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79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包括罐身,所述罐身的侧壁开设有带动腔,所述带动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带动块,所述带动块的底部通过多个连接弹簧与带动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带动腔的内壁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带动块向固定的滑块,所述罐身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带动箱,所述罐身的上端相抵有密封盖。优点在于:拉动滑块使其带动带动块及带动箱上移,从而使得罐身内底部的茶叶在带动箱的推动下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罐身底部的茶叶能够轻易的取出,不需要用户将手伸入罐身内部,既方便了取用,又使得取用过程不损伤茶叶,从而保证了茶叶的完整性,使得茶叶冲泡的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罐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
技术介绍
茶叶为中国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饮品,茶叶在制作完成时是非常干燥的,很容易吸水受潮,所以需要一个合适的容器存放茶叶,现有的大部分家庭使用茶叶,都将茶叶存放在茶叶罐中,即美观,也很实用,现有的绝大多数商家也采用包装罐来包装茶叶,以方便用户的保存茶叶和使用茶叶。现有的茶叶罐有大有小,大部分的茶叶罐都不是很大,在用户取用完茶叶罐内上端的茶叶后,一般就无法很方便的取用茶叶罐底端的茶叶,绝大多数用户采用倾倒的方式取用茶叶,从而发生茶叶倾倒过多和过少的问题,且倾倒的茶叶沾染上茶杯内侧壁上水渍时,便不可能再放回茶叶罐;且现有的大部分茶叶罐一存放茶叶,质地很轻,桌面上经常有水渍的残留,在放置在桌面上很容易打滑,取用过程一不小心就会被人碰倒导致茶叶洒落,因此亟需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茶叶罐底部茶叶取用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包括罐身,所述罐身的侧壁开设有带动腔,所述带动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带动块,所述带动块的底部通过多个连接弹簧与带动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带动腔的内壁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带动块向固定的滑块,所述罐身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带动箱,所述罐身的上端相抵有密封盖,所述罐身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密封环。在上述的茶叶罐中,所述罐身的侧壁开设有气密腔,所述气密腔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气密腔的内壁贯穿开设有与罐身内部连通的吸气孔,所述罐身的内壁贯穿开设有与罐身外部空间连通的排气孔和放气孔,所述气密腔的底部贯穿插设有与底座内部连通的抽气管。在上述的茶叶罐中,所述带动箱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吸收孔,所述带动箱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所述带动块和推块的两端均固定有加强块,所述带动块、推块和加强块均为永磁铁,所述带动箱为铁质材料制成。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拉动滑块使其带动带动块及带动箱上移,从而使得罐身内底部的茶叶在带动箱的推动下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罐身底部的茶叶能够轻易的取出,不需要用户将手伸入罐身内部,既方便了取用,又使得取用过程不损伤茶叶,从而保证了茶叶的完整性,使得茶叶冲泡的效果更好;2、本专利技术中,在茶叶取用过程中,推块随带动块的上移而上移,使得底座内部的空气被抽入气密腔内部,从而使得底座内部气压减小,从而使得底座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一步挤压密封环从而与桌面紧密贴合,使得罐身放置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茶叶的取用过程更加的平稳,避免取用过程罐身倾倒带来的茶叶损伤;3、本专利技术中,在茶叶取用结束后,密封盖会将罐身上部开口封闭,从而启动密封保存的目的,而推块在取用结束后将下移,从而使得罐身内部的空气被抽吸至气密腔内部,从而使得罐身内部空气含量减少,气压降低,使得密封盖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与罐身紧密贴合,从而保证罐身内部的密闭,同时罐身内部空气含量减少,使得罐身内部空气中的含有的水分减小,同时也能避免氧化的进行,使得茶叶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带动箱内部填充干燥剂,使得茶叶在长时间储存时,即便罐身内部仍头部分水分,也会通过吸收孔被干燥剂吸收干燥,从而使得罐身内部环境处于密封且干燥的状态,从而使得罐身内部环境更加适合茶叶的存放,使得茶叶能够存放更长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中推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身、2带动腔、3带动块、4滑槽、5滑块、6带动箱、7吸收孔、8密封盖、9气密腔、10推块、11加强块、12吸气孔、13排气孔、14底座、15密封环、16抽气管、17连接弹簧、18放