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类播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669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贝类播苗装置,包括落料装置和播撒装置;所述落料装置包括料斗和分苗器,分苗器设于料斗出料口,具有多个分出料口,播撒装置包括与各分出料口对应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均连接有播撒器,所述播撒器包括壳体、叶轮和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壳体入料口与出料通道连接,所述叶轮水平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播苗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贝类播苗装置可用于不同品种和规格贝苗的播苗作业,不仅提高了播苗效率和均匀度,而且降低了贝苗死伤率,同时可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提高作业安全性,实现海上播苗机械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贝类播苗装置
本技术涉及渔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贝类养殖的播苗装置。
技术介绍
贝类肉质肥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因此倍受消费者喜爱。同时贝类的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短,我国人工养殖贝类年产量超过3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经济物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播苗,是贝类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通用的播苗方式为人工播苗,用麻袋将贝苗分装好搬运上船,将船开至浅海后工人陆续将麻袋中的贝苗进行播撒,这种方式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贝苗播撒不均匀。贝苗播苗作业由工人在船尾用铁锹向海中撒播,受不同工人个体因素及疲劳度的影响,易造成播苗十分不均匀。(2)贝苗死伤率高。由于贝苗生物力学强度较低,质脆,作业中使用的铁锹在铲贝苗和播撒过程中会造成大量贝苗损伤死亡;且人工播散的效率较低,大量的贝苗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播散,会造成长期干露,会进一步增加贝苗的死伤率。(3)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安全性差。贝苗的播种季节为每年的十月份,海上风浪大,工人作业时站不稳增加了作业的劳动强度和危险系数。另外,因贝类播苗的周期短,为及时完成播苗工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用工数量多。为了提高贝苗播苗效率和均匀度、节约成本,亟需一种能够进行高效、均匀播种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贝类播苗装置,能够用于不同品种和规格贝苗的播苗作业。目前,机械化播苗作业装置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报道,例如中国专利2010101941466、美国专利US006082303A公开的底播装置,但是,这些装置都只适用于扇贝苗(扇贝苗尺寸较大,外壳较硬,抗撞击能力较强)、象拔蚌苗,对于力学强度较扇贝苗、象拔蚌苗低很多的贝苗,如蛤类、蛏类、蚶类的苗种不能适用。另外,由于扇贝属于底息贝类(养殖过程中生活在海底表面),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对播苗的均匀度要求不高;而蛤类、蛏类、蚶类的贝苗属于埋息贝类,运动能力较弱,在播撒后会进入海底泥沙内部,且由于其尺寸很小、成熟度不高,进入泥沙内部后位置活动范围较小,对播苗的均匀度要求很高,而上述装置中采用的直接倾倒的方法是无法达到良好的均匀度的。因此,上述装置在贝类播苗领域的适用范围很窄,仅适用于扇贝苗,在本领域内,还未有任何可在不同规格和种类贝苗的播苗中通用的装置报道。为了更好地设计出可适用于不同种类和规格贝苗的播苗装置,专利技术人对其中较脆弱的蛤类贝苗的受力范围进行了测试,经过测试发现,蛤类贝苗最大的破碎应力仅为7N左右,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本技术贝类播苗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贝类播苗装置,包括落料装置和播撒装置;所述落料装置包括料斗和分苗器,分苗器设于料斗出料口处,并具有多个分出料口,播撒装置至少包括与各分出料口对应的出料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播撒装置还包括与出料通道连接的播撒器,所述播撒器包括壳体、叶轮和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壳体入料口与出料通道连接,所述叶轮水平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播苗口;所述播撒器的水平高度低于分苗器。进一步地,所述叶轮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可根据作业贝苗品种不同,更换不同直径和形状的叶轮。进一步地,所述播撒器固定在船舷上,或固定在夹持装置上;播撒器安装在夹持机构上,随夹持机构均布于船舷各侧,通过调节夹持机构之间的位置可改变播撒器之间的相对距离,通过调节连接杆的倾斜角度可调节播撒器相对船体的外悬距离以及播撒器相对于水面的倾斜角度,以适用不同作业船只,及控制其播撒的间距、落料宽度以及范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连接杆和夹持机构;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夹持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播撒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可选用机械领域里常见的具有夹持、固定功能的结构,可根据不同作业船只进行具体设计,如C型卡扣、固定夹等。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夹持机构铰接,所述夹持机构还设有锁紧连接杆的锁紧结构。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安装在夹持机构两侧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连接杆上对应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对应调节孔内共同插设有锁紧螺钉。所述播撒器与连接杆的固定位置也可以是可调节的,通过调节播撒器在连接杆上的固定位置以调节播撒器与船舷的距离。所述的锁紧机构还可以是本领域常见的可调节连接杆位置的其它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比如,在夹持机构侧壁上安装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连接,通过控制气缸活塞杆的伸缩调节连接杆的固定位置等。进一步地,所述分苗器包括若干分苗槽,所述分出料口位于分苗槽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分苗器还包括可遮挡部分或全部分苗槽入料口的限料装置,以调节分苗槽进料流量或控制分苗槽的开闭。