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重医专利>正文

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451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包括固定杆、牵引丝、切割电极、张紧丝及手柄,通过张合手柄使牵引丝沿着固定杆上的导向滑套移动,从而控制与牵引丝连接的支撑体,并在张紧丝的回拉约束下,带动切割电极完成打开、收拢及改变打开角度。在进出宫腔时,可以在手柄的操作下收拢切割电极,使得电切器容易进出宫腔,不易损坏切割电极;在治疗中切割电极的角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灵活、精确的调整,治疗效果更好,操作过程更为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治疗费用和时间,而且可以减轻治疗痛苦程度,为在门诊完成相应的手术操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宫腔镜手术治疗系统的电切器械,具体涉及可以与宫腔镜分离的单体式宫腔电切环、电切针。
技术介绍
在电切镜中,电切环、电切针等电切器械通常是与内窥镜包裹为一体的,而且电切环、电切针的切割电极与操作杆相互垂直固定,在宫腔治疗过程中,为了避免切割电极等部分损坏(例如,在进出宫颈外口、颈管及内口时),需要将电切环、电切针缩回到电切镜内部。因此,导致电切镜本身较粗,在使用时需要扩宫到8-11mm,而扩宫越大,对宫颈损伤越大,术后引起宫颈机能不全的可能性越大。同时,电切镜结构精细、价格较高、在操作中容易损坏,使得在门诊广泛开展宫腔镜手术面临诸多限制因素。由于电切镜中的电切环、电切针与操作杆固定,无法在电切治疗中单独调整角度,导致在宫腔镜检查过程中发现宫腔内存在息肉、宫腔粘连、粘膜下肌瘤时,不仅电切操作复杂,而且所需要的电切时间也随着病灶(例如,较大的粘膜下肌瘤)的增大而增长,使得并发低钠血症、水中毒的概率明显增大,增加了在门诊开展宫腔镜手术的难度。中国专利CN208426206U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电极电切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1-5)、牵引丝(1-4)、切割电极及操作手柄,所述固定杆(1-5)上设置有导向滑套(2)及可向固定杆(1-5)任意端摆动的支撑体(3),操作手柄设置在固定杆(1-5)的一端,牵引丝(1-4)沿着由导向滑套(2)在固定杆(1-5)另一端形成的折返通道分别延伸并连接至操作手柄和支撑体(3),固定杆(1-5)内设置有向外延伸并连接至支撑体(3)的张紧丝(1-6),切割电极设置在支撑体(3)上,切割电极与沿固定杆(1-5)延伸的电缆(5)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1-5)、牵引丝(1-4)、切割电极及操作手柄,所述固定杆(1-5)上设置有导向滑套(2)及可向固定杆(1-5)任意端摆动的支撑体(3),操作手柄设置在固定杆(1-5)的一端,牵引丝(1-4)沿着由导向滑套(2)在固定杆(1-5)另一端形成的折返通道分别延伸并连接至操作手柄和支撑体(3),固定杆(1-5)内设置有向外延伸并连接至支撑体(3)的张紧丝(1-6),切割电极设置在支撑体(3)上,切割电极与沿固定杆(1-5)延伸的电缆(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套(2)包括相互连接的弯折管体和平直管体,弯折管体的内凹侧覆盖在固定杆(1-5)的一端上,平直管体延伸至固定杆(1-5)设置有操作手柄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为弧面壳体状,支撑体(3)的一端与固定杆(1-5)销接,支撑体(3)的另一端与切割电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电极采用环状电极(4),电缆(5)的一端与设置在固定杆(1-5)内部或外表上的引出电极(6)相连,电缆(5)的主体设置于固定杆(1-5)内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重医
申请(专利权)人:张重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