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52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对面神经进行定位,和将压迫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呈现,和根据该经三维立体呈现的压迫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将治疗制剂植入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和根据该经三维立体呈现的压迫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将治疗制剂植入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以及根据该植入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的治疗制剂,形成该面神经的保护薄膜。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提高对面神经的治疗的起效速度和降低对面神经的治疗的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神经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最新临床调查数据表明,我国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梅杰综合征等颅面神经疾病患者高达9000余万,其中又以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梅杰综合征占比最大,业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之一。受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诊疗技术及其规范标准相对不完善等制约,很多患者未能在疾病发病初期及时接受最优化的处方和规范诊疗手段的处理。这就使得超过六成患者,长期遭受“脸歪脸跳脸疼”等“面容异常、病痛、外人非议”带来的身体、心灵上的双重折磨,甚至陷入久治不愈和迁延难愈的窘境。然而,现有的面神经治疗方案,一般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或中医针灸或注射治疗或中医穴位埋线或西医手术治疗方式,但是该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或中医针灸或注射治疗或中医穴位埋线或西医手术治疗的方式对面神经的治疗一般都起效慢、副作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能够实现提高对面神经的治疗的起效速度和降低对面神经的治疗的副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包括:对面神经进行定位;将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呈现;根据所述经三维立体呈现的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将治疗制剂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根据所述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形成所述面神经的保护薄膜。其中,所述将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呈现,包括:将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按预设倍数放大,将所述经按预设倍数放大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呈现。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形成所述面神经的保护薄膜,包括:将所述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配置到预设的浓度,所述配置到预设的浓度的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自然形成所述面神经的保护薄膜。其中,在所述根据所述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形成所述面神经的保护薄膜之后,还包括:通过预制的中药对所述形成保护薄膜后的面神经进行营养激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装置,包括:定位模块、呈现模块、植入模块和形成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面神经进行定位;所述呈现模块,用于将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呈现;所述植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经三维立体呈现的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将治疗制剂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所述形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形成所述面神经的保护薄膜。其中,所述呈现模块,具体用于:将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按预设倍数放大,将所述经按预设倍数放大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呈现。其中,所述形成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配置到预设的浓度,所述配置到预设的浓度的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自然形成所述面神经的保护薄膜。其中,所述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装置,还包括:激活模块;所述激活模块,用于通过预制的中药对所述形成保护薄膜后的面神经进行营养激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可以发现,以上方案,可以对面神经进行定位,和可以将压迫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呈现,和可以根据该经三维立体呈现的压迫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将治疗制剂植入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和可以根据该经三维立体呈现的压迫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将治疗制剂植入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以及可以根据该植入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的治疗制剂,形成该面神经的保护薄膜,能够实现提高对面神经的治疗的起效速度和降低对面神经的治疗的副作用。进一步的,以上方案,可以将压迫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按预设倍数放大,将该经按预设倍数放大的血管和该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呈现,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通过清晰和全角度呈现该经按预设倍数放大的血管和该面神经,能够杜绝出现对面神经的治疗的盲区和死角情况。进一步的,以上方案,可以将该植入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的治疗制剂配置到预设的浓度,该配置到预设的浓度的植入该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该面神经的治疗制剂自然形成该面神经的保护薄膜,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通过该形成的保护薄膜能够顿时终止面神经异常冲动和放电状态,能够使得僵硬萎缩的面神经肌肉变得松弛,并恢复正常功能状态,面神经疾病所带来的症状随之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步消失,能够提高对面神经的治疗的起效速度和降低对面神经的治疗的副作用。进一步的,以上方案,可以通过预制的中药对该形成保护薄膜后的面神经进行营养激活,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进一步修复面神经元并促进新面神经细胞的生长,组建新的面部神经健康组织,标本兼治,彻底解决面神经疾病康复难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计算机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能够实现提高对面神经的治疗的起效速度和降低对面神经的治疗的副作用。请参见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并不以图1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面神经进行定位;/n将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呈现;/n根据所述经三维立体呈现的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将治疗制剂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n根据所述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形成所述面神经的保护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面神经进行定位;
将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呈现;
根据所述经三维立体呈现的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将治疗制剂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
根据所述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形成所述面神经的保护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呈现,包括:
将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按预设倍数放大,将所述经按预设倍数放大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呈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形成所述面神经的保护薄膜,包括:
将所述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配置到预设的浓度,所述配置到预设的浓度的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自然形成所述面神经的保护薄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植入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的治疗制剂,形成所述面神经的保护薄膜之后,还包括:
通过预制的中药对所述形成保护薄膜后的面神经进行营养激活。


5.一种面神经靶向减压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模块、呈现模块、植入模块和形成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面神经进行定位;
所述呈现模块,用于将压迫所述定位的面神经的血管和所述面神经进行三维立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国营苏荔兴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北部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