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皮带抽油机用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52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皮带抽油机用滚筒,属于一种原油开采用抽油机上的组件,它有滚筒轴,滚筒轴外面有筒皮,滚筒轴的两端端部与筒皮之间分别固定有端板,筒皮外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挡圈,在其中的一个端板的外侧固定有卸载加强板,在所述的端板的外侧分别焊接有圆孔加强板,圆孔加强板的外侧与滚筒轴之间有第一焊缝,圆孔加强板的外边面与端板之间有第二焊缝,在端板内侧的筒皮内壁与滚筒轴之间有支撑板,支撑板与筒皮内壁之间有第三焊缝,支撑板与滚筒轴之间有第四焊缝。这种抽油机用滚筒,结构合理,固定连接部位多,连接面积大,结构的强度高,使用的稳定性强,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保证了抽油机安全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皮带抽油机用滚筒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原油开采用抽油机上的组件,尤其是一种立式皮带抽油机上的滚筒。
技术介绍
在立式皮带抽油机的结构中,有一个重要的组件---滚筒。它有滚筒轴,使用时该轴安装在抽油机机架上部的轴座上,通常经皮带轮与电动机动力输出轴连接在一起。滚筒轴外面固定有筒皮,使用时筒皮外面搭放有抽油机皮带,抽油机皮带的一端通过悬绳器与抽油杆连接在一起。抽油作业过程中,电动机带动滚筒轴正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滚筒正反向转动,抽油机皮带来回移动,带动抽油杆上、下运动,实现抽油。因滚筒承受整个抽油过程中的抽油杆的作用力,并且频繁换向转动,受力很大,因此对其结构强度有着很高要求。如图1、图2所示,在现有的滚筒上,滚筒轴外面有筒皮14,滚筒轴的两端端部与筒皮之间分别固定有端板13,筒皮外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挡圈17,为了增加两端端板的强度,在两端端板与滚筒轴上焊接了5-6块加强筋24。为了增强滚筒受力强度,在筒皮14内焊接了2-3个支撑板15,支撑板内孔直径大于滚筒轴的外径,并不与滚筒轴11相互焊接。这种结构的固定连接部位少,连接面积小,结构的强度低,使用的稳定性差,经常出现加强筋、筒皮、端板、滚筒轴相互焊接焊缝开裂的问题,使用的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皮带抽油机用滚筒,以提高其结构强度和使用的稳定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皮带抽油机用滚筒,它有滚筒轴,滚筒轴外面有筒皮,滚筒轴的两端端部与筒皮之间分别固定有端板,筒皮外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挡圈,在其中的一个端板的外侧固定有卸载加强板,卸载加强板以及附近的筒皮上分别有纵向的孔,在所述的端板的外侧分别焊接有圆孔加强板,圆孔加强板的外侧与滚筒轴之间有第一焊缝,圆孔加强板的外边面与端板之间有第二焊缝,在端板内侧的筒皮内壁与滚筒轴之间有2个或2个以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与筒皮内壁之间有第三焊缝,支撑板与滚筒轴之间有第四焊缝。在所述的圆孔加强板的面向端板的侧面上有外小里大的喇叭形口。所述的圆孔加强板呈圆环形或多边形。采用上述结构的立式皮带抽油机用滚筒,结构合理,固定连接部位多,连接面积大,结构的强度高,使用的稳定性强,不易经常出现加强筋、筒皮、端板、滚筒轴各件相互焊接焊缝开裂的问题,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保证了抽油机安全运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滚筒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圆孔加强板结构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左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之一种立式皮带抽油机用滚筒,它有滚筒轴11,滚筒轴外面有筒皮14,滚筒轴的两端端部与筒皮之间分别固定有端板13,筒皮外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挡圈17,在其中的一个端板的外侧固定有卸载加强板16,卸载加强板以及附近的筒皮上分别有纵向的孔161,在所述的端板的外侧分别焊接有圆孔加强板12,圆孔加强板的外侧与滚筒轴之间有第一焊缝20,圆孔加强板的外边面与端板之间有第二焊缝18,在端板内侧的筒皮内壁与滚筒轴之间有2个或2个以上的支撑板15,支撑板与筒皮内壁之间有第三焊缝22,支撑板与滚筒轴之间有第四焊缝23。焊接时,滚筒轴套装在圆孔加强板上的圆孔内,在该孔与滚筒轴靠近的部位进行焊接,形成焊缝。圆孔加强板的存在,以及第一焊缝、第二焊缝的存在,增加了端板的强度和整个滚筒的稳定性。第三焊缝22、第四焊缝23的存在,解决了支撑板与滚筒轴不相互固定的问题,提高了支撑板与筒皮之间的连接强度。使用时,抽油皮带搭放在筒皮外面的两挡圈之间。这种滚筒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与现有的立式皮带抽油机用滚筒相同,不再详述。与现有的立式皮带抽油机用滚筒上相同,卸载加强板以及附近的筒皮上的孔161,应该纵向两两对齐,卸载加强板的具体使用方法与现有的滚筒相同,不再详述。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滚筒上,支撑板内孔直径大于滚筒轴的外径,两者之间形成环孔25,并不与滚筒轴11相互焊接。在所述的圆孔加强板12的面向端板的侧面上有外小里大的喇叭形口121。这一喇叭形口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倒角。这样,可以在存在端板与滚筒轴之间的第五焊缝19的情况下,端板的侧面与圆孔加强板的侧面紧靠在一起,并且通过圆孔加强板与滚筒轴焊接一条第一焊缝20,加强圆环板与端板也焊接一条第二焊缝18,从而大大增强了传递扭矩能力。所述的圆孔加强板12呈圆环形或多边形。最适合的是圆环形。显然,在进行焊接过程中,如果某个端板是第一个焊接在滚筒轴与筒皮之间的部件,则在端板朝向支撑板的一侧,端板与滚筒轴之间还可以有第六焊缝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皮带抽油机用滚筒,它有滚筒轴(11),滚筒轴外面有筒皮(14),滚筒轴的两端端部与筒皮之间分别固定有端板(13),筒皮外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挡圈(17),在其中的一个端板的外侧固定有卸载加强板(16),卸载加强板以及附近的筒皮上分别有纵向的孔(16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端板的外侧分别焊接有圆孔加强板(12),圆孔加强板的外侧与滚筒轴之间有第一焊缝(20),圆孔加强板的外边面与端板之间有第二焊缝(18),在端板内侧的筒皮内壁与滚筒轴之间有2个或2个以上的支撑板(15),支撑板与筒皮内壁之间有第三焊缝(22),支撑板与滚筒轴之间有第四焊缝(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皮带抽油机用滚筒,它有滚筒轴(11),滚筒轴外面有筒皮(14),滚筒轴的两端端部与筒皮之间分别固定有端板(13),筒皮外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挡圈(17),在其中的一个端板的外侧固定有卸载加强板(16),卸载加强板以及附近的筒皮上分别有纵向的孔(16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端板的外侧分别焊接有圆孔加强板(12),圆孔加强板的外侧与滚筒轴之间有第一焊缝(20),圆孔加强板的外边面与端板之间有第二焊缝(18),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笑宇罗先武李万明
申请(专利权)人:沾化海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