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菁专利>正文

一种自损式混凝土裂缝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89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损式混凝土裂缝修复工艺,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在混凝土裂缝处埋设合适的多节式内嵌修复棒,通过向多节式内嵌修复棒内注入修复液,通过中空自损块内的弹性海绵块吸收部分修复液内的水分并转移给崩解微球,崩解微球发生剧烈的崩解反应,一方面带动抓壁自损针高频震颤对裂缝内侧壁形成冲击,另一方面利用挤压作用迫使储液球囊通过抓壁自损针释放出储存的稀硫酸对裂缝内侧壁形成“损伤”,配合抓壁自损针的冲击作用在裂缝内侧壁上形成多个放射状分布的损伤孔,然后由修复液在填充裂缝之后,配合抓壁自损针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形成类似于预埋锚固式的结合,从而提高对裂缝的整体修复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损式混凝土裂缝修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损式混凝土裂缝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建筑防水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我国建筑防水标准规范、规程等的不断完善,我国房屋建筑的渗漏比例不断下降,全国性、大面积的渗漏问题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地下建筑的渗漏问题仍然不容乐观。2014年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有28个城市建筑地下渗漏率达57.51%。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设计、材料及配合比、施工及现场养护以及使用等。裂缝的形成和发展,轻则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重则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形态和成因,形成相应的卓有成效的裂缝修复措施是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针对混凝土裂缝修复的新技术、新材料也不断出现,寻找更加绿色环保、耐久性更好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成为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复杂繁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由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称之为荷载裂缝。荷载裂缝主要有直接裂缝和次应力裂缝两种。直接裂缝是指外荷载产生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次应力裂缝是指由荷载产生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荷载原因导致的裂缝约占20%左右。另一种是因收缩、徐变、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变形导致的裂缝,称之为变形裂缝。由于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当混凝土或者外界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会发生膨胀或收缩,当混凝土的变形受到约束时便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如果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便会产生温度裂缝,此类裂缝在实际工程中较为常见。另外,由于地基的竖向不摇匀沉降或横向变形,导致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便会在混凝土中产生裂缝。以上几种裂缝均属于变形裂缝,此类裂缝约占80%。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混凝土裂缝的修复主要是采用注浆修复方法,仅仅对已经产生的裂缝进行“中规中矩”的修复,修复强度不高,一方面体现在与混凝土基体的结合力不足,另一方面体现在容易出现二次开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损式混凝土裂缝修复工艺,它可以实现在混凝土裂缝处埋设合适的多节式内嵌修复棒,通过向多节式内嵌修复棒内注入修复液,通过中空自损块内的弹性海绵块吸收部分修复液内的水分并转移给崩解微球,崩解微球发生剧烈的崩解反应,一方面带动抓壁自损针高频震颤对裂缝内侧壁形成冲击,另一方面利用挤压作用迫使储液球囊通过抓壁自损针释放出储存的稀硫酸对裂缝内侧壁形成“损伤”,配合抓壁自损针的冲击作用在裂缝内侧壁上形成多个放射状分布的损伤孔,然后由修复液在填充裂缝之后,配合抓壁自损针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形成类似于预埋锚固式的结合,从而提高对裂缝的整体修复强度。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损式混凝土裂缝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混凝土上确定裂缝部位后,然后测量裂缝的尺寸特征,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多节式内嵌修复棒;S2、向裂缝内嵌入多节式内嵌修复棒后,调整方向和距离;S3、修复料与水混合后得到修复液,向多节式内嵌修复棒内注入修复液,多节式内嵌修复棒开始对裂缝内侧壁形成“损伤”,并向内延伸至紧紧抓附住内壁;S4、修复料从多节式内嵌修复棒中流出并开始充斥整个裂缝,同时也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S5、待修复料凝固后截去多余的多节式内嵌修复棒,并对裂缝表面进行打磨处理。进一步的,所述多节式内嵌修复棒包括多个送料延伸管和自损修复球,且送料延伸管和自损修复球之间依次连接,所述送料延伸管和自损修复球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自损修复球前后两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料孔,通过送料延伸管和自损修复球之间的配合可以配合裂缝进行内插,然后针对性的通过自损修复球对裂缝进行自损式修复,并且通过多节式内嵌修复棒注入修复液,可以在挤压输送后通过出料孔均匀扩散至裂缝内,从而提高修复料的密实程度,大幅提升修复强度。进一步的,所述自损修复球左右两端均镶嵌连接有中空自损块,所述中空自损块内底壁连接有弹性海绵块,所述弹性海绵块上镶嵌连接多根呈放射状分布的导水纤维杆,且导水纤维杆贯穿中空自损块并延伸至自损修复球内侧,所述弹性海绵块外表面镶嵌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崩解微球,所述中空自损块内分布有多个与崩解微球相匹配的抓壁自损针,所述抓壁自损针靠近崩解微球一端连接有储液球囊,所述抓壁自损针与崩解微球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助动丝,通过导水纤维杆吸收部分修复液内的水分并转移给弹性海绵块,然后崩解微球接触到弹性海绵块内的水分发生剧烈的崩解反应,一方面通过助动丝带动抓壁自损针高频震颤对裂缝内侧壁形成冲击,另一方面利用挤压作用迫使储液球囊通过抓壁自损针释放出储存的稀硫酸对裂缝内侧壁形成“损伤”,配合抓壁自损针的冲击作用在裂缝内侧壁上形成多个放射状分布的损伤孔,然后由修复液在填充裂缝之后,配合抓壁自损针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形成类似于预埋锚固式的结合。