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包括罐身1,罐身1的侧壁开设有带动腔2,带动腔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带动块3,带动块3的底部通过多个连接弹簧17与带动腔2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弹簧17用于辅助带动块3移动,避免出现偏移,带动腔2的内壁贯穿开设有滑槽4,滑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带动块3向固定的滑块5,罐身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带动箱6,罐身1的上端相抵有密封盖8,罐身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14,底座14的底部固定有密封环15,密封环15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并且密封环15底部设有凹口,经挤压能够与桌面贴合紧密而使底座14内部呈密封状态,在取用茶叶时用户将下压按压稳住罐身1,从而使得密封环15与桌面紧密贴合维持底座14内部的密封状态。罐身1的侧壁开设有气密腔9,气密腔9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推块10,气密腔9的内壁贯穿开设有与罐身1内部连通的吸气孔12,罐身1的内壁贯穿开设有与罐身1外部空间连通的排气孔13和放气孔18,气密腔9的底部贯穿插设有与底座14内部连通的抽气管16,吸气孔12、排气孔13、放气孔18和抽气管16内部均设有单向阀,保证推块10移动过程实现对罐身1及底座14内空气的抽吸。带动箱6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吸收孔7,带动箱6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通过干燥剂吸收罐身1内部空气中的水分,使得罐身1内部更加干燥适宜存放茶叶,带动块3和推块10的两端均固定有加强块11,加强块11能够增加磁力作用面积,从而使得推块10与带动块3能够更好的结合,带动块3、推块10和加强块11均为永磁铁,带动箱6为铁质材料制成,带动块3将吸附推块10并与之同步吸附带动箱6,使得三者在磁力作用下成为一体同步运动。本专利技术中,在需要取用茶叶时,首先将密封盖8拧开,然后向上提起滑块5,使其沿滑槽4滑动并携带带动块3上移,由于带动块3对带动箱6具有较强的磁力吸附能力,使得带动箱6随带动块3同步上移,从而推动罐身1内部的茶叶上移,使得罐身1内底部的茶叶能够轻易的被取出,避免了人们难以取出罐身1底部茶叶的困境,同时也避免了用户手向罐身1内部伸入过程挤压茶而造成茶叶碎裂冲泡效果较差的问题,进而使得茶叶得到更好的保护,用户取用过程更加方便;而在带动块3上移的过程中,受其磁力作用而随之上移的还有推块10,推块10同样会吸附带动箱6,使得带动箱6能够平稳的携带茶叶上移,而推块10上移过程将使得气密腔9内部空间发生改变,其中推块10上部空间将减小,上部空间内的气体将在推块10的挤压下由排气孔13排出,而推块10下部空间将增大,从而使得下部空间压强减小,使得底座14底部的空气由抽气管16向气密腔9内部转移,从而使得底座14底部空间的气体减少,气压同步减小,使得底座14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一步挤压密封环15,从而与放置桌面贴合更加紧密,使得罐身1更加稳定,保证了茶叶取出过程平稳进行;在茶叶取用完毕时,盖上密封盖8,使得罐身1上部封闭,避免外部空气及水分进入到罐身1内部,然后向下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包括罐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1)的侧壁开设有带动腔(2),所述带动腔(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带动块(3),所述带动块(3)的底部通过多个连接弹簧(17)与带动腔(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带动腔(2)的内壁贯穿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带动块(3)向固定的滑块(5),所述罐身(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带动箱(6),所述罐身(1)的上端相抵有密封盖(8),所述罐身(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的底部固定有密封环(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包括罐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1)的侧壁开设有带动腔(2),所述带动腔(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带动块(3),所述带动块(3)的底部通过多个连接弹簧(17)与带动腔(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带动腔(2)的内壁贯穿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带动块(3)向固定的滑块(5),所述罐身(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带动箱(6),所述罐身(1)的上端相抵有密封盖(8),所述罐身(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的底部固定有密封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用的茶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1)的侧壁开设有气密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县海杰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