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60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包括第一焊接管和第二焊接管,所述第一焊接管和第二焊接管的底端套均设有软管,所述软管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机构、第一焊接管、第二焊接管和软管的配合,避免了管路与机体底座的硬接触,同时避免了设备运转振动导致的管路连接处漏油现象,大大降低了中碎设备因缺少润滑油造成设备损坏发生的几率,并且避免了润滑油进入浸吸流程污染活性炭造成吸附率降低,保证了选冶综合回收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解决了传统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全部为焊接管路,在设备正常运转时由于设备本身的振动常常导致油管连接处漏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
本技术涉及中碎圆锥破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
技术介绍
中碎圆锥破碎机一种适用于冶金、建筑、筑路、化学及硅酸盐行业中原料的破碎机械,根据破碎原理的不同和产品颗粒大小不同,又分为很多型号,破碎机广泛运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学工业等众多部门,圆锥破碎机破碎比大、效率高、能耗低,产品粒度均匀,适合中碎和细碎各种矿石,岩石,机型主要分为SMG系列、弹簧型和HPC系列。然而传统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原管路全部为焊接管路,在设备正常运转时由于设备本身的振动常常导致油管连接处漏油,如果发现不及时不仅会出现设备润滑系统缺少润滑油损坏的风险,而且润滑油进入流程后还会影响浸吸流程活性炭的活性从而影响回收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解决了传统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全部为焊接管路,在设备正常运转时由于设备本身的振动常常导致油管连接处漏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包括第一焊接管和第二焊接管,所述第一焊接管和第二焊接管的底端套均设有软管,所述软管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第一焊接管和第二焊接管与软管的套接处设置有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防护层包括弹力层和耐磨层,所述弹力层位于软管的外侧,所述耐磨层位于弹力层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弹力层包括硅胶层和聚氨酯橡胶层,所述硅胶层位于软管的外侧,所述聚氨酯橡胶层位于硅胶层的外侧。优选的,所述耐磨层包括尼龙层和石墨层,所述尼龙层位于聚氨酯橡胶层的外侧,所述石墨层位于尼龙层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卡箍、第二卡箍、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焊接管和第二焊接管与软管套接处的正面和背面均活动连接有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背面贯穿第二卡箍并螺纹连接有螺母。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表面均套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材质为丁晴橡胶。优选的,所述软管的材质为氯丁橡胶管。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1、本技术通过固定机构、第一焊接管、第二焊接管和软管的配合,软管与第一焊接管和第二焊接管的连接处利用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避免了管路与机体底座的硬接触,同时避免了设备运转振动导致的管路连接处漏油现象,大大降低了中碎设备因缺少润滑油造成设备损坏发生的几率,并且避免了润滑油进入浸吸流程污染活性炭造成吸附率降低,保证了选冶综合回收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解决了传统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全部为焊接管路,在设备正常运转时由于设备本身的振动常常导致油管连接处漏油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弹力层和耐磨层的配合,增加了软管的弹力效果和耐磨效果,延长了软管的使用寿命,通过硅胶层和聚氨酯橡胶层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增加软管的弹性效果,延长了软管的使用寿命,通过尼龙层和石墨层的配合,增加了软管的耐磨效果,防止管路与机体底座的硬接触,从而损坏软管,通过第一卡箍、第二卡箍、螺栓和螺母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一焊接管、第二焊接管和软管的套接处进行固定,通过防护垫的配合,防止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对软管的两端进行损坏,延长了软管的使用寿命,通过软管的材质为氯丁橡胶管,增加了软管的弹性效果和耐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第一焊接管的结构俯视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防护层的结构局部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弹力层的结构局部剖视图;图6为图1所示耐磨层的结构局部剖视图。图中标号:1、第一焊接管;2、第二焊接管;3、固定机构;31、第一卡箍;32、第二卡箍;33、螺栓;34、螺母;4、防护垫;5、软管;6、弹力层;61、硅胶层;62、聚氨酯橡胶层;7、耐磨层;71、尼龙层;72、石墨层;8、防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第一焊接管的结构俯视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防护层的结构局部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弹力层的结构局部剖视图;图6为图1所示耐磨层的结构局部剖视图,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包括第一焊接管1和第二焊接管2,所述第一焊接管1和第二焊接管2的底端套均设有软管5,所述软管5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8,所述第一焊接管1和第二焊接管2与软管5的套接处设置有固定机构3。所述防护层8包括弹力层6和耐磨层7,所述弹力层6位于软管5的外侧,所述耐磨层7位于弹力层6的外侧,通过弹力层6和耐磨层7的配合,增加了软管5的弹力效果和耐磨效果,延长了软管5的使用寿命。所述弹力层6包括硅胶层61和聚氨酯橡胶层62,所述硅胶层61位于软管5的外侧,所述聚氨酯橡胶层62位于硅胶层61的外侧,通过硅胶层61和聚氨酯橡胶层62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增加软管5的弹性效果,延长了软管5的使用寿命。所述耐磨层7包括尼龙层71和石墨层72,所述尼龙层71位于聚氨酯橡胶层62的外侧,所述石墨层72位于尼龙层71的外侧,通过尼龙层71和石墨层72的配合,增加了软管5的耐磨效果,防止管路与机体底座的硬接触,从而损坏软管5。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第一卡箍31、第二卡箍32、螺栓33和螺母34,所述第一焊接管1和第二焊接管2与软管5套接处的正面和背面均活动连接有第一卡箍31和第二卡箍32,所述第一卡箍31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栓33,所述螺栓33的背面贯穿第二卡箍32并螺纹连接有螺母34,通过第一卡箍31、第二卡箍32、螺栓33和螺母3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一焊接管1、第二焊接管2和软管5的套接处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卡箍31和第二卡箍32的表面均套设有防护垫4,所述防护垫4的材质为丁晴橡胶,通过防护垫4的配合,防止第一卡箍31和第二卡箍32对软管5的两端进行损坏,延长了软管5的使用寿命。所述软管5的材质为氯丁橡胶管,通过软管5的材质为氯丁橡胶管,增加了软管5的弹性效果和耐磨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软管5与第一焊接管1和第二焊接管2的连接处利用第一卡箍31和第二卡箍32通过螺栓33进行固定,避免了管路与机体底座的硬接触,同时避免了设备运转振动导致的管路连接处漏油现象,大大降低了中碎设备因缺少润滑油造成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包括第一焊接管(1)和第二焊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管(1)和第二焊接管(2)的底端套均设有软管(5),所述软管(5)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8),所述第一焊接管(1)和第二焊接管(2)与软管(5)的套接处设置有固定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包括第一焊接管(1)和第二焊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管(1)和第二焊接管(2)的底端套均设有软管(5),所述软管(5)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8),所述第一焊接管(1)和第二焊接管(2)与软管(5)的套接处设置有固定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8)包括弹力层(6)和耐磨层(7),所述弹力层(6)位于软管(5)的外侧,所述耐磨层(7)位于弹力层(6)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层(6)包括硅胶层(61)和聚氨酯橡胶层(62),所述硅胶层(61)位于软管(5)的外侧,所述聚氨酯橡胶层(62)位于硅胶层(6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油中碎圆锥破碎机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7)包括尼龙层(71)和石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东梁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