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透皮离子电渗给药的皮肤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00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透皮离子电渗给药的皮肤贴膜,具体地,所述皮肤贴膜包括自上而下层叠的结构层,所述结构层包括:背衬层;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用于粘结背衬层和电极层;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N个相互独立的电极薄膜;凝胶层,所述凝胶层中含有待渗透进皮肤的活性成分;防护层(剥离层);并且,所述皮肤贴膜包括导电帽,所述导电帽的数量为M,且分布于各相互独立的电极薄膜上,所述导电帽用于电连接电源与电极薄膜;其中,M、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皮肤贴膜,可与离子电发生装置快速连接,使用操作方便,全过程无药物污染的可能,且便于形成产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透皮离子电渗给药的皮肤贴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透皮离子电渗给药的皮肤贴膜。
技术介绍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逐年提升,人们尤其是女性对于自身外貌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提高。而其中,护肤作为爱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女性美容消费的多半壁江山。护肤在现代已经成为一门学问。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高涨和皮肤医学的高速发展,带有更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医学护肤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一股潮流。在美容领域,均匀地给皮肤补充营养和滋润、如何使人体有效地吸收药用成分或护肤成分,以及将药用成分或护肤成分有效地输送至血液至关重要。在现有的传统的透皮离子电渗给药技术中,其主要目的是把药物穿过皮肤传递到血液里,对于药物透过皮肤的途径则没有特别的要求。传统的透皮离子电渗给药技术中,其装置主要由离子电发生装置、电极、药物载体组成。在这些已有的透皮离子电渗给药技术中,面临的一些基本的技术障碍,例如,药物载体与电极分离,使用前需要将药物载体转移到电极表面;电极与离子电发生装置固定连接;电极的正负极为相互独立的单电极,使用时需要分别独立固定在皮肤上等等。其产生的问题是明显的:操作过程复杂且存在药物污染的可能,无法形成产业化。综上,为解决以上所提到的操作过程复杂且存在药物污染的可能的问题,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使用操作方便、全过程无药物污染的可能,且便于形成产业化的透皮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用操作方便、全过程无药物污染的可能,且便于形成产业化的透皮离子电渗给药系统。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透皮离子电渗给药的皮肤贴膜,所述皮肤贴膜包括自上而下层叠的结构层,所述结构层包括:(i)背衬层;(ii)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用于粘结背衬层和电极层;(iii)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N个相互独立的电极薄膜;(iv)凝胶层,所述凝胶层中含有待渗透进皮肤的活性成分;(v)防护层(剥离层);并且,所述皮肤贴膜包括导电帽,所述导电帽的数量为M,且分布于各相互独立的电极薄膜上,所述导电帽用于电连接电源与电极薄膜;其中,M、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电帽镶嵌于由(i)背衬层和(ii)粘结层构成的双层结构中,并与电极层直接接触。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电帽镶嵌于由(i)背衬层、(ii)粘结层和(iii)电极层构成的三层结构中,并与电极层、凝胶层直接接触。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电帽与电源的连接方式包括:磁性相互作用连接、卡扣连接或胶体连接。在另一优选例中,当导电帽与电源的连接方式为磁性相互作用连接时,所述导电帽包括:磁力体和将磁力体壳体,并且所述导电帽的最大外径为A1,最小外径为B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磁力体的形状包括球体、圆柱体、三角体、多边体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电帽的最大外径A1为0.05至10.0mm,较佳地为0.1-8.0mm,更佳地为0.2-5.0m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磁力体的最大外径A1与最小外径B1的差值不小于0.5mm,较佳地为不小于1mm,更佳地为不小于2m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磁力体由磁性材料或能被磁性吸引的材料制成,所述磁力体的材料选自下组:合金、铁氧体、金属间化合物、铁粉芯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磁力体壳体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磁力体壳体的导电材料选自下组:不锈钢、铜、铝、铁、银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磁力体壳体的最高点可高于或低于所述背衬层的上表面,或与所述背衬层的上表面相齐。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磁力体壳体的最高点与所述背衬层的上表面的高度差h1为0.1至5mm,较佳地为0.2至2mm。