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玻璃钢化炉中加热炉的输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88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式玻璃钢化炉的加热炉的输送方法,属于玻璃钢化领域。本方法中将加热炉输送线分为平速段、加速段、快速段,平速段以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玻璃钢化炉中加热炉的输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钢化领域,涉及一种连续式玻璃钢化炉,具体涉及其加热炉的输送方法。
技术介绍
玻璃钢化炉是利用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内部形成拉应力层;当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时,压应力层可将部分拉应力抵消,避免玻璃破碎,从而达到提高玻璃强度的目的。玻璃钢化炉主要分为往复式钢化炉和连续式钢化炉,往复式钢化炉占地小,但生产效率低,产能较低,只适用于小规模的玻璃生产;连续式钢化炉相较而言,生产效率高,能耗低,能保证钢化玻璃性能上的更高要求,生产过程中玻璃不需要在炉内往复摆动进行加热而是直接按预定速度和设定的温度曲线被加热至钢化所需温度直至出炉,减少了玻璃往复换向时辊道擦伤的可能性,玻璃升温过程更易控制。连续式玻璃钢化炉可用于加工批量大、高档次薄板玻璃,比如超白玻璃、电子玻璃、家电玻璃、太阳能玻璃等,生产效率高,产量和质量有显著提升,实用价值更高。玻璃钢化炉通常都包括上片台、加热炉、强化降温段和下片台。玻璃板由输送辊道承载依次经过所述上片台、加热炉、强化降温段和下片台,待加工的玻璃在上片台装片,在加热炉中进行高温加热,在强化降温段中进行钢化和冷却,在下片台完成卸片。玻璃从加热炉进入强化降温段时,其前端首先进入淬冷区而被冷却,呈收缩状态,而玻璃后端仍较热处于膨胀状态,这种玻璃前后端的温差,会导致玻璃变形或炸裂。这种情况在辊道传动速度低、玻璃面积大时,更为明显。因此,在玻璃从加热炉进入强化降温段时,需以较快的加速度运行,缩短两区间的运行时间,减小玻璃前后端温差,可大大减少玻璃的炸裂情况。为了克服玻璃前后端温差的问题,现有的连续式玻璃钢化炉的加热炉部分,会在靠近出炉口的位置设置加速段,加热炉的输送线分成平送段和加速段,加速段输送辊道的传动由加速电机单独控制,加速段的长度与所产玻璃长度相匹配,一般略大于玻璃的长度。具体使用时,玻璃在平送段匀速通过并加热到钢化所需温度,然后整体进入加速段,在加速段变速,被快速传送出炉。然而,这种输送方式,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保障加速出炉的玻璃达到钢化温度,需要控制玻璃在进入加速段前就已经加热完成,此时其已经趋近于软化状态,玻璃以常速进入加速段,为了保障玻璃前后辊道输送速度一致,加速段在玻璃板全部进入以前与平速段对接,是以平速运行,然而输送辊道与玻璃之间为线接触,输送辊道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以较慢速度移动的玻璃在整体进入加速段的这个过程中就很容易软化变形,于输送辊道之间下垂,最终在玻璃表面形成“波浪纹”,影响玻璃成品质量,严重的直接报废,尤其是对超薄玻璃,波浪纹更加明显,行业内超薄玻璃的平整度一般都大于0.2mm,很难做到0.2mm以下,是以连续式钢化炉所产超薄玻璃的平整度并不好,成品率低,限制了超薄玻璃的大规模生产。为此,我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薄玻璃钢化炉的风托结构,申请号为2012202952710,其通过在玻璃钢化炉内的罗拉输送辊道中的罗拉辊与罗拉辊之间设置风嘴,从而在被加热后的超薄玻璃下表面形成托力,该托力可以避免超薄玻璃加热后变形的缺陷。然而这种方案,需要多加设置风嘴和送风机构,使得整体结构复杂,安装也不方便,且对吹风的温度及力度控制有较高要求,否则容易造成玻璃各区域温度不均匀,玻璃各部位的热胀冷缩程度不相同,玻璃会发生形变,后续钢化冷却时容易爆裂。总而言之,现有技术中连续式钢化炉,玻璃表面容易出现“波浪纹”,尤其对于超薄玻璃,变形更明显,极大地限制了超薄玻璃的大规模生产,而上述在辊道之间设置风嘴的解决方案,结构复杂且可靠性低,问题也颇多,需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以克服玻璃的“波浪纹”现象,具体地提供一种连续式玻璃钢化炉中加热炉的输送方法,改善玻璃表面容易变形的缺陷,尤其是对于超薄玻璃,实现玻璃平整的同时还可扩大其玻璃产能,实用性更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式玻璃钢化炉中加热炉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炉输送线分为平速段、加速段、快速段,玻璃依次经过平速段、加速段和快速段,并被持续加热;平速段以V平的速度带动玻璃匀速输送,快速段以V快的速度带动玻璃匀速输送,V快>V平;加速段控制玻璃变速输送,玻璃在全部进入加速段前,加速段的输送速度为V平,玻璃在全部进入加速段后,加速段改变输送速度为V快,玻璃在全部离开加速段后,加速段恢复输送速度为V平;玻璃限制在快速段被加热到钢化所需的温度。