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棒磨面加工线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106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棒磨面加工线教具,包括底座和磨面电机,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安装有可沿着第一导轨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一导轨垂直分布,第二导轨上安装有可沿着第二导轨长度方向移动的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手指气缸,手指气缸可在气缸带动下上下移动,手指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用于夹住或松开物料棒的夹块,磨面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磨面轮,磨面轮包括一个位于前方的打磨面,物料棒移动到贴合打磨面进行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操作方便,可让学生初步了解物料棒的磨面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棒磨面加工线教具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教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料棒磨面加工线教具。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物料棒的磨面场景只停留在许多学生的脑海中,很难有机会实际现场观看,这就给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实际上物料棒磨面生产线非常复杂,想要在教学中完全还原现场实际操作几乎不可能,这需要很大的物力才能完成,成本太高,控制系统也非常复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开发出一种较为简易的可初步模拟物料棒磨面的教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物料棒磨面加工线教具,成本低,操作方便,可让学生初步了解物料棒的磨面场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料棒磨面加工线教具,包括底座和磨面电机,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安装有可沿着第一导轨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和第一导轨垂直分布,第二导轨上安装有可沿着第二导轨长度方向移动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手指气缸,所述手指气缸可在气缸带动下上下移动,手指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用于夹住或松开物料棒的夹块,所述磨面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磨面轮,所述磨面轮包括一个位于前方的打磨面,所述物料棒移动到贴合打磨面进行磨面。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螺接穿过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可沿着第一丝杆移动,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安装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与第一丝杆平行分布,第一导杆穿过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安装有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螺接穿过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可沿着第二丝杆移动,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有气缸安装架,所述气缸安装于气缸安装架。所述第二导轨上安装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与第二丝杆平行分布,第二导杆穿过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安装有第二限位开关。还包括控制磨面电机对物料棒进行磨面的电气控制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物料棒移动使其贴合磨面轮的打磨面,同时操作磨面轮旋转和物料棒上下移动进行磨面,成本低,操作方便,可让学生初步了解物料棒的磨面场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中:底座1、第一导轨2、第一电机21、第一丝杆22、第一导杆23、第一限位开关24、第一滑块25、第二导轨3、第二电机31、第二丝杆32、第二导杆33、第二限位开关34、第二滑块35、气缸安装架4、气缸41、手指气缸42、夹块43、物料棒44、磨面电机5、磨面轮51、打磨面52、电气控制柜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物料棒磨面加工线教具,包括底座1和磨面电机5,磨面电机5可单独固定安装在实验室的桌面上,也可装在底座1旁边或者第一导轨2的下端面,只需保证不影响磨面操作即可。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导轨2,底座1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间隔分布,第一导轨2的两端假设固定在两个底座1上端面。所述第一导轨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22,所述第一丝杆22螺接穿过第一滑块25且第一滑块25可沿着第一丝杆22移动,将第一丝杆2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一滑块25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一导轨2上安装有第一导杆23,所述第一导杆23与第一丝杆22平行分布,第一导杆2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导杆23分别位于第一丝杆22的两侧,第一导杆23穿过第一滑块25,第一导杆23的设置保证了第一滑块25运行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导轨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安装有第一限位开关24。所述第一导轨2上安装有可沿着第一导轨2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导轨3,所述第一滑块25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导轨3。所述第二导轨3和第一导轨2垂直分布,第一导轨2为左右方向水平分布,第二导轨3为前后方向水平分布。所述第二导轨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丝杆32,所述第二丝杆32螺接穿过第二滑块35且第二滑块35可沿着第二丝杆32移动,将第二丝杆3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二滑块35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二导轨3上安装有第二导杆33,所述第二导杆33与第二丝杆32平行分布,第二导杆3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导杆33分别位于第二丝杆32的两侧,第二导杆33穿过第二滑块35,第二导杆33的设置保证了第二滑块35运行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导轨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安装有第二限位开关34。第二导轨3上安装有可沿着第二导轨3长度方向移动的气缸41,所述第二滑块35连接有气缸安装架4,所述气缸41安装于气缸安装架4。所述气缸41的输出端连接有手指气缸42,所述手指气缸42可在气缸41带动下上下移动,手指气缸42的输出端设有用于夹住或松开物料棒44的夹块43,本实施方式中的物料棒44为长方形。所述磨面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磨面轮51,所述磨面轮51包括一个位于前方的打磨面52,打磨面52实际为带有磨砂的面,所述物料棒44移动到贴合打磨面52进行磨面。还包括控制磨面电机5对物料棒44进行磨面的电气控制柜6,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31、气缸41、手指气缸42、磨面电机5均与电气控制柜6线路连接,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是教具的具体结构及电气控制柜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以图1为参照,先是第二滑块35移动到前方靠近堆放物料棒44的地方(图中未画出),通过气缸41带动手指气缸42向下移动对准物料棒44,手指气缸42的夹块43夹住物料棒44,气缸41带动手指气缸42上移,第二滑块35后移到传感器所在位置(图中未画出)停止,第一滑块25带动物料棒44左移使得物料棒44位于打磨面52前方,第二滑块35带动物料棒44后移使得物料棒44贴合打磨面52,磨面轮51旋转,同时气缸41带动物料棒44上下移动进行打磨,此过程为模仿物料棒磨面操作,实际不需要操作很精确的磨面,只需让学生对此有个深刻的印象而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棒磨面加工线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磨面电机(5),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导轨(2),所述第一导轨(2)上安装有可沿着第一导轨(2)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导轨(3),所述第二导轨(3)和第一导轨(2)垂直分布,第二导轨(3)上安装有可沿着第二导轨(3)长度方向移动的气缸(41),所述气缸(41)的输出端连接有手指气缸(42),所述手指气缸(42)可在气缸(41)带动下上下移动,手指气缸(42)的输出端设有用于夹住或松开物料棒(44)的夹块(43),所述磨面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磨面轮(51),所述磨面轮(51)包括一个位于前方的打磨面(52),所述物料棒(44)移动到贴合打磨面(52)进行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棒磨面加工线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磨面电机(5),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导轨(2),所述第一导轨(2)上安装有可沿着第一导轨(2)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导轨(3),所述第二导轨(3)和第一导轨(2)垂直分布,第二导轨(3)上安装有可沿着第二导轨(3)长度方向移动的气缸(41),所述气缸(41)的输出端连接有手指气缸(42),所述手指气缸(42)可在气缸(41)带动下上下移动,手指气缸(42)的输出端设有用于夹住或松开物料棒(44)的夹块(43),所述磨面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磨面轮(51),所述磨面轮(51)包括一个位于前方的打磨面(52),所述物料棒(44)移动到贴合打磨面(52)进行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物料棒磨面加工线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22),所述第一丝杆(22)螺接穿过第一滑块(25)且第一滑块(25)可沿着第一丝杆(22)移动,所述第一滑块(25)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导轨(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物料棒磨面加工线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2)上安装有第一导杆(23),所述第一导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锋蔡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