所述悬架系统3提供冲击力的冲击小车1;和安装在所述悬架系统3零部件总成上,用于检测各零部件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的检测器。其中,所述检测器包括应变片、加速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悬架系统3冲击试验台架,由于在悬架系统3的主要检测部件和位置设置检测器,可以检测悬架系统3在冲击试验过程中的力学变化和位移变化,因此可直接检测悬架系统3受侧面冲击时形变或断裂的力学特征。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悬架系统3冲击试验台架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被试验的悬架系统3按照实车状态固定于所述试验台架夹具2上;根据不同冲击试验方案需求,调整试验台架夹具2和冲击小车1的相应位置,使得悬架系统3受到冲击小车1的冲击方向和位置符合冲击试验方案要求,基于调整后的试验台架夹具2和冲击小车1的相应位置进行冲击试验;采用所述检测器读取并记录相关试验数据。本专利技术的悬架系统3冲击试验方法,能够利用相应技术手段准确检测记录悬架系统3在冲击试验过程中的受冲击变形、断裂的力学特征,可应用于车型开发软模件阶段的零部件开发验证阶段;与实车碰撞相比,提高了试验精度,并且试验费用较低,不仅减低了车型开发正本,还缩短了车型开发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悬架系统3冲击试验方法,以解决模拟车辆运动过程中侧向冲击马路边缘的台架试验,并实现在悬架受冲击过程中,科学地检测悬架系统3各零部件总成的破坏及力学特征变化,并在不同的冲击条件下暴露和确定悬架系统3的薄弱环节。其中,所有工装连接部位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在受力大的部位喷涂白漆有利于后面试验过程中监控。所有工装连接部位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在受力大的部位喷涂白漆有利于后面试验过程中监控。下面将根据冲击方向和冲击角度的不同设计如下几个实施例的冲击试验方案。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冲击试验方案适用于前悬架系统。图2a为实施例1的冲击试验方案的设计状态图。参见图2a,将前悬架系统的其中一个车轮处于回正状态并固定,所述冲击小车1以与该车轮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冲击该车轮轮辋边缘。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冲击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包括:/n被试验的悬架系统;/n用于固定所述悬架系统的试验台架夹具;/n用于向所述悬架系统提供冲击力的冲击小车;和/n安装在所述悬架系统零部件总成上,用于检测各零部件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的检测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包括:
被试验的悬架系统;
用于固定所述悬架系统的试验台架夹具;
用于向所述悬架系统提供冲击力的冲击小车;和
安装在所述悬架系统零部件总成上,用于检测各零部件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的检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其中,所述检测器包括应变片、加速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被试验的悬架系统按照实车状态固定于所述试验台架夹具上;
根据不同冲击试验方案需求,调整试验台架夹具和冲击小车的相应位置,使得悬架系统受到冲击小车的冲击方向和位置符合冲击试验方案要求,基于调整后的试验台架夹具和冲击小车的相应位置进行冲击试验;
采用所述检测器读取并记录相关试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的试验方法,其中,所述冲击试验方案适用于前悬架系统及后悬架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系统冲击试验台架的试验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磊周文件刘如意王堂伟王海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