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慧玲专利>正文

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52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包括一个壳体及其控制主板、操作台(4),在壳体(2)内设有负压源、正压源;在所述壳体(2)上设有若干个胶盘(6),在所述胶盘(6)的上分别设有负压舱(23)和正压舱(33)、负压气管(13)和正压气管(14),所述负压舱(23)依次经胶盘(6)的盘面负压气道(17)、所述负压气管(13)、负压气道(16)、负压连管与壳体(2)内的所述负压源相连,所述正压舱(33)依次经胶盘(6)的盘面正压气道(27)、所述正压气管(14)、正压气道(15)、正压连管与壳体(2)内的所述正压源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侧面吸气,避免负压吸附皮肤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如今,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随之而来的疾病越来越多,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通常要吃药或者住院治疗,住院费用高,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吃药副作用大,治疗不太安全,治疗周期较长,药效持续时间短,治疗效果也不好。现在的人们保健意识有所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高科技的医疗保健器材的产生,穴位给药的治疗方式产生。在现有的医疗治疗领域,穴位敷贴或给药治疗方法,通过配制药物,对穴位给药,达到康复治疗目的。这种治疗方式,针对疼痛点或穴位给药内病外治,将药物穿透皮肤,刺激热疗,快速将药物全部渗入患处,迅速解决病症问题。效果好,见效快,避免了其它各种灸和外用药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但是现有的给药治疗器械,当负压舱顶面与负压源相通,吸气口直对皮肤,直上直下的吸气。硅胶盘和皮肤都有韧性,随负压舱压力增大,硅胶盘和皮肤变形的程度随之增大,从而到会导致负压吸气口吸到皮肤,整体的治疗时间比较长,皮肤长时间作用在负压压力下,吸气口的位置容易产生血痕。浸泡过中药的药片贴附在正压舱底面,进行加热。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药片中的药分逐渐减少,本身药片也有自身的重力,从而使与药片底面的粘合度降低,容易贴到皮肤上,对皮肤产生烫伤。也会产生药物加热不充分的问题。还有,负压工作的时候,会吸走一部分正压舱的气体,使正压舱产生负压。中间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地容易和皮肤接触,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压痕。正压舱容易漏气,药物分子容易跑出,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吸气口的位置设置不佳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吸气口的侧吸设置、正压舱增压的治疗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包括一个壳体及内部的控制主板,在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操作台,在壳体内设有负压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正压源;在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个胶盘,在每个所述胶盘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内凹的负压舱和正压舱,所述负压舱与所述正压舱隔离;在胶盘的外表面上的手柄上分别设有负压气管和正压气管,所述负压舱依次经胶盘的盘面负压气道、所述负压气管、负压气道、负压连管与壳体内的所述负压源相连,所述正压舱依次经胶盘的盘面正压气道、所述正压气管、正压气道、正压连管与壳体内的所述正压源相连。所述的胶盘的内表面的外环上设有所述负压舱,胶盘的内表面的中部设有所述正压舱,负压舱在外环,正压舱在中部;在负压舱内,盘面负压气道的吸气口是横置侧吸式。所述的胶盘的内表面的外环上设有环型所述负压舱,胶盘的内表面的中部上设有环形所述正压舱,负压舱套在正压舱外,两者的底端齐平。所述的盘面正压气道与手柄上的正压气道连接,胶盘与手柄固定连接。所述负压舱的宽度为0.3-1cm。所述胶盘为Y型硅胶盘;在所述Y型硅胶盘上的负压气管和正压气管及后部的手柄呈Y型;所述正压连管、负压连管是硅胶管道。所述在壳体下面设有移动底座;所述壳体顶部的操作台为触摸屏;壳体前部设有消毒舱,所述消毒舱设有紫外线消毒灯;消毒舱设有若干个所述Y型硅胶盘;所述紫外线消毒灯朝着所述Y型硅胶盘。在所述壳体上设有一个水膜仪,包括一个外壳,所述外壳设有上部的储水罐、下部的喷雾口,及冷热喷雾开关、电源总开关。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应用方法的步骤为:1、将所述Y型硅胶盘至于穴位皮肤表面;2、启动所述负压源,所述负压气道与负压源相连接,负压源吸气使所述负压舱内达到系统给定的压力,停止工作;3、接着所述正压源启动,所述正压气道与正压源相连,气流往所述正压舱中冲压,达到一定的压强,正压源停止工作;4、最后所述加热膜片加热,随时间的增加,加热膜片温度升高,直至稳定到65-72度,热量经加热膜片与第二顶壁接触传导,给药片进行加热,蒸发出药物分子对穴位进行治疗,温度一直保持35-55分钟治疗结束。所述在将所述的Y型硅胶盘至于穴位皮肤表面之前,使用所述水膜仪在穴位上喷水,水膜仪的储水罐中加有促渗剂浸泡过的液体,水膜仪的喷雾水温有常温和温水两种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在负压吸气方式上,采用侧面吸气,避免直接吸气,负压吸附皮肤产生损伤。2、药物舱增加正压,正压压皮肤,让穴位更加容易打开,同时避免中间的温度传感器接触到皮肤,产生压痕。