在另一优选例中,当导电帽与电源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时,所述导电帽为卡扣形状的卡扣导电帽,并且所述导电帽的最大外径为A2,最小外径为B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卡扣导电帽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卡扣导电帽的导电材料选自下组:不锈钢、铜、铝、铁、银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电帽的最大外径A2为0.05至10.0mm,较佳地为0.1-8.0mm,更佳地为0.2-5.0m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电帽的最大外径A2与最小外径B2的差值不小于0.5mm,较佳地为不小于1mm,更佳地为不小于2m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电帽的最高点高出所述背衬层的上表面的高度差h2为0.1至5mm,较佳地为0.2至2mm。在另一优选例中,当导电帽与电源的连接方式为胶体连接时,所述导电帽为导电胶体。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电胶体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电胶体的导电材料选自下组:含有碳或金属等导电填料的压敏胶、油性胶、水性胶、热熔胶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电胶体的最大外径A3为0.05至10.0mm,较佳地为0.1-8.0mm,更佳地为0.2-5.0m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背衬层由绝缘材料制成,所用背衬层的绝缘材料选自下组:塑料、无纺布、化纤布料、纯棉布料、蚕丝布料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背衬层的厚度为0.02至2mm,较佳地为0.02至1mm,更佳地为0.05-0.1m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粘结层由绝缘材料制成,所用粘结层的绝缘材料选自下组:压敏胶、油性胶、水性胶、热熔胶、UV胶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0.01至2mm,较佳地为0.02至1mm,更佳地为0.05至0.1m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电极层的电极薄膜由导电材料制成,所用电极薄膜的导电材料选自下组:金属薄膜、含有碳或金属等导电填料的塑料薄膜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电极层中,各相互独立的电极薄膜之间的缝隙宽度为0.1至10mm,较佳地为1至2m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电极层中,相互独立的电极薄膜的形状选自下组:矩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凝胶层的制成材料为水凝胶。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凝胶层中,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药物活性成分、美白活性成分、保湿活性成分、祛斑活性成分、抗衰老成分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凝胶层的厚度为0.1至8mm,较佳地为0.2至5m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防护层用于保护凝胶层中的活性成分不被污染,当所述皮肤贴膜被使用时,所述防护层即被剥离。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防护层的制成材料选自下组: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0.01至1m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电源通过导电帽与皮肤贴膜相连,并提供电流。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电流与所述药物活性成分的极性相同的时间段上,所述电流将所述药物活性成分推斥到皮肤层。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电极数量N为偶数,所述的电源数量L为2~N/2的正整数。在另一优选例中,用所述的L个电源给所述电极供电采用以下方式:一个或多个电源;以及多个电流驱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透皮离子电渗给药的皮肤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贴膜包括自上而下层叠的结构层,所述结构层包括:/n(i)背衬层;/n(ii)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用于粘结背衬层和电极层;/n(iii)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N个相互独立的电极薄膜;/n(iv)凝胶层,所述凝胶层中含有待渗透进皮肤的活性成分;/n(v)防护层(剥离层);/n并且,所述皮肤贴膜包括导电帽,所述导电帽的数量为M,且分布于各相互独立的电极薄膜上,所述导电帽用于电连接电源与电极薄膜;/n其中,M、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透皮离子电渗给药的皮肤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贴膜包括自上而下层叠的结构层,所述结构层包括:
(i)背衬层;
(ii)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用于粘结背衬层和电极层;
(iii)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N个相互独立的电极薄膜;
(iv)凝胶层,所述凝胶层中含有待渗透进皮肤的活性成分;
(v)防护层(剥离层);
并且,所述皮肤贴膜包括导电帽,所述导电帽的数量为M,且分布于各相互独立的电极薄膜上,所述导电帽用于电连接电源与电极薄膜;
其中,M、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帽镶嵌于由(i)背衬层和(ii)粘结层构成的双层结构中,并与电极层直接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帽镶嵌于由(i)背衬层、(ii)粘结层和(iii)电极层构成的三层结构中,并与电极层、凝胶层直接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帽与电源的连接方式包括:磁性相互作用连接、卡扣连接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敬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