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对卷设备及卷对卷设备的工件位置校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82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对卷设备及卷对卷设备的工件位置校准方法。一种卷对卷设备,包括作业工位,具有输入侧和输出侧;第一张紧轮,可活动地设于作业工位的输入侧;第一张紧轮具有沿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张紧轮;可活动地设于作业工位的输出侧;第二张紧轮具有沿轴向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驱动组件,可驱动第一端、第二端沿与第一张紧轮的轴向不平行的方向移动,也可驱动第三端、第四端沿与第二张紧轮的轴向不平行的方向移动;位置识别装置,用以识别工件的位置;以及控制系统,用以接收位置识别装置识别的位置信息并判断工件是否偏离所述作业工位;控制系统在判断工件偏离作业工位时,控制驱动组件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对卷设备及卷对卷设备的工件位置校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卷对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对卷设备及卷对卷设备的工件位置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卷对卷曝光机、卷对卷套版印刷机等卷对卷设备中,工件尺寸是通过收卷装置和放卷装置张力恒定来实现的。然而,收卷装置和放卷装置卷径变化过程中,卷对卷设备上超音波感应器的响应存在误差,且误差随时间累计,故容易导致工件偏离作业工位。尤其针对多道工艺制程叠加时,多道工艺制程的误差叠加,导致不同工艺制程的作业工位偏差较大,降低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降低工件的位置与作业工位的偏差的卷对卷设备。一种卷对卷设备,包括:作业工位,所述作业工位具有输入侧和输出侧;第一张紧轮,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作业工位的输入侧;所述第一张紧轮具有沿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张紧轮;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作业工位的输出侧;所述第二张紧轮具有沿轴向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张紧轮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张紧轮的第二端沿与所述第一张紧轮的轴向不平行的方向移动,也可驱动所述第二张紧轮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张紧轮的第四端沿与所述第二张紧轮的轴向不平行的方向移动;位置识别装置,用以识别工件的位置;以及控制系统,用以接收所述位置识别装置识别的位置信息并判断工件是否偏离所述作业工位;所述控制系统在判断工件偏离所述作业工位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工作。上述卷对卷设备,控制系统接收位置识别装置识别的位置信息并判断工件是否位于作业工位,并在判断工件偏离作业工位时,控制驱动组件工作,以将工件向作业工位移动,进而可降低工件的位置与作业工位的偏差,故即使多道工艺制程叠加,也可减小不同工艺制程的工件与作业位置偏差,提高产品合格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四组驱动件,四组所述驱动件分别用以驱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移动。实现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的单独驱动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马达。通过马达直接驱动,可通过马达的输出轴的转动圈数更加精确地驱动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移动的距离,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调整工件的位置。且,通过马达直接驱动,使得驱动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进而使得卷对卷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且能降低卷对卷设备的组装难度,降低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由所述输入侧指向所述输出侧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沿第一方向或反向移动。如此,工件的分别与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抵接的位置需要移动的方向,即为对应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需要移动的方向。因此,控制系统在计算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需要移动的距离时,计算过程更加简便,从而降低控制系统的计算难度,增加控制系统的计算效率,进而提升工件位置校准的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张紧轮与所述作业工位的输入侧邻接,且/或,所述第二张紧轮与所述作业工位的输出侧邻接。从而,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移动,可避免带动工件沿其厚度方向移动,从而更好的保证工件在厚度方向的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相对所述作业工位对称。从而,第一张紧轮的第一端与第二张紧轮的第三端相对作业工位对称,第一张紧轮的第二端与第二张紧轮的第四端相对作业工位对称,从而避免工件因被拉扯而变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可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息以及工件的弹性模量,获得所述驱动组件分别驱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移动的位移。从而可以通过驱动组件直接驱动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移动对应的位移,便于控制,且能够减小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移动的误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张力监测装置,用以检测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衔接的位置的张力;所述控制系统可根据接收的位置信息、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衔接的位置的张力以及工件的弹性模量,获得工件位于作业工位时,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衔接的位置的张力。根据工件分别与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衔接的位置的张力大小,来判断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可控制工件分别与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衔接的位置的张力在工件可承受的范围内,从而可以避免工件分别与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衔接的位置的张力较大而导致工件局部因应力集中而损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识别装置为CCD位置识别装置。能较准确的识别工件的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对卷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张紧轮;且/或,所述卷对卷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张紧轮。从而可以减小每个第一张紧轮的两端和每个第二张紧轮的两端移动的距离,从而避免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在的轴线转动的角度较大,进而保证工件分别与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衔接的部分与工件进入和离开作业工位时的传动方向垂直,从而避免工件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卷对卷设备的工件位置校准方法,其包括步骤:S01、位置识别装置识别工件的位置,并发送识别的位置信息给所述控制系统;S02、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判断工件是否位于所述作业工位;S03、当所述控制系统判断所述工件偏离所述作业工位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运行,并在所述驱动组件运行结束后返回执行步骤S01;当所述控制系统判断所述工件位于所述作业工位时,完成工件的位置校准操作。上述卷对卷设备的工件位置校准方法,控制系统接收位置识别装置识别的位置信息并判断工件是否位于作业工位,并在判断工件偏离作业工位时,控制驱动组件工作,以将工件向作业工位移动,进而可降低工件的位置与作业工位的偏差,故即使多道工艺制程叠加,也可减小不同工艺制程的工件与作业位置偏差,提高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卷对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卷对卷设备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中卷对卷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100、卷对卷设备;101、曝光室;110、作业工位;111、输入侧;113、输出侧;130、第一张紧轮;131、第一端;133、第二端;150、第二张紧轮;151、第三端;153、第四端;170、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对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作业工位,所述作业工位具有输入侧和输出侧;/n第一张紧轮,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作业工位的输入侧;所述第一张紧轮具有沿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n第二张紧轮;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作业工位的输出侧;所述第二张紧轮具有沿轴向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n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张紧轮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张紧轮的第二端沿与所述第一张紧轮的轴向不平行的方向移动,也可驱动所述第二张紧轮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张紧轮的第四端沿与所述第二张紧轮的轴向不平行的方向移动;/n位置识别装置,用以识别工件的位置;以及/n控制系统,用以接收所述位置识别装置识别的位置信息并判断工件是否偏离所述作业工位;所述控制系统在判断工件偏离所述作业工位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对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业工位,所述作业工位具有输入侧和输出侧;
第一张紧轮,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作业工位的输入侧;所述第一张紧轮具有沿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二张紧轮;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作业工位的输出侧;所述第二张紧轮具有沿轴向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
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张紧轮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张紧轮的第二端沿与所述第一张紧轮的轴向不平行的方向移动,也可驱动所述第二张紧轮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张紧轮的第四端沿与所述第二张紧轮的轴向不平行的方向移动;
位置识别装置,用以识别工件的位置;以及
控制系统,用以接收所述位置识别装置识别的位置信息并判断工件是否偏离所述作业工位;所述控制系统在判断工件偏离所述作业工位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对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四组驱动件,四组所述驱动件分别用以驱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对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马达。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卷对卷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输入侧指向所述输出侧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沿第一方向或反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对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轮与所述作业工位的输入侧邻接,且/或,所述第二张紧轮与所述作业工位的输出侧邻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对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万华周金东揭海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