3、在穴位上喷一层水膜有利于Y型硅胶盘和皮肤的更好贴合,减少治疗过程中漏气的可能,穴位上喷洒一层水膜有利于穴位的打开,增加治疗的效果。皮肤上的水膜还起到了防烫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膜仪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Y型硅胶盘的上表面的外观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Y型硅胶盘的不设手柄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Y型硅胶盘的不设手柄的仰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Y型硅胶盘的不设手柄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Y型硅胶盘的负压舱的A-A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Y型硅胶盘的盘面正压气道的出气口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热膜片的底面示意图。1、移动底座,2、壳体,3、水膜仪,4、操作台,5、消毒舱,6、Y型硅胶盘,7、储物舱,8、储水罐,9、喷雾口,10、冷热喷雾开关,11、电源总开关,12、外壳,13、负压气管,14、正压气管,15、正压气道,16、负压气道,17、盘面负压气道,18、电线孔,19、左外壁,20、右外壁,21、左内壁,22、右内壁,23、负压舱,24、出气口,25、左壁,26、第二顶壁,27、盘面正压气道,28、药片,29、凸台,30、第一顶壁,31、温度传感器安装孔,32、右内侧壁,33、正压舱,34、加热膜片,35、环形舱,36、右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底部的移动底座1、中间的壳体2及内部的控制主板、壳体2外的水膜仪3、顶部的操作台4、壳体2前上部的消毒舱5、消毒舱5内若干个Y型硅胶盘6、壳体2前下部的储物舱7。在壳体2下面设有移动底座1,便于移动仪器。壳体2顶部的操作台4为触摸屏,省去了键盘操作,实用。壳体2前部设有消毒舱5,消毒舱5设有紫外线消毒灯,每次使用后对Y型硅胶盘6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舱5设有三个Y型硅胶盘6,紫外线消毒灯朝着Y型硅胶盘6。如图1-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在壳体2内设有负压源、正压源(分别是吸气泵和充气泵)。在壳体2上设有若干个(图1中给出三个)Y型硅胶盘6,在每个Y型硅胶盘6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内凹的负压舱23和正压舱33,负压舱23与正压舱33隔离,不串气。在Y型硅胶盘6的外表面上的手柄上分别设有负压气管13和正压气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包括一个壳体及内部的控制主板,在所述的壳体(2)上设有操作台(4),在壳体(2)内设有负压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2)内设有正压源;在所述壳体(2)上设有若干个胶盘(6),在每个所述胶盘(6)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内凹的负压舱(23)和正压舱(33),所述负压舱(23)与所述正压舱(33)隔离;在胶盘(6)的外表面上的手柄上分别设有负压气管(13)和正压气管(14),所述负压舱(23)依次经胶盘(6)的盘面负压气道(17)、所述负压气管(13)、负压气道(16)、负压连管与壳体(2)内的所述负压源相连,所述正压舱(33)依次经胶盘(6)的盘面正压气道(27)、所述正压气管(14)、正压气道(15)、正压连管与壳体(2)内的所述正压源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包括一个壳体及内部的控制主板,在所述的壳体(2)上设有操作台(4),在壳体(2)内设有负压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2)内设有正压源;在所述壳体(2)上设有若干个胶盘(6),在每个所述胶盘(6)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内凹的负压舱(23)和正压舱(33),所述负压舱(23)与所述正压舱(33)隔离;在胶盘(6)的外表面上的手柄上分别设有负压气管(13)和正压气管(14),所述负压舱(23)依次经胶盘(6)的盘面负压气道(17)、所述负压气管(13)、负压气道(16)、负压连管与壳体(2)内的所述负压源相连,所述正压舱(33)依次经胶盘(6)的盘面正压气道(27)、所述正压气管(14)、正压气道(15)、正压连管与壳体(2)内的所述正压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胶盘(6)的内表面的外环上设有所述负压舱(23),胶盘(6)的内表面的中部设有所述正压舱(33),负压舱(23)在外环,正压舱(33)在中部;在负压舱(23)内,盘面负压气道(17)的吸气口是横置侧吸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胶盘(6)的内表面的外环上设有环型所述负压舱(23),胶盘(6)的内表面的中部上设有环形所述正压舱(33),负压舱(23)套在正压舱(33)外,两者的底端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盘面正压气道(27)与手柄上的正压气道(15)连接,胶盘(6)与手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负压舱(23)的宽度为0.3-1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穴位给药的治疗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玲赵炳玉夏天
申请(专利权)人:王慧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