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其中,燃烧器包括炉头、设置在所述炉头上方的分火器、设置有第一定位台的内火盖、设置有第二定位台的外火盖以及点火针组件,内火盖和外火盖均设置在分火器的上方,且内火盖与分火器中的内火环配合连接,内火盖上的第一定位台与外火盖上的第二定位台上下压紧连接形成用于固定点火针组件的固定部,点火针组件的一端沿竖直方向穿过固定部且延伸至分火器的外部。通过实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的燃烧器,能够有效的实现内火盖、外火盖以及点火针组件皆不用螺钉或能够起固定作用的部件进行固定的目的,这样不仅实现了便于售后人员的更换或维修的目的,而且还实现了延长了整个燃烧器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灶具用燃烧器
,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及应用其的燃气灶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迅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变的更加便捷,比如,厨房由最早的土质灶变成现在各式各样的厨房电器,其中,灶具在使用时受到清洁时的影响,往往会移动燃烧中的火盖,导致火盖难以放回原处,从而影响了点火和燃烧的性能。或者在一些带有运动机构的燃烧器和翻转灶具中,火盖固定往往使用螺钉固定,但螺钉见水容易生锈或使用久了容易产生滑牙等现象,从而使得装配效率和耐久性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解决了现有燃烧器中的内火盖、外火盖以及点火针之间还需要用螺钉或能够起固定作用的部件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拆装工序复杂以及减少了整个燃烧器使用寿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燃烧器的燃气灶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烧器,用于安装在燃气灶具上,包括炉头、设置在所述炉头上方的分火器、设置有第一定位台的内火盖、设置有第二定位台的外火盖以及点火针组件,所述内火盖和外火盖均设置在分火器的上方,且所述内火盖与分火器中的内火环配合连接,所述内火盖上的第一定位台与外火盖上的第二定位台上下压紧连接形成用于固定点火针组件的固定部,所述点火针组件沿竖直方向穿设在固定部上且延伸至分火器的外部。优选地,所述分火器中的内火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点,所述内火盖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凸点相配合且供凸点在其内滑动的滑槽,通过所述分火器中的内火环上的凸点在内火盖上的滑槽内滑动用于实现内火盖与分火器中的内火环可旋转连接。优选地,所述滑槽呈L型。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台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定位台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点火针组件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用于对内火盖、外火盖以及点火针组件三者之间进行定位。优选地,所述分火器还包括隔气环和外火环,所述隔气环位于外火环和内火环之间,且所述隔气环与内火环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点火针组件的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与固定部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点火针组件的下端沿竖直方向依次穿过固定部和固定块。优选地,所述点火针组件包括点火针本体,所述点火针本体的侧壁上水平向外延伸设置有固定凸缘,所述点火针本体的下端依次穿过固定部和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凸缘的下端面与固定块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点火针组件包括点火针本体和弹性件,所述点火针本体的侧壁上水平向外延伸设置有可脱离固定块的定位凸块,所述固定块与固定部之间形成间隙,定位凸块位于固定块的上方,所述弹性件穿设在点火针本体上且位于固定块与固定部形成的间隙内。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定位凸块的上端面相抵接,上端与固定部的下端面相抵接。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或拆卸点火针组件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凸块的形状与定位孔的形状相对应。优选地,所述内火盖和内火盖上还分别设置有内火孔和外火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气灶具,包括燃气灶具本体和上述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安装在燃气灶具本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内火盖上设置第一定位台,在外火盖上设置第二定位台,并且将点火针组件穿设在由第一定位台与第二定位台上下压紧连接形成的固定部中,这样有效的实现了内火盖、外火盖以及点火针组件皆不用螺钉或能够起固定作用的部件进行固定的目的,从而不仅便于售后人员的更换或维修,而且也延长了整个燃烧器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燃烧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值得大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燃烧器的剖面图;图2为图1中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燃烧器的剖面图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燃烧器中分火器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燃烧器中内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燃烧器中内火盖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燃烧器中外火盖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燃烧器中点火针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燃烧器中点火针本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燃烧器,用于安装在燃气灶具上,包括炉头、设置在所述炉头上方的分火器1、设置有第一定位台21的内火盖2、设置有第二定位台31的外火盖3以及点火针组件4,内火盖2和外火盖3均设置在分火器1的上方,且内火盖2与分火器1中的内火环11配合连接,内火盖2上的第一定位台21与外火盖3上的第二定位台31上下压紧连接形成用于固定点火针组件4的固定部,点火针组件4的一端沿竖直方向穿过固定部且延伸至分火器1的外部。采用上述方案后,通过在内火盖2上设置第一定位台21,在外火盖3上设置第二定位台31,并且将点火针组件4穿设在由第一定位台21与第二定位台31上下压紧连接形成的固定部中,这样不仅有效的实现了内火盖2、外火盖3以及点火针组件4皆不用螺钉或能够起固定作用的部件进行固定的目的,而且还便于售后人员的更换或维修,延长了整个燃烧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分火器1中的内火环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点111,内火盖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凸点111相配合且供凸点在其内滑动的滑槽22,通过分火器1中的内火环11上的凸点111在内火盖2上的滑槽22内滑动用于实现内火盖2与分火器1中的内火环11可旋转连接。通过在分火器1中的内火环11的外侧壁上设置凸点111,在内火盖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凸点111相配合且供凸点在其内滑动的滑槽22,这样,安装或拆卸时,只需将内火环11上凸点111的位置与内火盖2上滑槽22的位置相对应起来并使凸点111在内火盖2上的滑槽22内滑动,从而实现了内火盖2与分火器1中的内火环11旋转连接的目的。进一步地,滑槽22呈L型。通过将滑槽22设置为L型,这样不仅使内火盖2与分火器1中的内火环11连接的更稳定,而且当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器,用于安装在燃气灶具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设置在所述炉头上方的分火器(1)、设置有第一定位台(21)的内火盖(2)、设置有第二定位台(31)的外火盖(3)以及点火针组件(4),所述内火盖(2)和外火盖(3)均设置在分火器(1)的上方,且所述内火盖(2)与分火器(1)中的内火环(1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台(21)与第二定位台(31)上下压紧连接形成用于固定点火针组件(4)的固定部,所述点火针组件(4)沿竖直方向穿设在固定部上且延伸至分火器(1)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用于安装在燃气灶具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设置在所述炉头上方的分火器(1)、设置有第一定位台(21)的内火盖(2)、设置有第二定位台(31)的外火盖(3)以及点火针组件(4),所述内火盖(2)和外火盖(3)均设置在分火器(1)的上方,且所述内火盖(2)与分火器(1)中的内火环(1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台(21)与第二定位台(31)上下压紧连接形成用于固定点火针组件(4)的固定部,所述点火针组件(4)沿竖直方向穿设在固定部上且延伸至分火器(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1)中的内火环(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点(111),所述内火盖(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凸点(111)相配合且供凸点在其内滑动的滑槽(22),通过所述分火器(1)中的内火环(11)上的凸点(111)在内火盖(2)上的滑槽(22)内滑动用于实现内火盖(2)与分火器(1)中的内火环(11)可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2)呈L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台(2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11),所述第一定位台(3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11),所述点火针组件(4)穿过第一固定孔(211)和第二固定孔(311)用于对内火盖(2)、外火盖(3)以及点火针组件(4)三者之间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1)还包括隔气环(12)和外火环(13),所述隔气环(12)位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生,李仲仪,徐浩,吴亭,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