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夹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813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弹夹上料装置,该弹夹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机构,被配置为输送料盘;弹夹料仓,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传送部,所述传送部能承托所述料盘,且所述传送部能在转动时将所述料盘输出所述弹夹料仓;提升机构,被配置为提升或下降所述弹夹料仓,以使所有所述传送部择一地与所述输送机构对接;驱动机构,被配置为能朝向或背离所述弹夹料仓移动,以使其输出端及与所述输送机构对接的所述传送部形成传动连接,或者,使其输出端及与所述输送机构对接的所述传送部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弹夹上料装置的弹夹料仓的输送动作独立于输送机构,且其各个传送部亦能够独立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夹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弹夹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为替代人工作业,自动化加工设备需配置弹夹上料装置,以持续地为加工装置提供被加工零件。弹夹上料装置即是一种适用于批量储备及选择性输出的弹夹上料装置,其大体包括弹夹料仓、输送机构和提升机构,弹夹料仓采用多层传送部,各个均用于储备承托零件的料盘,提升机构通过提升或下降弹夹料仓,使弹夹料仓的各个传送部逐个地与输送机构对接,从而将各个料盘输送至输送机构以备加工装置获取被加工零件。然而,现有的弹夹上料装置中,弹夹料仓的各个传送部一般与输送机构共用一个电机驱动,即工作时输送机构与弹夹料仓的各个传送部同时工作,弹夹料仓中,未与输送机构对接且承载有料盘的传送部将与被止挡的料盘形成滑动摩擦,降低传送部中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电机需要同时驱动输送机构及各个传送部,其需被配置为较大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夹上料装置,该弹夹上料装置的弹夹料仓的输送动作独立于输送机构,且其各个传送部亦能够独立工作。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弹夹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机构,被配置为输送料盘;弹夹料仓,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传送部,所述传送部能承托所述料盘,且所述传送部能在转动时将所述料盘输出所述弹夹料仓;提升机构,被配置为提升或下降所述弹夹料仓,以使所有所述传送部择一地与所述输送机构对接;驱动机构,被配置为能朝向或背离所述弹夹料仓移动,以使其输出端及与所述输送机构对接的所述传送部形成传动连接,或者,使其输出端及与所述输送机构对接的所述传送部分离。作为优选,所述传送部包括传送带及用于支撑所述传送带的带轮,所述弹夹料仓设置有与多个所述传送部的所述带轮传动连接的传动轮,所述驱动机构朝向所述弹夹料仓移动后与所述传动轮形成传动连接。作为优选,各个所述传动轮的轴心线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能带动所述传动轮转动的驱动轮;及驱动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驱动电机,以能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使所述驱动轮朝向或背离所述传动轮移动。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轮及所述传动轮为摩擦胶轮,或者,所述驱动轮及所述传动轮为能够啮合的齿轮。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被配置为承载所述弹夹料仓,所述托架包括锁定部,所述锁定部能锁定或解锁所述托架及所述弹夹料仓支架之间的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被配置为将所述料盘定位至预设空间位置。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部包括:压板,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末端的上方;及定位气缸,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末端的下方,所述定位气缸伸出时能顶升处于所述输送机构末端的所述料盘,使所述料盘抵压于所述压板。作为优选,所述料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能一一对应地插置于各个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销。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销的顶部具有导向端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弹夹上料装置,当任一传送部工作时,其余未与输送机构对接的传送部无需被同步驱动,使得承载有料盘的传送部将不会与料盘形成滑动摩擦;并且,由于驱动机构工作时仅需要驱动一个传送部动作,相较于同步驱动所有传送部动作,其可以选用为较小功率,节省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夹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夹料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构及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构的侧视图。图中:31、料盘;32、输送机构;321、压板;322、定位气缸;3221、定位板;3222、定位销;33、弹夹料仓;331、传送部;3311、传送带;3312、带轮;332、箱体;333、传动轮;34、提升机构;341、托架;342、提升电机;343、丝杆模组机构;35、驱动机构;351、驱动电机;3511、驱动轮;352、驱动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夹上料装置,该弹夹上料装置可以适用于被加工件的持续上料作业,其包括料盘31、输送机构32、弹夹料仓33和提升机构34。料盘31被配置为储放单个或两个以上的被加工件。输送机构32被配置为输送料盘31。弹夹料仓33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传送部331,传送部331能承托料盘31,且传送部331能在转动时将料盘31输出弹夹料仓33。提升机构34被配置为提升或下降弹夹料仓33,以使所有传送部331择一地与输送机构32对接。当提升机构34将弹夹料仓33的任意传送部331移动至与输送机构32对接时,传送部331转动输出其承载的料盘31,同时,输送机构32接收该料盘31,并将料盘31输送至其末端,以便外部加工装置获取料盘31中的被加工件,当料盘31空载后,输送机构32和传送部331反向转动,即能将料盘31回收至传送部331中。为能使弹夹料仓33的输送动作独立于输送机构,且其各个传送部331亦能够独立工作,本实施例中,该弹夹上料装置还包括有一驱动机构35,该驱动机构35被配置为能朝向或背离弹夹料仓33移动,以使其输出端及与输送机构32对接的传送部331形成传动连接,或者,使其输出端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夹上料装置,包括:/n输送机构(32),被配置为输送料盘(31);/n弹夹料仓(33),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传送部(331),所述传送部(331)能承托所述料盘(31),且所述传送部(331)能在转动时将所述料盘(31)输出所述弹夹料仓(33);/n提升机构(34),被配置为提升或下降所述弹夹料仓(33),以使所有所述传送部(331)择一地与所述输送机构(32)对接;/n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夹上料装置还包括:/n驱动机构(35),被配置为能朝向或背离所述弹夹料仓(33)移动,以使其输出端及与所述输送机构(32)对接的所述传送部(331)形成传动连接,或者,使其输出端及与所述输送机构(32)对接的所述传送部(331)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夹上料装置,包括:
输送机构(32),被配置为输送料盘(31);
弹夹料仓(33),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传送部(331),所述传送部(331)能承托所述料盘(31),且所述传送部(331)能在转动时将所述料盘(31)输出所述弹夹料仓(33);
提升机构(34),被配置为提升或下降所述弹夹料仓(33),以使所有所述传送部(331)择一地与所述输送机构(32)对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夹上料装置还包括:
驱动机构(35),被配置为能朝向或背离所述弹夹料仓(33)移动,以使其输出端及与所述输送机构(32)对接的所述传送部(331)形成传动连接,或者,使其输出端及与所述输送机构(32)对接的所述传送部(331)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夹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331)包括传送带(3311)及用于支撑所述传送带(3311)的带轮(3312),所述弹夹料仓(33)设置有与多个所述传送部(331)的所述带轮(3312)传动连接的传动轮(333),所述驱动机构(35)朝向所述弹夹料仓(33)移动后与所述传动轮(333)形成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夹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传动轮(333)的轴心线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夹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5)包括:
驱动电机(351),输出端设置有能带动所述传动轮(333)转动的驱动轮(3511);及
驱动气缸(35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驱动电机(351),以能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电机(351)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难赵文超张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