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格成品小龙虾的繁养分离种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8898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规格成品小龙虾的繁养分离种养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1)田间工程改造和优化;(2)稻田清野和晒田;(3)水草种植和养护;(4)优质虾苗培育;(5)大规格成品虾养殖;(6)饲料投喂和管理;(7)水质管理和病害绿色防控;(8)种养综合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选留优质亲本虾和繁养分离等技术可以收获一批优质虾苗和大规格成品虾,提高了现有稻虾养殖模式下小龙虾育苗塘虾苗规格不整齐、虾苗存塘量无法准确统计和养不出高品质大规格成品虾的局限性,避免了现有虾稻模式产出小龙虾规格不整齐、死亡率高和效益低下等问题,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种养和绿色生产,提高小龙虾规格和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规格成品小龙虾的繁养分离种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规格成品小龙虾的繁养分离种养方法。
技术介绍
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小龙虾自然种群繁殖力强,能生活在各种水域,食性范围广泛,适合养殖。同时,小龙虾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小龙虾已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养殖淡水经济虾类。尤其是小龙虾在水稻田与水稻一起共作后,“虾稻共作”模式在全国得到了极大推广,起到了“一水两用、双水双绿”的效果,在促农增效、助农增收、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目前,稻田综合种养存在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现有的小龙虾和水稻种养方式较为简单,生产环节之间没有充分的交叉和耦合,稻是稻、虾是虾,育种、种养、病虫害防控没有充分关联和优化,种养过程中暴露出各种问题。现有稻虾养殖模式存在小龙虾育苗塘虾苗规格不整齐、虾苗存塘量无法准确统计和养不出高品质大规格成品虾,再者,现有虾稻模式共作或连作模式还存在商品小龙虾规格不整齐、死亡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规格成品小龙虾的繁养分离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1、稻田的选择:/n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好和周边无污染的稻田,稻田的面积为5-40亩;/n1-2、稻田的改造:/n(1)虾苗培育池的田间工程改造和优化:稻田面积5-15亩,稻田内沿稻田埂内侧开挖一个沟深1.0-1.2m,沟底宽1-2m,沟面宽3-4m的环形沟,在环形沟的内外两侧分别构筑宽30-40cm,高出田面40-50cm的沟内埂和宽2-3m,高出田面0.8-1.0m的沟外埂,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布置进、排水口,尽量位于稻田两端,成对角设置,根据放养密度和目标产量,环形沟合理配置增氧设备,修筑机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规格成品小龙虾的繁养分离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1、稻田的选择: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好和周边无污染的稻田,稻田的面积为5-40亩;
1-2、稻田的改造:
(1)虾苗培育池的田间工程改造和优化:稻田面积5-15亩,稻田内沿稻田埂内侧开挖一个沟深1.0-1.2m,沟底宽1-2m,沟面宽3-4m的环形沟,在环形沟的内外两侧分别构筑宽30-40cm,高出田面40-50cm的沟内埂和宽2-3m,高出田面0.8-1.0m的沟外埂,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布置进、排水口,尽量位于稻田两端,成对角设置,根据放养密度和目标产量,环形沟合理配置增氧设备,修筑机耕路;
(2)成品虾养殖池的田间工程改造和优化:稻田面积15-40亩,稻田内沿稻田埂内侧开挖一个沟深1.0-1.2m,沟底宽2-3m,沟面宽4-6m的环形沟,在环形沟的内外两侧分别构筑宽30-40cm,高40-50cm的沟内埂和宽2-3m,高出田面1.0-1.2m的沟外埂,在沟外埂相对的两侧分别预埋进水管和排水管,并在稻田和环形沟的一角处修筑一条机耕路;
环形沟按全池0.5-0.8kw/亩/米水深进行配置叶轮式增氧机和爬水式增氧机;
1-3、稻田及环形沟的准备工作:
1-3-1、稻田及环形沟的消毒和清野:
(1)6月中下旬,根据常规稻、杂交稻及其分蘖能力按每穴2-5苗的标准栽插。水稻种植后,种虾投放前1个月,向环形沟内进水,当环形沟内水深达50-60cm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和清野,生石灰的用量为100-150kg/亩,14-16天继续进水至环形沟内水深到1.0m-1.2m时,再用茶籽饼进行清野,茶籽饼的用量为20-25kg/亩;
1-3-2、水草的种植7-8月种虾投放前15-20天,在环形沟内移栽水草,环形沟内水草移栽要求种植在环形沟边水深0.1-0.3m处,所述水草为狐尾藻或伊乐藻;
7月底至8月初,虾苗繁育池环形沟和稻田内均匀投放种虾,亲虾的放养密度为30-40斤/亩,控制亲虾雌雄比例为3:1,种虾规格为10-15只/斤;
1-4、亲本虾的日常管理:
虾苗繁育池亲虾培育阶段8-10月份,保持环形沟内水深1.0-1.2m,每天按小龙虾体重2-3%进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1次,每天下午6-7点进行投喂,亲虾养殖阶段的人工配合饲料营养成分:粗蛋白30-32%、粗脂肪3-5%、赖氨酸1.1-1.3%、有效磷0.7%、钙2%、粗纤维10%、粗灰分13-15%等;
1-5、水稻的收获:
10月中下旬,收割水稻,稻桩保留30cm以上;
1-6、虾苗的提早繁育:
水稻收割后,晒田10-15天,11月初,向环形沟内进水,缓慢抬高水位至田面水深15-20cm,迫使种虾提早排卵孵化,田面水深不能淹没稻桩,防止稻桩全部淹水导致水质恶化;成品虾养殖塘口,水稻收割后,环形沟内进行排水,当环形沟内水深达50-60cm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和清野,生石灰的用量为150-200kg/亩,田面采取80-100kg/亩进行消毒处理,10-15天后,环形沟内水全部排掉,即田面和环形沟进行彻底的晒田至羿年2月初,进水至环形沟内水深到0.6m-0.8m时,再用茶籽饼进行清野,茶籽饼的用量为20-25kg/亩;在环形沟内移栽水草,环形沟内水草移栽要求种植在环形沟边水深0.1-0.3米处;7-10天,继续进水至田面水深20-40cm,田面移栽水草,所述水草为伊乐藻;
1-7、小龙虾虾苗的养殖:
羿年2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勇超杨伟杰杨慧君顾泽茂莫爱杰舒娜娜鲁晓蕾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