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53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设置在阀体和阀盖之间,所述阀盖安装在所述阀体的顶部,所述阀体内设有流道;所述阀体内还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流道的直径,自然形成位于第一阶梯孔与流道相接处的底面;所述第一阶梯孔内安装有套筒和阀座;所述阀盖内设有第二阶梯孔,所述套筒的顶部卡合在所述第二阶梯孔内;所述套筒安装在第一阶梯孔内,所述阀座嵌入式安装在套筒的底部,且套筒和阀座的底面均与第一阶梯孔的底面相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是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控制阀都是围绕两种基型结构而扩展的,一种是单座控制阀,另外一种是套筒控制阀。单座控制阀节流特性由特定型面的柱塞阀芯完成,单密封面密封,密封性能好,但所承受的流体不平衡力大,不适宜压差较高、系统不稳定的工况。套筒控制阀,节流特性由套筒窗口完成,阀芯具有压力平衡孔,需要双密封面同时密封。密封性能差,但能克服来自流体的较大的不平衡力,承受大的压差。在高压差又要求密封性的情况下,不适合使用上述单独的一种基型,要将两种基型进行结合。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两种基型结合后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设置在阀体和阀盖之间,所述阀盖安装在所述阀体的顶部,所述阀体内设有流道;所述阀体内还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流道的直径,自然形成位于第一阶梯孔与流道相接处的底面;所述第一阶梯孔内安装有套筒和阀座;所述阀盖内设有第二阶梯孔,所述套筒的顶部卡合在所述第二阶梯孔内;所述套筒安装在第一阶梯孔内,所述阀座嵌入式安装在套筒的底部,且套筒和阀座的底面均与第一阶梯孔的底面相接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阶梯孔有多层阶梯,所述套筒的顶面与其中一层阶梯面相接触,形成第一卡合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座的底面与第一阶梯孔的底面接触,形成第二卡合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阶梯,所述阀座的顶面与套筒内的阶梯面接触,形成第三卡合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座为圆筒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套筒阀座结构以适应高压差或不稳定的液压工况,通过设置圆筒形的阀座以便于安装和压合,将阀座卡合在套筒的内部,再将套筒压合在阀体内,最后由阀盖压紧限位,通过多个面与面的接触和压合,这样的多层压合结构不依赖接机械连接,更加稳定可靠且安装便利。由于采用压合结构拥有更好的密封性和密封空间,也适用于对阀门密封要求较高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套筒与阀座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A;图3为图1的局部视图B;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C;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D;图6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E。图中:1—阀体,11—流道,12—第一阶梯孔,2—阀盖,21—第二阶梯孔,22—第一卡合面,3—套筒,31—通孔,4—阀座,41—第二卡合面,42—第三卡合面,5—阀芯,51—阀杆,52—导向块,6—垫片,7—密封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图1为套筒与阀座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压合结构设置在阀体1和阀盖2之间,所述阀盖2安装在所述阀体1的顶部,所述阀体1内设有流道11。所述阀体1内还设有与所述流道11连通的第一阶梯孔12,所述第一阶梯孔12的直径大于流道11的直径,自然形成位于第一阶梯孔12与流道11相接处的底面。所述第一阶梯孔12内安装有套筒3和阀座4。所述阀盖2内设有第二阶梯孔21,所述套筒3的顶部卡合在所述第二阶梯孔21内。所述阀座4为圆筒形。所述套筒3安装在第一阶梯孔12内,所述阀座4嵌入式安装在套筒3的底部,且套筒3和阀座4的底面均与第一阶梯孔12的底面相接触。本装置设置了几层卡合的位置。安装的时候首先将阀座4压合进套筒3内部,使两者底面齐平。再将这个配合件安装进第一阶梯孔12内,使得套筒3和阀座4的底面与第一阶梯孔12的底面接触。这样一来,在套筒3的外表面与第一阶梯孔12的内壁形成第一压合位。阀座4的外表面与套筒3的内表面形成第二压合位。再通过第二阶梯孔21的阶梯面压在套筒3的顶部,形成对这一配合的限位。综上,完成一套完整的压合结构。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采用压合的方式安装套筒3和阀座4,使得安装更加稳定牢固,不依赖机械性的连接关系,因此失效可能性小,并且易于安装。阀座4个套筒3都与阀体1接触,不单独依赖一种连接位置,使得这种安装的可靠性更高。因此这样的连接压合方式适用于较高压差的情况下,并且具有充分的使用硬密封件的空间。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A,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C,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阶梯孔21有多层阶梯,所述套筒3的顶面与其中一层阶梯面相接触,形成第一卡合面22。第一卡合面22的设置是为了通过阀盖2与阀体1的外部连接,限制住套筒3的轴向移动。图3为图1的局部视图B,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D,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阀座4的底面与第一阶梯孔12的底面接触,形成第二卡合面41。设置第二卡合面41,将阀座4限制在阀体1的内壁与套筒3的内壁之间,这种连接更加稳定,有利于高压差下的工作。图6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E,如图6所示,所述套筒3的内部设有阶梯,所述阀座4的顶面与套筒3内的阶梯面接触,形成第三卡合面42。第三卡合面42与第一卡合面41配合使用以固定阀座4,并且第三卡合面42还能起到在安装阀座4进套筒3内时的定位作用。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设置在阀体(1)和阀盖(2)之间,所述阀盖(2)安装在所述阀体(1)的顶部,所述阀体(1)内设有流道(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设有与所述流道(11)连通的第一阶梯孔(12),所述第一阶梯孔(12)的直径大于流道(11)的直径,自然形成位于第一阶梯孔(12)与流道(11)相接处的底面;所述第一阶梯孔(12)内安装有套筒(3)和阀座(4);所述阀盖(2)内设有第二阶梯孔(21),所述套筒(3)的顶部卡合在所述第二阶梯孔(21)内;/n所述套筒(3)安装在第一阶梯孔(12)内,所述阀座(4)嵌入式安装在套筒(3)的底部,且套筒(3)和阀座(4)的底面均与第一阶梯孔(12)的底面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设置在阀体(1)和阀盖(2)之间,所述阀盖(2)安装在所述阀体(1)的顶部,所述阀体(1)内设有流道(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设有与所述流道(11)连通的第一阶梯孔(12),所述第一阶梯孔(12)的直径大于流道(11)的直径,自然形成位于第一阶梯孔(12)与流道(11)相接处的底面;所述第一阶梯孔(12)内安装有套筒(3)和阀座(4);所述阀盖(2)内设有第二阶梯孔(21),所述套筒(3)的顶部卡合在所述第二阶梯孔(21)内;
所述套筒(3)安装在第一阶梯孔(12)内,所述阀座(4)嵌入式安装在套筒(3)的底部,且套筒(3)和阀座(4)的底面均与第一阶梯孔(12)的底面相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钟寿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德控航联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