进一步的,所述抓壁自损针包括与储液球囊连通的延伸针管,所述延伸针管远离储液球囊一端连接有角形针头,所述角形针头上开设有一对与延伸针管连通的分流孔,所述延伸针管外表面开设有一对与分流孔相对应的扩损槽,延伸针管一方面起到输送稀硫酸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内嵌入损伤孔与修复液配合进行高强度修复,角形针头则利用其锋利的特征对软化后的混凝土进行损伤冲击,分流孔与扩损槽配合可以将流出的稀硫酸沿延伸针管外侧壁进行扩流,从而扩大损伤孔,提高后续修复结束后的结合强度。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自损块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抓壁自损针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抓壁自损针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且不易腐蚀,可以刺破中空自损块然后对裂缝内侧壁形成冲击,然后中空自损块可以利用弹性收缩的能力始终保持气密性。进一步的,所述崩解微球包括铝合金微珠和覆盖于铝合金微珠外表面的崩解表层,所述铝合金微珠与弹性海绵块之间连接有多根处于拉伸状态下的弹性拉丝,崩解表层接触到水之后会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释放出大量气体,可以提高中空自损块的气压,从而辅助抓壁自损针向外扩张,不易在修复液的挤压作用下出现回缩现象,铝合金微珠和弹性拉丝相互配合可以将崩解微球始终拴在弹性海绵块上避免脱落。进一步的,所述崩解表层采用泡腾崩解剂制成,且崩解表层部分镶嵌于弹性海绵块内部分位于弹性海绵块外侧,泡腾崩解剂是专用于泡腾片的特殊崩解剂,最常用的是由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组成的混合物,遇水时,上述两种物质连续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片剂在几分钟之内迅速崩解,崩解表层部分位于外侧,可以造成与弹性海绵块接触的部分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气体,然后利用气体的冲击力促使崩解微球借由助动丝对抓壁自损针形成向外扩张的驱动力。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球囊内填充有稀硫酸,且储液球囊采用耐酸性材料制成,稀硫酸可以与混凝土发生反应使其软化,从而方便抓壁自损针对裂缝内侧壁形成损伤冲击。进一步的,所述送料延伸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损式混凝土裂缝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混凝土上确定裂缝部位后,然后测量裂缝的尺寸特征,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nS2、向裂缝内嵌入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后,调整方向和距离;/nS3、修复料与水混合后得到修复液,向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内注入修复液,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开始对裂缝内侧壁形成“损伤”,并向内延伸至紧紧抓附住内壁;/nS4、修复料从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中流出并开始充斥整个裂缝,同时也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nS5、待修复料凝固后截去多余的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并对裂缝表面进行打磨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损式混凝土裂缝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混凝土上确定裂缝部位后,然后测量裂缝的尺寸特征,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
S2、向裂缝内嵌入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后,调整方向和距离;
S3、修复料与水混合后得到修复液,向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内注入修复液,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开始对裂缝内侧壁形成“损伤”,并向内延伸至紧紧抓附住内壁;
S4、修复料从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中流出并开始充斥整个裂缝,同时也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
S5、待修复料凝固后截去多余的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并对裂缝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损式混凝土裂缝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节式内嵌修复棒(1)包括多个送料延伸管(11)和自损修复球(12),且送料延伸管(11)和自损修复球(12)之间依次连接,所述送料延伸管(11)和自损修复球(12)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自损修复球(12)前后两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料孔(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损式混凝土裂缝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损修复球(12)左右两端均镶嵌连接有中空自损块(2),所述中空自损块(2)内底壁连接有弹性海绵块(5),所述弹性海绵块(5)上镶嵌连接多根呈放射状分布的导水纤维杆(4),且导水纤维杆(4)贯穿中空自损块(2)并延伸至自损修复球(12)内侧,所述弹性海绵块(5)外表面镶嵌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崩解微球(8),所述中空自损块(2)内分布有多个与崩解微球(8)相匹配的抓壁自损针(6),所述抓壁自损针(6)靠近崩解微球(8)一端连接有储液球囊(7),所述抓壁自损针(6)与崩解微球(8)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助动丝(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损式混凝土裂缝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壁自损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菁
申请(专利权)人:罗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