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79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及方法,所述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包括筒体、载物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多个限位杆,筒体包括开口方向相同的外筒和内筒,内筒置于外筒内,载物台设在内筒内且适于放置软袋,载物台相对于内筒可沿内筒的轴向移动,载物台与内筒相连以随内筒一起相对于外筒可旋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在外筒的径向上间隔开且可拆卸的设在外筒上,多个软袋中至少最上层软袋位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多个限位杆沿外筒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限位杆用于限定软袋,在上下方向上设有多组软袋,多组软袋在上下方向上交错叠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理料装置能够使软袋的存储更加整齐,便于使用时的拿取,提高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和软袋自动理料方法。
技术介绍
真空软袋由高分子医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堆叠存储在干净的包装箱中。使用时,需要将软袋从包装箱中取出并将单个软袋套在灌装头上,然而,软袋在包装箱中的堆叠并不整齐,软袋的软管在包装箱内相互交错;软袋表面为镜面结构,导致相邻的软袋之间彼此粘连;为软袋的拿取造成了不便,影响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软袋自动理料装置,能够使软袋的堆叠更加整齐,使软袋的软管按预定方向整齐排列,还可克服软袋之间的粘连,便于使用时的拿取,提高灌装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软袋自动理料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内筒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内筒相对于所述外筒可旋转,所述内筒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开口方向相同;载物台,所述载物台设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适于放置软袋,所述载物台相对于所述内筒可沿所述内筒的轴向移动,所述载物台与所述内筒相连以随所述内筒一起相对于所述外筒可旋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在所述外筒的径向上间隔开且可拆卸的设在所述外筒上,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开口处,多个软袋中至少最上层软袋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之间;多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载物台,所述限位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筒的轴向大体平行,多个所述限位杆沿所述外筒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限位杆中的一部分用于限位一部分软袋,多个所述限位杆中的另一部分用于限位另一部分软袋,所述一部分软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另一部分软袋的长度方向之间成夹角。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将软袋置于限位杆之间实现对软袋位置的限定,软袋的软管按预定方向整齐排列,使软袋的堆叠更加整齐,限位杆为多个,软袋分成不同的角度放置在不同的限位杆之间,避免软袋在同一方向叠放过高,使软袋不平整,给软袋的拿取带来不便,放置软袋的载物台在内筒的轴向移动,不仅可将软袋置于第二容置腔内,保持软袋的洁净度,还可调节软袋的高度,便于拿取软袋,由于软袋的放置角度不同,因此可通过旋转内筒使载物台上的软袋到达指定的角度,通过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相配合,辅助分离不同角度的软袋,还可克服软袋之间的粘连,便于使用时的拿取,提高灌装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软袋自动理料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内筒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旋转,所述第一驱动器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物台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在所述内筒轴向上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板上适于放置所述软袋,且所述第一板位于所述第二板的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软袋自动理料装置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载物台沿所述内筒的轴向移动且包括丝杠和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套设在所述丝杠上且沿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丝杠由第二驱动器驱动旋转,所述丝杠穿过所述第二板,所述推力轴承的与所述第二板相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软袋自动理料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位于载物台下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所述内筒的轴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驱动器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内筒的内底面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软袋自动理料装置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限位杆相连,所述连接板由第三驱动器驱动以使所述连接板沿所述内筒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三驱动器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内筒的内底面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软袋自动理料装置还包括多个图像采集器,所述多个图像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载物台上所述软袋的不同角度的位置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软袋自动理料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组软袋放置于所述载物台上,每组软袋中软袋的软管与相邻所述限位杆相接触,每组软袋中多个软袋的长度方向相同,相邻组软袋中软袋的长度方向不同;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杠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开口处;将所述载物台提升至预定高度;旋转内筒以使最上层软袋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之间;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之间取出所述最上层软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软袋自动理料方法,软袋按照不同角度进行叠放,每组软袋置于不同的限位杆之间,避免软袋在同一方向叠放过高,使软袋不平整,给软袋的拿取带来不便,载物台在内筒的轴向移动,不仅可将软袋置于第二容置腔内,保持软袋的洁净度,还可调节软袋的高度,便于拿取软袋,由于软袋的放置角度不同,因此可通过旋转内筒使载物台上的软袋到达指定的角度,通过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相配合,辅助分离不同角度的软袋。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的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内筒的旋转角度,以使所述最上层软袋始终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且示出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1中所示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1中所示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中伸缩组件在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中伸缩组件在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筒体1,外筒11,第一容置腔111,安装槽112,内筒12,第二容置腔121,载物台2,第一板21,第二板22,第一支撑杆23,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限位杆5,第一驱动器6,升降组件7,丝杠71,推力轴承72,第二驱动器73,支撑组件8,第一支撑板81,第二支撑板82,第二支撑杆83,第三支撑杆84,伸缩组件9,连接板91,第三驱动器92,图像采集器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包括筒体1、载物台2、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4和多个限位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内筒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内筒相对于所述外筒可旋转,所述内筒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开口方向相同;/n载物台,所述载物台设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适于放置软袋,所述载物台相对于所述内筒可沿所述内筒的轴向移动,所述载物台与所述内筒相连以随所述内筒一起相对于所述外筒可旋转;/n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在所述外筒的径向上间隔开且可拆卸的设在所述外筒上,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开口处,多个软袋中至少最上层软袋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之间;/n多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载物台,所述限位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筒的轴向大体平行,多个所述限位杆沿所述外筒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限位杆中的一部分用于限位一部分软袋,多个所述限位杆中的另一部分用于限位另一部分软袋,所述一部分软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另一部分软袋的长度方向之间成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内筒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内筒相对于所述外筒可旋转,所述内筒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开口方向相同;
载物台,所述载物台设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适于放置软袋,所述载物台相对于所述内筒可沿所述内筒的轴向移动,所述载物台与所述内筒相连以随所述内筒一起相对于所述外筒可旋转;
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在所述外筒的径向上间隔开且可拆卸的设在所述外筒上,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开口处,多个软袋中至少最上层软袋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之间;
多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载物台,所述限位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筒的轴向大体平行,多个所述限位杆沿所述外筒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限位杆中的一部分用于限位一部分软袋,多个所述限位杆中的另一部分用于限位另一部分软袋,所述一部分软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另一部分软袋的长度方向之间成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内筒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旋转,所述第一驱动器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在所述内筒轴向上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板上适于放置所述软袋,且所述第一板位于所述第二板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袋自动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载物台沿所述内筒的轴向移动且包括丝杠和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套设在所述丝杠上且沿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丝杠由第二驱动器驱动旋转,所述丝杠穿过所述第二板,所述推力轴承的与所述第二板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何孟凡李炬柯璐瑶代超波赵武李文强李翔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