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补气阀,包括内部设置有腔室的阀体,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气道,在所述气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活动塞,所述活动塞设置于一气道口的一侧,一压缩弹簧顶住所述活动塞从而使所述活动塞具有远离所述气道口的趋势,所述活动塞安装于一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连接于动铁芯;在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用于驱动所述动铁芯通过连接杆带动活动塞将所述气道口封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控补气阀,能够通过控制电磁铁动作,从而控制活动塞将气道口封闭,使补气阀不会一直处于常开状态,而是根据需要调节补气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补气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控补气阀,属于摩托车零部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摩托车尾气排放的危害性有了新的认识。为了减少摩托车发动机有害气体的排放,摩托车发动机的有害气体排放装置上大都装有补气阀和触媒,补气阀的好坏直接影响摩托车发动机尾气的排放质量;目前,补气阀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摩托车怠速、低速时尾气排放一氧化碳较高,普通补气阀往往补气量不够。二是由于摩托车中速、高速时尾气排放氮氧化合物较高,普通补气阀还是正常补气,此时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首先和补充的新鲜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导致没有足够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合物发生反应,很难达到电喷摩托车的排放要求,导致触媒的技术要求和成本都很高,许多生产厂家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但至今尚未有较好的办法来解结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补气量的电控补气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电控补气阀,包括内部设置有腔室的阀体,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气道,在所述气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活动塞,所述活动塞设置于一气道口的一侧,一压缩弹簧顶住所述活动塞从而使所述活动塞具有远离所述气道口的趋势,所述活动塞安装于一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连接于动铁芯;在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用于驱动所述动铁芯通过连接杆带动活动塞将所述气道口封闭。所述电磁铁包括线圈以及在所述线圈内侧的静铁芯,所述线圈缠绕于筒状的支架上,所述静铁芯固定于支架内侧,动铁芯插入所述支架内。在所述活动塞的远离所述压缩弹簧的一侧设置有一限位座。所述阀体包括相互扣合固定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电磁铁、动铁芯、压缩弹簧、连接杆以及活动塞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电控补气阀,能够通过控制电磁铁动作,从而控制活动塞将气道口封闭,使补气阀不会一直处于常开状态,而是根据需要调节补气量。本技术的电控补气阀,结构简单紧凑,方便安装,在现有的补气阀内增设电磁阀,插接外接的ECU控制器用于控制电磁阀动作,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控补气阀,包括内部设置有腔室的阀体1,在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所述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之间形成气道,在所述气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活动塞21,所述活动塞21设置于一气道口22的一侧,一压缩弹簧23顶住所述活动塞21从而使所述活动塞21具有远离所述气道口22的趋势,所述活动塞21安装于一连接杆24上,所述连接杆24连接于动铁芯25;在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用于驱动所述动铁芯25通过连接杆24带动活动塞21将所述气道口22封闭。所述电磁铁包括线圈31以及在所述线圈31内侧的静铁芯32,所述线圈31缠绕于筒状的支架33上,所述静铁芯32固定于支架33内侧,动铁芯25插入所述支架33内。在所述活动塞21的远离所述压缩弹簧23的一侧设置有一限位座13,所述压缩弹簧23将所述活动塞21顶住压在所述限位座13上,所述限位座13能够阻挡活动塞21,使其不会距离气道口22过远,因此当电磁铁动作时活动塞21能够快速响应将气道口22封闭。所述阀体1包括相互扣合固定的第一部分1a与第二部分1b,所述电磁铁、动铁芯25、压缩弹簧23、连接杆24以及活动塞21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1a内;所述进气口11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a,所述出气口12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1b。本技术的电控补气阀是常开阀,主要应用在摩托车二次补气系统里,由ECU控制器来控制补气阀的开和关,实行精准的补气,一般在怠速和3500转以下时进行补气,以增加排气道中的氧含量,提高触媒的转化率。本技术的电控补气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降低冷机排放,提高怠速稳定性。在冷机时,摩托车的电喷系统处于开环状态,排放污染物高,燃烧不稳定,此时由ECU控制补气阀处于打开状态,通过单向阀对排气道进行空气二次喷射,增加排气道中的氧含量,利用高温的排气燃烧污染物,从而降低排放值,此时也可适当提高混合气浓度来稳定燃烧。2、降低加速过程中的排放。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需要较浓的混合气,会造成CO超标,排气中氧含量缺少,触媒的CO和HC转化率不高,此时ECU控制补气阀处于打开状态,通过单向阀对排气道进行空气二次喷射,增加排气道中的氧含量,提高触媒的转化率,从面降低排放。3、在闭环状态和高速状态下,ECU控制补气阀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不会有NO的多余产生。4、在怠速和低速时需要补气时,因补气阀是常开阀,补气阀是不通电的,所以增加补气阀不会对整车的电路负荷有负担。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补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腔室的阀体,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气道,在所述气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活动塞,所述活动塞设置于一气道口的一侧,一压缩弹簧顶住所述活动塞从而使所述活动塞具有远离所述气道口的趋势,所述活动塞安装于一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连接于动铁芯;在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用于驱动所述动铁芯通过连接杆带动活动塞将所述气道口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补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腔室的阀体,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气道,在所述气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活动塞,所述活动塞设置于一气道口的一侧,一压缩弹簧顶住所述活动塞从而使所述活动塞具有远离所述气道口的趋势,所述活动塞安装于一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连接于动铁芯;在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用于驱动所述动铁芯通过连接杆带动活动塞将所述气道口封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补气阀,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强,肖相德,张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合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