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系统及其可移动脊椎线圈的实现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63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磁体、病床床板和脊椎线圈;此外,该系统还包括:与脊椎线圈相连的传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源,其中,所述所述脊椎线圈在所述动力源和所述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在病床床板下方沿磁体的轴线方向移动。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可移动脊椎线圈的实现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系统、方法及装置,使得脊椎线圈可根据扫描成像的需要,在病床床板下方沿磁体轴线方向移动至特定的位置,从而可消除脊椎线圈与头颈线圈间的耦合,并在体线圈与脊椎线圈合用的场合,实现在有限的接收通道下增强接收信号,提高信噪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共振成像(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RI 系统及该系统中可移动脊椎线圈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MRI系统的结构剖视图。如图中所示,该系统包括腔型磁体l、 环绕在腔型磁体1内的梯度线圈2、位于梯度线圈2内的腔型射频发射体线圈3、放置病人的 病床床板4,以及对病人进行扫描时作为接收线圈的头颈线圈5、体部接收线圈6和脊椎线圈 7。其中,腔型磁体1提供沿磁体轴线方向的均匀的磁场B0,磁场BO的场强最大,且一直存 在,腔型射频发射体线圈3提供与磁场B0垂直的磁场Bl,磁场Bl的场强较B0小,且仅在 工作时产生。人体内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受激发后,产生偏转,而后以非辐射的方式回到"基 态",接收线圈通过感应,接收此过程中的信号。为了区别空间中各氢原子的位置,梯度线圈 2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产生大小不同的"梯度磁场",使空间中任何一点处的磁场大小都不相同, 通过对接收线圈所接收的信号根据梯度磁场进行后期计算,得到相应位置的信号。MRI系统的成像区域通常是位于磁体中心的一个球状区域,因此对病人进行扫描成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磁体(1)、病床床板(4)和脊椎线圈(8);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与脊椎线圈(8)相连的传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源,其中,所述脊椎线圈(8)在所述动力源和所述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病床床板(4)下方沿所述磁体(1)的轴线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廷强裴建华汪坚敏李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