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菁专利>正文

一种内转磁自扩散聚集式废水油污吸附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064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转磁自扩散聚集式废水油污吸附柱,属于废水油污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初始状态下,定磁柱和动磁柱处于同极相对状态,多个本装置之间均存在相斥的作用力,使得多个本装置在废水中彼此自动远离实现自扩散,最大程度分布在废水表面,实现对水面油污的充分且高效率吸收;而随着吸油橡胶柱的吸油膨胀,带动刺针刺破水囊,水分流失,水囊瘪缩,因定磁柱和动磁柱彼此的斥力作用,动磁柱围绕定杆进行180°转动,直至动磁柱和定磁柱异极相对相互吸引,此时二者相互远离的一端为异极,从而使得吸油后的多个本装置彼此间存在引力作用,相互靠近缠结实现自聚集过程,方便进行有针对性地并快速地打捞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转磁自扩散聚集式废水油污吸附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油污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转磁自扩散聚集式废水油污吸附柱。
技术介绍
含油废水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石油开采及加工工业排出大量含油废水外,还有固体燃料热加工、纺织工业中的洗毛废水、轻工业中的制革废水、铁路及交通运输业、屠宰及食品加工以及机械工业中车削工艺中的乳化液等,其中石油工业及固体燃料热加工工业排出的含油废水为其主要来源。目前处理工业和生活废水中油类污染有多种方法,如机械回收法、吸附法、化学分散法、沉降法、生物降解法、燃烧法。其中吸附法是一种很常用处理方法,先使用吸附材料对废水油污进行吸收,再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回收油污。但使用吸附法处理含有废水时,由于需要投放大量的吸附颗粒,首先,大量的吸附颗粒难以均匀分散在废水表面,其次,对吸附颗粒的打捞收集是一项较大的工程,并且在打捞时,容易存在大量的吸附颗粒未达到吸附饱和时就被打捞出,使得吸附颗粒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转磁自扩散聚集式废水油污吸附柱,包括吸油绵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棉柱(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油橡胶柱(1),所述吸油橡胶柱(1)的侧端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方形槽(101)和柱槽(102),所述柱槽(1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磁柱(2),所述方形槽(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开口滤网框(3),所述开口滤网框(3)的上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定杆(6),所述定杆(6)的外侧设有动磁柱(5),所述动磁柱(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定杆(6)转动连接于通孔的内部,所述动磁柱(5)的两侧均设有水囊(4),所述水囊(4)远离动磁柱(5)的一端与开口滤网框(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槽(1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转磁自扩散聚集式废水油污吸附柱,包括吸油绵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棉柱(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油橡胶柱(1),所述吸油橡胶柱(1)的侧端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方形槽(101)和柱槽(102),所述柱槽(1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磁柱(2),所述方形槽(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开口滤网框(3),所述开口滤网框(3)的上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定杆(6),所述定杆(6)的外侧设有动磁柱(5),所述动磁柱(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定杆(6)转动连接于通孔的内部,所述动磁柱(5)的两侧均设有水囊(4),所述水囊(4)远离动磁柱(5)的一端与开口滤网框(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槽(101)的上下内壁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103),所述凹槽(10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刺针(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转磁自扩散聚集式废水油污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磁柱(5)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脱丝线(7),所述吸油橡胶柱(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线钩(8),多个所述线钩(8)均匀分布在柱槽(102)的槽口边缘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转磁自扩散聚集式废水油污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钩(8)包括与吸油橡胶柱(1)外端固定连接的主棒(81),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菁
申请(专利权)人:罗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