进一步的,加速段分成若干个加速区,各个加速区内的辊道传送由单独的电机控制;各加速区的原始速度均为V平以承接玻璃,玻璃在全部进入加速段后,各加速区同时变速为V快,玻璃向前移动,其尾端后面的加速区逐步恢复成原速V平,以承接在后的玻璃,实现玻璃的不间断输送。进一步的,各加速区的长度为均等或不均等排布。进一步的,各加速区的长度由后向前逐渐扩大。进一步的,加速段分成3-5个加速区。进一步的,加速段的长度与玻璃板长度相适配。进一步的,本加热炉的输送方法适用于所有玻璃,尤其适用玻璃厚度≤2.5mm的超薄玻璃。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输送方法,将现有加热炉输送线上的加速段提前,同时在其后增加快速段,玻璃被限制在快速段加热到钢化所需的温度,即玻璃是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被加热完全,在玻璃加热至软化点前就以快速通过的方式移动,将有效减少玻璃的变形幅度,改善玻璃表面容易出现“波浪纹”的缺陷,能轻松达到国标要求,尤其是对玻璃厚度≤2.5mm的超薄玻璃,效果更加明显,玻璃的平整度可以达到0.2mm以下,这在行业内是质的突破,克服了现有超薄玻璃无法轻易用连续式钢化炉生产的行业壁垒,将大大提高超薄玻璃的产能,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2、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加热炉的输送线,主要改变的是辊道的传送速度,无需对加热炉本体进行结构改造,方便快捷,且玻璃受热的均匀度不受影响,利用本输送方法达到改善玻璃“波浪纹”的目的,更加可靠,不会让玻璃产生受热不均现象,避免影响后续钢化冷却,影响出品质量。3、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实际应用到钢化炉时,可灵活使用,钢化炉尾端可以再设置一个副加速段,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玻璃生产,达到一机多用,钢化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总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改变加热炉输送线辊道的输送方式,限定玻璃在快速传送阶段被加热至钢化所需温度,从而克服玻璃的“波浪纹”现象,保障了玻璃的平整度,尤其适用于超薄玻璃,为其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行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中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二中加速段的结构图。图5是实施例一的玻璃传送过程简图。图6是实施例二中第一种应用方式的玻璃传送过程简图。图7是实施例二中第二种应用方式的玻璃传送过程简图。图8是现有玻璃产生波浪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式玻璃钢化炉中加热炉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炉输送线分为平速段、加速段、快速段,玻璃依次经过平速段、加速段和快速段,并被持续加热;平速段以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玻璃钢化炉中加热炉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炉输送线分为平速段、加速段、快速段,玻璃依次经过平速段、加速段和快速段,并被持续加热;平速段以V平的速度带动玻璃匀速输送,快速段以V快的速度带动玻璃匀速输送,V快>V平;加速段控制玻璃变速输送,玻璃在全部进入加速段前,加速段的输送速度为V平,玻璃在全部进入加速段后,加速段改变输送速度为V快,玻璃在全部离开加速段后,加速段恢复输送速度为V平;玻璃限制在快速段被加热到钢化所需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玻璃钢化炉中加热炉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加速段分成若干个加速区,各个加速区内的辊道传送由单独的电机控制;各加速区的原始速度均为V平以承接玻璃,玻璃在全部进入加速段后,各加速区同时变速为V快,玻璃向前移动,其尾端后面的加速区逐步恢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珊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吉鼎玻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