进一步地,所述限料装置包括若干可在料斗与分苗器之间水平抽动的限料挡板,通过调节分苗槽入料口的大小来调节分苗槽的进料流量或控制分苗槽的开闭。限料挡板遮挡住分苗槽入料口的一部分后,即减小了分苗槽的入料口的面积,减小了分苗槽的进料流量,当分苗槽入料口全部被遮挡时,分苗槽被关闭。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料斗的出料口为圆形,所述分苗槽为顶部为扇形开口的漏斗状,所述若干分苗槽的扇形顶部组成大小与料斗出料口匹配的圆形;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分苗槽个数为4个或8个,所述限料挡板的个数为2个,所述限料挡板插入端具有开角为90°的V形缺口,所述V形缺口的最大开口处长度大于等于料斗出料口直径,2个限料挡板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料斗内设有减小贝苗落料所受撞击力的缓冲装置。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装置为若干倾斜的缓冲挡板,所述若干缓冲挡板交错布置,依次对物料进行缓冲。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料斗内最高处的缓冲挡板的高端位于料斗开口处,所述最高处缓冲挡板的高端下方设有红外感应传感器。所述红外感应传感器可通过连接任何可将其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可视、听信号的装置,如报警器、显示器等。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感应传感器与报警器电连接。当料斗内装满贝苗后,红外感应传感器被遮蔽,红外感应传感器向报警器发出信号,报警器报警,操作人员便可停止加料,可防止料斗满溢。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挡板采用柔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地,还包括将物料输送至料斗入料口的送料装置。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输出端位于料斗入料口上方。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输出端设有使物料滑落入料斗的斜槽。安装斜槽后,可使贝苗从传送带输出端出料时从斜槽缓慢滑入料斗,而不是直接以自由落体形式落入料斗,可减缓贝苗的落料速度,减小贝苗落料时的撞击力。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带输入端的高度低于输出端,且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有水平段,两水平段之间为倾斜段,所述水平段和倾斜段之间的拐角处设有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贝类播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落料装置和播撒装置;/n所述落料装置包括料斗(11)和分苗器(14),分苗器设于料斗出料口处,并具有多个相同的分出料口,播撒装置至少包括与各分出料口对应的出料通道(18);/n所述播撒装置还包括与出料通道连接的播撒器(19),所述播撒器包括壳体(24)、叶轮(28)和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壳体入料口与出料通道连接,所述叶轮水平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播苗口;所述播撒器的水平高度低于分苗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类播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落料装置和播撒装置;
所述落料装置包括料斗(11)和分苗器(14),分苗器设于料斗出料口处,并具有多个相同的分出料口,播撒装置至少包括与各分出料口对应的出料通道(18);
所述播撒装置还包括与出料通道连接的播撒器(19),所述播撒器包括壳体(24)、叶轮(28)和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壳体入料口与出料通道连接,所述叶轮水平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播苗口;所述播撒器的水平高度低于分苗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类播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贝类播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撒器固定在船舷上,或固定在夹持装置(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贝类播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连接杆(21)和夹持机构(22);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夹持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播撒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贝类播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夹持机构铰接,所述夹持机构还设有锁紧连接杆的锁紧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类播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苗器包括若干形状大小相同的分苗槽(141),所述分出料口位于分苗槽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贝类播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苗器还包括可遮挡部分或全部分苗槽入料口的限料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贝类播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料装置包括若干可在料斗与分苗器之间水平抽动的限料挡板(1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贝类播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出料口为圆形,所述分苗槽为顶部为扇形开口的漏斗状,所述若干分苗槽的扇形顶部组成大小与料斗出料口匹配的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贝类播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苗槽个数为4个或8个,所述限料挡板的个数为2个,所述限料挡板插入端具有开角为90°的V形缺口,所述V形缺口的最大开口处长度大于等于料斗出料口直径,2个限料挡板相对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类播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内设有减小贝苗落料所受撞击力的缓冲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辰张寒冰黄伟宋红学母刚张国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